改革开放时代参政党建设研究

分類: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中国政治 ,
作者: 董石桂著
出 版 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1字数:版次: 1页数: 382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80247453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各民主党派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机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政治功能。作为中国参政党的各民主党派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之下,可以充当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政治空间和制度载体。本书试图在梳理“参政党”概念的历史演变的基础上,明晰参政党的性质、地位、功能、作用以及参政党建设与执政党建设的关系,在理论层面解读参政党的存在对中国这样一个超大规模社会平稳转型的特殊意义和理论价值,并丰富现行的政党理论。本书的主旨是回答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为什么要加强参政党建设以及如何加强参政党建设这两个兼具重大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的问题。
目录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三、研究现状及述评
四、基本概念:参政党与参政党建设
五、本书基本结构
六、研究方法
七、主要资料来源
第一章 从民主党派建设到参政党建设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民主党派建设的历史前提
一、新民主主义时期:作为革命同盟力量的民主党派
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民主党派的实质性转变
三、政治联盟:民主党派的政治功能定位
第二节民主党派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建设“参代监改”的民主党派
二、民主党派建设的曲折起伏
三、“文革”与民主党派建设的停滞
第三节改革开放时代的民主党派建设
一、国家转型与政党制度的恢复
二、民主党派建设的恢复与发展
三、民主党派建设中的新问题
第四节参政党建设:民主党派建设的新阶段
一、“参政党”:民主党派政治功能的新定位
二、市场化改革:参政党建设的经济背景
三、社会多元化:参政党建设的社会背景
四、国家建设战略的转型:参政党建设的政治背景
第二章 改革开放时代参政党的新定位
第一节参政党建设:国际视野与中国经验
一、中国参政党与现代政党的一般属性
二、中国政党制度在世界政党制度谱系中的定位
三、中国语境下的参政党建设
第二节改革开放时代参政党的性质定位
一、中国民主党派性质定位的历史变迁
二、中国参政党的调适及其性质再定位
第三节改革开放时代参政党的角色定位
一、中国参政党的基本职能定位
二、中国参政党的政治功能定位
第四节改革开放时代参政党建设目标的定位
一、中国参政党的历史任务与使命
二、中国参政党的政治主张
三、中国参政党自身建设的新目标
第三章 改革开放时代参政党的思想作风建设
第一节参政党思想作风建设的意义
一、参政党思想建设的现实需要
二、参政党思想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参政党作风建设的意义
第二节参政党的思想建设
一、参政党思想建设的任务与目标
二、参政党思想建设的主要内容
三、参政党思想建设的一般方法
四、参政党思想建设的基本措施
五、参政党思想建设的有效途径
第三节参政党的作风建设
……
第四章改革开放时代参政党的组织建设
第五章改革开放时代参政党的制度建设
第六章改革开放时代参政党的能力建设
结语社会转型与参政党建设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从民主党派建设到参政党建设的历史演进
从新中国的建立历程来看,中国参政党建设包括两个阶段:一是参政的“民主党派”建设;二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参政党”建设。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面对复杂而繁重的国家政权建设任务,加之长期的战争破坏,国家常规的治理资源极为贫弱。一方面,为了有效地建立和巩固国家政权,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非常需要动员社会一切积极力量以顺利推进国家建设。另一方面,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在与国民党的武装对抗中形成的革命友谊关系,使得各民主党派事实上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这种相互信任关系为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政治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各民主党派参与国家政权建设,进入各级政府机关担任领导职务就成为特定政治力量格局背景下各方的理性选择。后来,由于计划经济时代高度集权的政治权力结构,国家权力得以极度膨胀以及“极左”思想的泛滥,民主党派在现实的政治运作与制度实践中一直没有落实为真正的参政党,即使是在1989年,政党建设亦主要是建设与共产党合作的民主党派。我们认为从1949~1989年是中国参政党建设的前期,即民主党派建设时期。而此阶段又以1956年为界限分为阶级联盟性质的民主党派建设阶段和政治联盟性质的民主党派建设阶段。具体来看,在1956年以前,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在无产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社会基础上,各民主党派是一种阶级联盟性质的政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