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中医诊疗系列--实用中医内科诊疗

分類: 图书,医学,中医学,中医临床,
作者: 王严冬,丁晓军,吴帆主编
出 版 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7-1字数:版次: 1页数: 416印刷时间:开本: 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12205445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为《实用中医诊疗系列》图书之一,作者根据长期的临床实践和基础理论研究的经验和成果,同时参阅了大量名医名著和文献,博采众长,集思广益编写而成。
本书重点突出了“临床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辨证治疗”三部分,遵循中医的思想方法,拓宽新的思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是一本具有中医特色的临床诊疗专著。供中医临床各科的医生参考,亦可作为中医药院校教学、科研及学生参考用书。
目录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脏腑病机、病证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气血病机、病证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风火湿痰病机、病证的基本概念
第四节六经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
第五节治疗总则
第二章肺系病证
第一节感冒
第二节咳嗽
第三节哮病
第四节喘证
第五节肺痈
第六节肺胀
第七节肺痿
第八节肺痨
第三章脾胃病证
第一节胃痛
第二节呕吐
第三节反胃
第四节腹痛
第五节呃逆
第六节噎膈
第七节泄泻
第八节痢疾
第九节便秘
第十节霍乱
第四章肝胆病证
第一节黄疸
第二节臌胀
第三节胁痛
第四节颤证
第五节积聚
第六节奔豚气
第七节眩晕
第八节头痛
第九节中风
第五章心系病证
第一节惊悸、怔忡
第二节心痛
第三节不寐
第四节昏迷
第五节癫狂
第六节癫痫
第七节郁证
第六章肾系病证
第一节淋证
……
第七章气血津液病证
第八章经络肢体病证
第九章虫证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章概论
中医内科学是用中医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它既是一门中医临床学科,也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他临床学科的基础,在中医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医内科疾病的范围极为广泛,可分为外感时病(包括伤寒、温病)和内科杂病两大类,二者各有其不同的病因病理。一般说来,伤寒、温病主要系根据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的病理变化进行证候分类;内科杂病主要以脏腑的病因病理指导辨证施治。这样,就将伤寒、温病、内科杂病的病因、发病、病理变化、临床特点详细而明确地进行了分析,有效地指导了临床实践。
在本书中所列的内科常见的证和病,均以脏腑生理病理等学说作为理论基础和总纲,进行辨证施治。
第一节脏腑病机、病证的基本概念
脏腑病机,是探讨疾病发生演变过程中,脏腑功能活动所引起的病理变化。脏腑病证,是脏腑病理变化反映于临床的不同证候。
脏腑是构成人体的一个有密切联系的整体,有互为表里的联系,五脏之间又有生克乘侮的关系,所以在疾病演变过程中,反映出来的病理变化和证候比较复杂,加之虚实寒热的参合更迭,都是辨证施治极其重要的关键。在脏腑辨证时一定要从整体观念出发,注意各脏腑之问的关系和影响,注意与体表经络的联系以及脏腑与气血津液的关系,以八纲辨证为主导,才能把握全局,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进而运用理、法、方、药,一线贯通,为临床实践和深人钻研打下良好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