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灯下的田野
分類: 图书,艺术,音乐,中国民族音乐,
作者: 李煞著
出 版 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1字数:版次: 1页数: 270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11276688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以1964年全国少数民族业余文艺会演为中心,对新中国成立后的理解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进行梳理,评析其文艺价值,揭示其历史意义。既能洞悉知名学者深入基层、严谨考察和选拔演员们的艰辛,更难感悟那些偏居山区的少数民族人民世代凝聚而成的才华和智慧。这些少数民族艺术家从田野走来,在首都舞台的华灯下熠熠闪耀!他们将曾经存在于历史记忆中的珍贵艺术品种进行真实呈现,同时也作为“活着的记忆”成为后代音乐学者探求和考察的对象。书中还提出了在濒临灭绝的艺术品种面前,我们应该如何运用最恰当的方法来延传民族文化命脉这一严肃的社会课题。
适读对象:相关专业研究人员、音乐学院师生,文艺从业人员,文艺爱好者。
作者简介
李煞,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学士)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音乐学系(硕士)。现任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师。为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发表《“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会”的历史叙述》、《找寻失落的文明——以现代视野看鄂伦春民俗音乐文化的变迁》等多篇论文。
目录
前言
引言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对象
二、选题价值与意义
三、课题研究方法
四、基本结构
第一章华灯初上
1964年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社会背景
一、历史上的少数民族
二、文化人类学研究与田野工作
三、50年代的“民族识别”工作
四、新中国成立后的少数民族政策
五、少数民族音乐理论研究成果
六、丰富的少数民族文艺展演
第二章灯火阑珊
1964年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概况
一、会演前的准备
(一)中央政府所做的准备工作
(二)地方政府所做的准备工作
(三)地方会演的部分情况
二、会演概述
(一)演员代表抵达首都
(二)会演始末
(三)座谈会反映的问题
三、会演成果
(一)古老艺术形式的发掘、展示
(二)传统艺术形式的新发展
(三)珍贵的历史资料
第三章 1964年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社会影响
一、社会媒体的关注
二、对专业工作者的影响
三、对民间业余演员的影响
四、对百姓文化生活的影响
(一)异域音乐文化征服了京城百姓
(二)少数民族人民的文化自觉
五、对学术研究领域的影响
六、对文化主管部门的影响
第四章天幕下,群星闪烁
第五章关于“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讨论
第六章改革开放以来的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探索
结语
附录一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会
附录二各代表团情况一览表
附录三1964年少数民族会演观摩演出节目单
附录四2006年第三届少数民族会演节目预告单
附录五2006年第三届少数民族会演部分节目简介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章华灯初上
一、历史上的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这个我们在今天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名词,并非是古已有之的一个称谓,它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汉族以外的各兄弟民族制定了民族平等政策、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一系列民族政策后,才最终确立的一个称呼。之所以称他们为“少数民族”,是因为这些民族的人口相对于汉族的人口较少。
然而在史书中,对于少数民族则大多是以“狄”、“夷”或“蛮”等这样充满了蔑视性的文字来记载的,在由汉族人建立的各历史朝代,长期存在着一种“大汉族主义”的意识,“大汉族主义”让众多的汉族人视本民族文化较之于其他民族先进,而对其他民族产生了一定的歧视心理。这种非常主观的意识也是由历史的特定原因造成的。
历史上大多数时期,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和汉人,彼此各有各的风俗习惯,但又多有往来。汉族多以农耕为主,北方少数民族以游牧为主,但由于气候等自然原因引起的生存所需物资发生短缺,北方少数民族在历史上曾多次南下,与农耕的汉民族发生冲突,北方牧猎为主的少数民族的南下在造成破坏时,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境内的民族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