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新论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教育理论,
作者: 马海然等主编
出 版 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1字数:版次: 1页数: 191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08726137包装: 平装作者简介
马海然,1970年生人,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政治学专业,法学硕士,现任大连医科大学社会科学与管理科学院副教授。任辽宁省伦理学会理事、宁宁省雷锋精神学会理事。
目录
上篇 原理论
第一章德育的基础理论
一、道德简论
二、德育简论
三、道德与德育关系简论
第二章德育的总体目标
一、德育目标的含义
二、德育目标的类型
三、德育目标的依据
第三章德育的基本原则
一、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
二、认知性与践履性相结合的原则
三、关爱性与严管性相结合的原则
四、群体性与个体性相结合的原则
五、系统性与随机性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章德育的主要内容
一、思想品格教育
二、道德品质教育
三、心理品级教育
四、法纪品行教育
五、政治品位教育
第五章德育的社会功能
一、德育的个体教化功能
二、德育的经济推进功能
三、德育的文化孕造功能
四、德育的生态平衡功能
第六章德育的一般过程
一、德育过程的寓意
二、德育过程的结构
三、德育过程的矛盾
第七章德育的综合网络
一、德育综合网络的构成
二、德育综合网络的运行
三、德育综合网络的作用
第八章德育的实现途径
一、理性教学活动
二、社会实践活动
三、党团组织活动
四、第二课堂活动
第九章德育的实施工作者
一、德育专职实施工作者的劳动特点
……
下篇实践论
书摘插图
上篇原理论
第一章德育的基础理论
深入研究德育原理与实践,首先搞清楚道德和德育的基础性问题,是非常必要的。道德学和德育学是紧密相关的两门学问。它们的互补互促,使社会伦理得以和谐、得以发展,使社会文明得以进步、得以升华。
一、道德简论
道德是人们在复杂的社会交往中须臾不能离开的生活、工作准绳。良好的道德可以拨正人生的态度,激励人生的进取,优化人生的关系,从而能够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促进全社会的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健康发展。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一种
社会意识形态。道德传统的出现始于原始社会,道德一词的形成则在春秋战国时期。在古代,道和德原本是两个概念。道被看成是道路、规则,德被看成是走正路、行善事。两字合为一词,最早见于《礼记大学篇》和《苟子劝学篇》中的“道德仁义,非礼不成”和“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等载语。其合意是以礼为判断是非善恶的依据,按社会规则多做好事,就会和谐人们之间的关系,达到道德的最高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