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姜栽培技术

分類: 图书,农业/林业,园艺,
作者: 黄姜栽培技术编委会编著
出 版 社: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9-1字数:版次: 1页数: 113印刷时间:开本: 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3522771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中国黄姜之乡——湖北省郧西县十几年探索总结黄姜栽培技术的经验,内容翔实,实用性强,是不可多得的技术参考书。
该书详细介绍了黄黄姜的特性、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性繁殖栽培技术、病虫草害防治、新技术推广及系列标准制定等,具有内容新、科学技含量高、易懂易学、操作性强等特点,是农民兄弟的良师益友,更是贫困山区群众打开脱贫致富之门的钥匙。
目录
一、黄姜资源概述
(一)黄姜种性特征及分布
(二)黄姜在甾体药源植物中的地位及经济意义
(三)黄姜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二、黄姜无性繁殖栽培技术
(一)选种、浸种
(二)选地、整地、施基肥
(三)开沟、播种、起垄
(四)密度控制
(五)测土配方平衡施肥
(六)搭架
(七)田间管理
(八)收获
三、黄姜有性繁殖技术
(一)黄姜有性繁殖的特点
(二)种子的培育、采集及贮藏
(三)种子萌发的特点和处理方法
(四)苗圃育苗及管理
(五)移栽
(六)大田管理
四、黄姜化学除草技术
(一)化学除草剂的机理及选择类型
(二)黄姜杂草的种类和群落
(三)黄姜杂草的发生规律
(四)黄姜化学除草技术
(五)农业防除和工人除草的补充作用
五、黄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炭疽病
(二)根(茎)腐病
(三)黄姜地下害虫——蛴螬
六、黄姜栽培新技术
(一)器官调控法
(二)疏除弱苗法
(三)草覆盖法
(四)抗旱剂的运用
(五)腐殖酸类肥料的应用
(六)生物肥的应用
(七)稀土元素的应用
(八)常规根外追肥技术
(九)重茬问题的解决
(十)多元素有机配位药肥
七、黄姜产业标准化
附录:黄姜产业系列标准
书摘插图
一、黄姜资源概述
(一)黄姜种性特征及分布
2.生态学特点
野生黄姜为多年生草质藤本,既需要一定的遮阴,使土壤保持一定的湿润,又需要一定的光照,使植株展开生长发展,黄姜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其生长环境多数是在沟谷的稀疏阔叶林下及其林缘或水沟边缘、山坡灌丛,常与阴性或半阴性植物混生在一起。这种环境,有一定的荫蔽,混生植物的枯枝落叶造成深厚的腐殖质层(一般达10厘米左右),另外植株利用其蔓性的特点,攀援在其他小乔木或灌木上,取得一定的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光照。在这样的环境中,一般植株生长良好,茎藤粗壮,叶质较厚,开花结果率高,地下根状茎粗大。在过于荫蔽或干燥的环境中,偶有个别植株能够生长,但往往不能完成其整个生活周期(开花与结果)或落花落果严重,种胚不饱满,地下根状茎也较小。过于郁闭在植株形态上常表现为植株软弱,叶片大而薄,开花结实率低;若过于干燥常表现为植株矮化,茎藤纤细韧化,叶片加厚,而叶面积缩小。其对土壤的要求通常不太严格,如在云南、湖南常野生于江岸山坡石灰岩的稀疏灌丛中,在湖北、四川常生长在变质岩和石灰岩发育成的山地棕壤和山地黄壤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