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证据的解释——法庭科学中的统计遗传学

分類: 图书,法律,诉讼法/程序法,证据,
作者: (美)艾维特,(美)威尔 著,黄代新 等译
出 版 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3-1字数:版次: 1页数: 292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11394962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DNA分型是目前法医学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的常规手段,DNA分析不同于其他任何物证鉴定,数据结论是其显著特征。数据结论建立在经典统计学理论基础上,经过严格的逻辑推理和数学模式计算,对证据强度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估。本书重点介绍DNA检测结果的分析所涉及的统计学基础知识。从概率论的概念人手,结合实际案件的分型结果,分析共显性DNA标记的特征、等位基因频率、有关群体以及群体遗传特征;结合案件实际介绍匹配概率计算理论的思路和方法,亲权指数概念及其计算原则;以似然率为重点,阐述DNA证据的量化以及证据结论强度的分析;鉴定人对DNA鉴定结果的规范陈述,以及出庭举证的准备和注意事项。
本书可作为法医DNA分析专业人员、警官、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的参考书,同时对想深入了解法医DNA分型的各学科专家及学生也会有所帮助。
目录
中文版序
译者序
前言
第一章 概率论
第一节 前 言
第二节 概率
第三节 概率法则
第四节 Bayes定理
小 结
第二章 转换证据
第一节 单一现场物证斑痕
第二节 Bayes模式
第三节 证据分析的三个原则
第四节 常见错误
第五节 混合斑痕
第六节 从现场带离的物证分析
第七节 孤岛问题
小 结
第三章 统计学基础
第一节 前 言
第二节 二项分布
第三节 泊松分布
第四节 多项分布
第五节 正态分布
第六节 统计学中的两种观点
第七节 最大似然法评估
第八节 可信区间
第九节 Bayes理论评估
第十节 假设检验
小 结
第四章 群体遗传学
第一节 前 言
第二节 理想群体
第三节 常用符号
第四节 随机婚配
第五节 遗传平衡的几个影响因素
第六节 近亲繁殖
第七节 四等位基因血缘关系指标
第八节 匹配概率
第九节 任意等位基因组合
第十节 成对的基因座
小 结
第五章 统计遗传学
第一节 前 言
第二节 频率的评估
第三节 乘法原则
第四节 亚群体资料的影响
第五节 可信区间
第六节 独立性检验
第七节 近交系数的评估
小 结
第六章 亲权鉴定
第一节 前 言
第二节 证据评估
第三节 亲权的排除
第四节 失踪人员
小 结
第七章 混合斑
第一节 前 言
第二节 受害人和犯罪嫌疑人的混合斑
第三节 犯罪嫌疑人和未知个体的混合斑
第四节 两个犯罪嫌疑人
第五节 受害人和/或犯罪嫌疑人的混合斑
第六节 通用方法
第七节 供者的数目
小 结
第八章 匹配概率计算
第一节 前 言
第二节 DNA图谱概率
第三节 匹配概率
小 结
第九章 举证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似然率的计算
第三节 DNA数据库搜寻结果
第四节 鉴定报告书写
第五节 法庭上的DNA证据
第六节 个人识别鉴定
第七节 DNA证据展望
小 结
附录:统计用表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二章 转换证据
第三节 证据分析的三个原则
虽然Bayes理论还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万灵良药,但应该确信它是目前进行科学证据分析的最佳数学模式,具有其他方法所没有的优势。既然Bayes理论是一种科学分析模式,必须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和规则。应用Bayes理论分析证据,归纳有三条基本原则:
1.对任何假设的不确定性进行评估时,至少要考虑一种备择假设。
显而易见,这个条件不仅适用于法庭科学界。在司法审判中,至少有两种相互对立、有争议的假设或观点,分别来自控方和辩方。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应用Bayes理论的似然率形式进行
分析。在比较复杂的案件,还会出现多个假设的情况,将在后文中加以讨论。
2.在对鉴定结果的解释中最根本的问题是:在某种假设前提下,该DNA证据出现的概率是多大?
这是由Bayes公式推导出的一个最重要的法则。
3.科学评估不仅需要相互对立的假设,还必须关注那些已经调查落实的案情。
前面已经讨论了案情,与似然率中的概率值之间的关系,无论在书面报告、声明或者口头证据中,鉴定人都应清楚地说明他对相关案情的了解和分析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