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之美:普遍艺术和谐观与特定艺术风格论
分類: 图书,艺术,艺术理论与评论,艺术基础理论,
品牌: 张国庆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页码:17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802119512
·条形码:9787802119512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中和之美:普遍艺术和谐观与特定艺术风格论》讲述了:中和,是中国古代思想史、文化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范畴。在文艺领域中,中和往往被称为“中和之美”。文艺领域对“中和”这一概念的表达,也就是中国传统思想与文艺的融合。其所表现的,也就是一种中国的文化,中国的艺术。
所以,人们常说,中和之美是中国古代艺术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是儒家美学思想的核心和支柱。
编辑推荐《中和之美:普遍艺术和谐观与特定艺术风格论》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
目录
一、数十年来说中和而今两分论中和
1.中和鸟瞰
2.近几十年来的中和之美研究
3.而今两分论中和
二、“和实生物”,“齐之以昧”——作为普遍艺术和谐观的中和之美(上)
1.中、中庸
2.和
3.中和
三、“乐者,天地之和也”——作为普遍艺术和谐观的中和之美(中)
1.《乐记》前的中和之美理论
2.《乐记》论中和之美
3.中和之美的美学特征
四、“如乐之和,心声克协”——作为普遍艺术和谐观的中和之美(下)
1.中和之美的几种常见表现形式
2.表现于古代书法理论中的中和之美
3.表现于古代绘画理论中的中和之美
4.表现于古代诗歌理论(与实践)中的中和之美
5.作为艺术整体和谐内在调节机制的时中
五、“温柔敦厚”、“发情止礼”——作为特定艺术风格论的中和之美
1.诗教与中和
2.诗教的理论特征
3.诗教的尊崇与崩溃
六、“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中和之美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1.两种中和之美理论的简单比较
2.中和之美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3.诗教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1995年,本书由巴蜀书社出版。出版后,得到学界一定的关注,尤其是由王德胜主编、国内多家师范院校美学教师参编的高等院校文科教材《美学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将它列入了学生“阅读书目”。然而,本书当年仅印了一千余册,现早已售罄,学生们实际上已难得参阅了,这就有了再版的现实需求。同时,由于中和之美本是中华民族的一种起源甚早、发育完善、影响深广且在当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的美学精神,对它的研究、发掘和运用是一项重要的长期工作,而本书在对它的研究中是有一点自己的心得体会的,笔者也一直期盼着能与更多的读者分享这些心得体会,所以再版本书一直是我的一个愿望。现在中央编译出版社同意再版此书,让我得偿夙愿,令我非常高兴。这次再版,除极个别的字有所调整新增加了几个图例之外,都一仍其旧。责任编辑韩冰先生高度认真负责的工作,确保了本书的出版质量;博士生杨园搜寻插图,为本书增色不少,在此一并致谢。云南大学中文系文艺学省级重点学科为本书提供了再版所需经费,亦在此专门谢过。
文摘插图:
一、数十年来说中和而今两分论中和
1.中和鸟瞰
中和,是中国古代思想史、文化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范畴。表现在文艺领域中,中和被习称为中和之美。中和之美在中国美学史上同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地位’。经过近几十年的研究,中和之美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现当代学者们所认识。诸如“中和之美是我国古代艺术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中和是儒家美学思想的核心和支柱,影响极为深远”等等这样一些说法,就常常见诸报端。然而,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却不等于对它的发生与发展、理论内涵与美学意义等方面的种种问题都有了正确而充分的认识。时下人们对中和之美的研究状况,可用一句话加以概括:虽已渐发其旨,却还难穷其奥。事实上,中和之美至今仍犹如一块厚璞半掩的良玉,它已从不同角度散射出一道道耀眼的光辉,但在总体上却又还未露出其真实而完整的美质。剖厚璞而治美玉,让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这一块瑰宝以其真实完整而精彩绝艳的姿容展现在今天的广大读者面前,既给它以历史的美学的恰当评价,又给它以现实的美学再认识,这显然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后记这是我的第一部学术专著,完稿于1990年。但它的问世,却比完稿于1993年的我的第一部论文集《中国古代美学要题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11月出版)晚了整整一年。我为它的终于能够出版而感到欣慰,同时也因它出版过程中的种种曲折艰难而充分体味到了中国当代学人常常不得不领受的太多的苦涩。幸而,本书讨论的是一个既有着深厚的历史和理论内涵又有着明显现实意义的十分重要的美学、艺术问题,而本书的讨论又表达了笔者对这一问题多年认真研究的一己心得,因此出版时间的拖延,大约尚未减损本书原有的学术价值。
我的业师、著名文艺理论家张文勋教授,对本书的撰写给予过悉心的指导。初稿完成后,他又详细审阅,并提出多处具体修改意见。他的严格要求,是本书质量的又一保障。我衷心感谢张文勋老师。
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现当代许多学者(例如朱自清、冯友兰、庞朴、于民等)关于诗教、中庸、中和、中和之美的研究成果曾给予我很多的启迪和帮助。这里,我谨向本书曾提及的和未提及的、其研究成果曾给我以启迪帮助的所有专家学者表示诚挚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