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分類: 图书,经济,区域经济 ,
作者: 吉西平等著
出 版 社: 中国财经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12-1字数:版次: 1页数: 441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056854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从自然地理和历史角度描述西部的现状,接着深入分析了在西部开发过程中面临的民族问题、劳动力转移问题、城市化问题、农业产业化问题和扶贫问题,最后提出了均衡发展的西部开发战略。
目录
导论再造西部秀美山川
第一节 西部开发:向东西差距宣战
第二节 西部开发:突破“二元封闭结构”
第三节 西部开发:多元化的发展目标
第一部分 走近西部——重新审视西部开发
第一章西部历史源远流长
第一节西部自然地理环境
1.1.1 地区差距源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1.1.2地理差距的社会影响
1.1.3西部自然地理自身也有层次性
第二节 中国西部开发简史
1.2.1 古代西部开发的历史
1.2.2 西部工业化的历程
第三节 西部经济发展的成就和差距
1.3.1 西郡经济呈现“二三一”结构
1.3.2 政策因素对西部经济发展的影响
1.3.3 西部建设的经验与反思
第二章地缘优势和历史机遇
第一节 中国区域经济类型划分
2.1.1 东南沿海
2.1.2长江中上游
2.1.3东北与华北
2.1.4 西部地区
第二节地缘优势蕴涵历史机遇
2.2.1 世界经济前景预测
2.2.2 中国的地缘优势
2.2.3 中国经济发展的均衡性
第三章东联西出奔小康
第一节政策错位导致东西差距拉大
第二节东西利益失衡影响经济全局
第三节缩小东西差距是政治命题
第二部分百年梦想——破题西部开发
第四章民族经济:西部开发中的“双刃剑”
第一节西部开发实质是民族地区经济的开发
4.1.1 从不同角度看西部民族地区
4.1.2 西部民族地区自然条件与物质资源
4.1.3发展民族经济重在“造血”
……
第三部分战略选择——寻找均衡发展的空间
主要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部分 走近西部——重新审视西部开发
第一章西部历史源远流长
中国是一个幅员广阔,地区差异极大,人口众多的大国。由于受自然、地理、资源分布及历史因素的影响,中国长期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20世纪初期,中国在帝国主义殖民经济侵略下,工业几乎都集中在沿海与东北地区。1949年以后,基于平衡发展,在中央整体规划下,曾大力发展内地工业。但由一个小农经济的贫困大国转型成现代化的工业国家非朝夕可成,更何况在前30年有发展路线上的争论与失误,后22年又有经营体制转换问题,区域经济矛盾与落后地区发展困难,始终存在。中国欲迈向现代化经济大国,必须深思如何调整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尤其对于落后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应当有战略性的思考与特殊政策手段。
第一节西部自然地理环境
中国区域经济一般可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区。东部地区包括辽、冀、津、京、鲁、苏、沪、浙、闽、粤、琼等10个省、市、自治区,中部地区包括黑、吉、晋、皖、赣、鄂、湘、豫等8省、自治区,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川、黔、滇、藏、陕、甘、桂、青、宁、新、渝等13省、市。三大地区生产力与资源分配呈反比现象,其中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资源不足,而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却拥有资源优势。事实上中部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而西部地区能源矿产丰富。东部地区社会总产值、农工业总产值、平均国民收入都远远高于中西部,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十分严重,东部地区不但工业十分发达,而且轻工业为农村大量闲置劳力提供了就业机会,使得整体生产力同步升高。西部地区重工业比例虽高,但耗用过多社会资源未能提升效益,对于农村生产力与就业问题毫无助益,显示产业结构配置失当,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