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少年文学经典文库:巴黎圣母院
分類: 图书,少儿,儿童文学,名著少儿读本,
作者: (法)雨果著,倪维中译
出 版 社: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1字数:版次: 1页数: 318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34253430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是法国大作家雨果写于1831年的一本爱情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本书为缩写本,译自法国加利玛出版社一九七六年版本。
内容简介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家维克多雨里(1802—1885)的代表作。
丑陋驼背的卡齐莫多从小被圣母院的副主教罗洛收养,成为圣母院的敲钟人,外表正经的弗罗洛看上了美丽的吉卜赛少女爱斯拉达,指使卡齐莫多强行掳走爱斯梅拉达,途中被骑兵队长弗比斯所救,爱斯梅拉达因而爱上了弗比斯。怀恨在心的弗罗洛在两人幽会时刺杀了弗比斯,并嫁祸于爱斯梅拉达,令她被判死刑。副主教趁机要挟她以身相许,否则就要将她处死,便遭到爱斯梅拉尔达的拒绝。恼羞成怒的弗罗洛最终将少女送上了绞刑架。卡齐莫多看清了“养父”的真面目,愤然将其从教堂顶楼推下……
目录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第六卷
第七卷
第八卷
第九卷
第十卷
第十一卷
书摘插图
第一卷
三百四十八年六个月又十九天前的那一个清晨,巴黎老城、大学城和新城的三重城垣内钟声齐鸣,惊醒了全体市民。
然而,一四八二年一月六日那天,并不是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这样用钟声扰乱市民,也并非表明发生了什么大事,既不是皮卡迪人或勃艮第人前来进犯,也不是抬着圣骨盒游行;既不是拉阿斯城的学生造反,也不是“我们威震天下的国王陛下”驾临入城;甚至也不是在司法大厦广场吊死男女扒手的热闹场景,更不是十五世纪常见的羽饰盛装的外国使臣到任。其实,两天前就有这样一队人马来过,那是佛兰德使团奉命前来为法国王太子和佛兰德的玛格丽特公主缔结婚约。波旁王朝的红衣主教为此大伤脑筋,但是,为了讨好国王,他也只好满脸堆笑,迎接那帮吵吵嚷嚷土里土气的佛兰德市政官员,而且还得在波旁公爵府款待他们,为他们上演“不少精彩的寓意剧、滑稽剧和闹剧”。不料,那天正赶上一场滂沱大雨,府门上挂的那些华丽帷幔被淋得一塌糊涂。
一月六日之所以“使全体巴黎民众激动不已”,如约翰•德•特洛伊说的那样,是因为这一天自古以来就是双重节庆,也就是主显节和丑人节。
这一天,照例要在河滩广场燃点篝火,在布拉克小教堂边上种植五月树,在司法大厦演出神秘剧。
大批民众拥进通往司法大厦的街道,他们知道两天前到达的佛兰德使臣要去那里看戏,观看在大厅里举行的丑星选举。
家家户户的门口,窗户上,窗洞里,屋顶上,都露出和善的市民面孔,成千上万,密密麻麻,安安静静,老老实实,注视着司法大厦,观看着人群,没有别的企求。
如果读者愿意,我们就一起跨进这座大厅,混在这群穿短衣短袄的嘈杂的平民中,感受一下那里的气氛。
要等到中午,司法大厦的大钟敲过十二响,戏才能开场。对演出来说,这时间显然是晚了,但不论怎样,总得迁就外国使臣啊。
于是,一早赶来的熙熙攘攘的观众只好等待。人越聚越多,就像水超过界面向外溢出一样,开始漫上墙壁,淌淹在柱子周围,一直涨到柱顶墙檐和窗台,涨到这座建筑物所有突出部位和所有凸显的浮雕上。这么多人关在一问大厅里,互相拥挤着,透不过气来,有的竞被踩伤,而外国使臣却迟迟不到。大家劳累腻烦,发出一片喧噪和怨艾,何况这一天本来是可以随意玩闹,随便撒泼耍赖的,所以,谁的胳膊肘捅了一下,谁的铁掌鞋踩了一脚,都能引起争吵和打架。
人群中有那么一帮促狭鬼闹得很凶。他们打碎玻璃窗,大胆地坐在柱顶上,居高临下,俯视四周,嘲弄大厅里的群众,也嘲弄广场上的群众。他们在大厅里丑化别人的动作,东呼西应,相互逗笑。显然,这些年轻学生不像其他观众那样感到厌烦和疲倦,他们从眼前的景物中导演出一场戏来取乐,耐心地等待另一场戏开演。
“不用说,肯定是你,‘磨坊’约翰•弗罗洛!”他们中间的一个人叫道,“瞧你的两条胳膊两条腿,真像迎风飞旋的风车!你来多长时间了?”
绰号叫“磨坊”的小淘气鬼长着一头金发,一张俊俏而调皮的面孔,此刻正猴在一根柱子的饰叶上。
“可怜呀,已经等了四个钟头啦!但愿这四个钟头没有白过,能从我在炼狱净罪的时间里扣除!……”
大厅里拥挤的人群从清晨起就在等待三样东西:正午、佛兰德使团和神秘剧,现在只有正午准时来到了。
这未免太过分了。
“我们要求神秘剧马上开场!”“磨坊”约翰大嚷起来,“否则就把司法大厦的大法官吊死,也算是一出喜剧,寓意剧!”
“说得好!”众人喊起来,“先拿他的几名执达吏开涮吧!”
全场欢呼起来。那四个可怜鬼大惊失色,面面相觑。人群拥过去,眼看那道脆弱的木栅栏就要被挤歪和冲破了。
情势万分危急。
“把他们套起来!套起来!”喊声从四面八方响起来。
就在这时候,那间更衣室的帷幔忽然掀开,钻出一个人来。群众看到他出现,仿佛中了魔法,愤怒立刻化作了好奇。
“安静!安静!”
那人神色慌张,浑身颤抖,边走边鞠躬,似乎快要屈膝下跪,就这样一直走到大理石桌边。
“市民先生们,市民女士们,”那人开腔道,“我们万分荣幸,要在红衣主教大人面前朗诵,演出一场极为精彩的寓意剧,名叫《圣母玛丽亚的正确裁决》。天神朱庇特由本人扮演。红衣主教大人此刻正陪同奥地利大公派遣的尊贵使臣,在博岱门聆听大学校长先生的演说,所以稍迟驾临。红衣主教一到,我们立刻开演。”
朱庇特只说了这几句话,就保全了四个倒霉的执达吏的性命。
然而,他的那句“红衣主教一到,我们立刻开演”的结尾话,却被淹没在一片潮水般的嘘声中了。
“现在马上开演!神秘剧!神秘剧马上开演!”观众大吼着。
“打倒朱庇特!打倒波旁红衣主教!”
可怜的朱庇特吓得战战兢兢,愣在那里,涂抹了胭脂的脸顿时变得煞白,霹雳也从手里掉落下来。他摘下头盔,哆嗦着频频鞠躬,结结巴巴地说:“红衣主教大人……使臣们……佛兰德的玛格丽特公主……”他害怕自己被吊死,不知说什么好。
他左右为难:等待吧,要被民众吊死;不等待吧,又要被红衣主教绞死。他看到两边都是深渊,都是绞刑架。
幸好有人挺身而出,救他摆脱了困境。
那人刚才一直站在栏杆和大理石桌之间的空隙里,身材细长,被他背靠的圆柱遮掩,所以谁也没有发现。他又高又瘦,脸色苍白,一头金发,还较年轻,虽然额头和脸颊上已经有了皱纹。他的目光炯炯有神,嘴角带着笑意,身穿一件黑哔叽旧袍,已经磨亮磨破。他这时走到大理石桌前,向那个准备受刑的可怜人做着手势,但对方已经吓昏了头,什么也没有看见。
新露面的人又向前迈了一步,说:“朱庇特!亲爱的朱庇特!”
朱庇特什么也没有听见。
金发高个子耐不住了,几乎走到朱庇特的鼻子下面喊起来:“米歇尔•吉博纳!”
“谁在叫我?”朱庇特这时才惊醒过来,开了口。
“是我。”穿黑衣的人回答。
“哦!”朱庇特惊叹一声。
“马上开演吧!”那人说,“满足群众的要求。我负责去请大法官息怒,大法官再去请红衣主教大人息怒。”
朱庇特这才缓过气来。
“好啊!好啊!”观众高呼着。
掌声震耳欲聋。朱庇特回到帷幕后,欢呼声还在大厅里回荡。
这时候,那位大显神通的陌生人,如亲爱的高乃依老人家说的“平息风暴”的人,又谦然退回到柱子的阴影下。如果没有头一排观众中的两位年轻女子刚才注意到他与米歇尔•吉博纳——朱庇特的对话,现在又向他招呼的话,他还会像先前一样靠着柱子纹丝不动,悄然无声,不为人所见了。
“学士!”其中一位女子招呼他过去。
“别这么说,亲爱的列娜德,”身边另一位女子说,“人家不是教士,是世俗人,不能叫学士,应当叫先生。”
“先生!”列娜德又叫道。
陌生人走近栏杆,殷勤地问道:
“小姐,你们叫我有什么事吗?”
“嗯,没事。”列娜德不知所措地回答,“是这位吉丝凯特.拉尚仙娜想跟您说话。”
“噢,不是的,”吉丝凯特满面羞红,说,“是列娜德叫您学士,我告诉她应该叫先生。”
金发高个子青年退后一步,打算走开,但是两位姑娘好奇心很强,不肯轻易放过他。
“先生,”吉丝凯特连忙说,她那急切的劲头就像打开闸门的水,或是女人拿定了主意,“在神秘剧中扮演圣母的那名兵士,看来您认识他?”
“您是说扮演朱庇特的那个角色?”陌生人说。
“嗯,对呀!”列娜德说,“瞧他多傻!那您认识朱庇特吗?”
“米歇尔•吉博纳?”陌生人答道,“认识的,小姐。”
“他那胡子多神气!”列娜德说。
“他们要演的戏,也很精彩吗?”吉丝凯特怯怯地问。
“非常精彩,小姐。”陌生人毫不犹豫地回答。
“演什么戏呢?”列娜德又问。
“是一出寓意剧,叫做《圣母玛丽亚的正确裁决》,小姐。”
“哦,那就不同了。”列娜德又说。
沉默片刻后,陌生人又开口说:
“这是一出新的寓意剧,还没有上演过呢。”
“那就不是原先那出戏了。”吉丝凯特说,“两年前演那出戏时,那天教皇特使先生人城,戏里有三位漂亮的姑娘扮演……”
……
书摘与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