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与文化(第五辑)

分類: 图书,哲学/宗教,哲学,中国古代哲学,
作者: 刘笑敢主编
出 版 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1字数:版次:页数: 1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63383344包装: 平装目录
特稿
唐君毅先生像铭
从“得意忘言”的诠释方法到谱系学方法的应用
专论
“六经注我”还是“我注六经”:再论中国哲学研究中的两种定向
从老学史看“六经注我”的诠释方法
承袭与创造:《淮南子》解老析论
身体政治,道教诠释《道德经》的主线之一:以陈景元《老子注》为例
说经注我:从无名氏《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看道教讲经
首尾接续,血脉通贯:朱子对《中庸》第二十章缜密结构的分析
Inscribing Orthodoxy:Polemic and Philosophical,Construction in Zhu Xi’S Commentary on the Four Books(雕写道德正统:朱熹《四书集注》中的辩难与哲学建构)
Action and Agency in Early Chinese Thought(先秦思想中的行动与行动性观念)
胡适与近代形态禅学史研究的诞生
学思录
展望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思想文化:林同奇访谈录
新叶林
恒久与变动:论老子之道的特性及其诠释
王弼《老子注》对“道”的诠释
回音谷
王弼注老:文本原意的追寻与新诠——关于文本原意的悖论之思
对安靖如教授《人权与和谐》一文的回应
“你是人”能够作为最后答案吗?——回应黄勇教授《二程论“为什么要有道德”》
关于“两种定向”的讨论
编后语
国学热之喜与忧
友刊目录
Da0: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
《希腊与东方思想史研究》
《中国哲学史》
稿约
《中国哲学与文化》稿约
书摘插图
特稿
唐君毅先生像铭
编者按:唐君毅先生是新亚书院创办人之一,也是新亚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创系主任。今年恰逢唐君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成立六十周年。为此,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校友会发动新亚及中大校友捐款为唐君毅先生铸塑铜像,永志怀念。此议一出,回响热烈,短期内即筹足经费,并获得香港中文大学及新亚书院批准将铜像矗立于新亚校园,与孔子铜像遥相呼应。校友会又请得新亚书院第一届毕业校友、前新亚书院院长和前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余英时先生撰写碑文,碑文史、情、文并茂。今征得余先生首肯,本刊有幸率先发表,以广流传,共缅先贤。
唐君毅先生(1909—1978),四川宜宾人,幼承庭训,以儒典启蒙;及长游学南北,受教于欧阳渐、熊十力诸大师,遂能通儒释之邮。先生精思明辨,出于禀赋,初治西哲之言即若针芥之投。所造既深,则于德意志辩证思维冥契尤多。平生以重振中国人文精神为己任,故冶旧学新知于一炉,逐层为系统之建构,堂庑开阔,阶次森然:道德自我之建立,其始基也;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其全幅呈现也;心灵九境,其终极归宿也。先生之学与年俱进,此其明征也。
一九四九年先生参与新亚书院之始建而首创哲学系,迄一九七四年自中文大学讲座引退,先后主持香港哲学坛坫二十有五年。济济多士出于门下者,极一时之盛。风雨如晦,花果飘零,神州哲理犹能续慧命于海隅,先生之功莫大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