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路径选择: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之路

路径选择: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之路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经济,经济理论,

作者: 刘纪鹏著

出 版 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1字数:版次: 1页数: 504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1789054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大国崛起与世界资本市场中心转移相伴而行,现代金融的公司性和国家性决定了股市理论之争的实质是政策之争,是路径之争。

了解资本市场发展历程,把握股票市场发展脉络。

探股市新文化理论,揭“千点论”真相,披“十教授谏言”背景,疏中国股市的三座“堰塞湖”,堵非流通股转让的四个“管涌”。

著名学者、政府官员、知名企业家联袂推荐。

企业股改第一人,亲历中国改革三十年,是股份制改革历史进程的推动者和见证者。

刘纪鹏主持了国家电力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铝公司、大唐电力、海南航空、万向钱潮、李宁公司、天鸿集团、海尔集团和天津开发区总公司等200多家企业的股改上市、公司战略、并购重组及投融资方案设计。这些企业遍及二十多个省市和众多行业。

内容简介

刘纪鹏教授作为中国改革和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亲历者,也是中国股份制和资本市场最早的参与者与设计者之一。他对中国改革和资本市场发展都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其关注中国股市前途命运、期盼中国和平崛起的拳拳爱国之心跃然纸上。《路径选择》是纪鹏教授对中国改革、股市发展的理论和方法集大成。从这本书中,我们不仅看到他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关注、关心、呵护,更可贵的是我们看到了一位为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不畏艰险的战斗者和投资者利益的维护者。

纪鹏教授的《路径选择》帮我们还原了中国股市20年来波澜壮阔而又曲折的发展之路。对于不了解这段历史的人来说,这是其了解中国股市发展的教科书。对于亲身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来说,这是其回想当年参与股市改革发展的畅想录,对于正在参与股市改革发展的人来说,这是其继续探索的基石。书中,刘教授对中国股市发展的方法论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既紧跟时代脉搏,又积极探索未来,让人读来受益匪浅。

《路径选择》反思了中国资本市场20年来走过的道路和在股权分置改革方面的路径之争,对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和建设完善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刘纪鹏,1956年4月出生,满族,籍贯河北西陵,教授、博导、高级研究员、高级经济师和注册会计师。现任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全国人大《证券法》、《企业国有资产法》、《证券投资基金法(修订)》和《期货交易法》起草组成员。 刘纪鹏是著名的股份制和公司问题专家,擅长大公司股份制、集团化和国际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近十年主持了国家电力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铝公司、大唐电力、海南航空、万向钱潮、李宁公司、天鸿集团、海尔集团和天津开发区总公司等200多家企业的股改上市、公司战略、并购重组及投融资方案设计。这些企业遍及20多个省市和众多行业,他被媒体称为“企业股改第一人”。

目录

序言中国资本市场前景光明周道炯

自序论现代金融的公司性和国家性

开篇黄菊副总理和股权分置改革

第一篇资本市场回忆与展望

股市十八年回忆与思考

1991《联办宣言》——银证分离,组建证监会

股市尚未转轨,大师离我而去

法人股的困惑与思考

坚定信心发展资本市场

崛起的中国需要强大的资本市场

第二篇股权分置改革的方向之战

评《三万言书——中国股市的荒唐一幕》

“推倒重来”是瞎编故事吗

解析“推倒重来”的立论与结局

国家股减持的困惑与思考

通过股转债减持国家股

国有股协议转让应该降温

堵住非流通股转让的四个“管涌”

用动态眼光看全流通模式的选择

用双赢式全流通振兴中国股市

第三篇股权分置改革的方法之争

转折之年对股市发展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思考

论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正确理解对价内涵,锁定股价上涨预期

扭转当前股市不利局面的八点意见

股改应以股价论成败,新老划断要慎重

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中亟待明确的几个问题

反思单一送股的股改模式刻不容缓

从股改后内涵看股改模式创新

新老划断全流通IPO的风险不容忽视

治理大小非应建“烽火台”

中国股市的三座“堰塞湖”

第四篇股市政策谏言与反思/257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看法和建议

十教授谏言——扩大内需应先提振股市

究竟该以何种方式让股市从“快牛”变“慢牛”

从建行回归看股市“快牛”变“慢牛”的正确选择

股市跌破4000点的六大风险

从紧的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股市政策并行不悖

股市规模与结构双重矛盾的两难选择

从“康赛现象”看股票发行制度非改不可

第五篇股市新文化探索与争鸣

股市新文化理论初探

以正确方法论引导股市理性繁荣

股市泡沫论是伪命题

不要总是把股市当坏孩子

财经杂志悠着点

成思危教授的讲话代表谁

对《十教授谏言书》质疑的回答

第六篇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构思

中国资本市场体系战略构想

二板市场的回顾与展望

是创业板,还是中小企业板

《中小企业法》与中小板市场

深交所寻找第三条道路的智慧

中小板启航,重任在肩

不能把创业板建成“小中小板”

创业板开通的机遇与挑战

三板市场的回顾与展望

产权中心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

第七篇上市公司股权与治理结构

整体改制不应是四大银行的唯一选择

两行整体改制模式,三思而后行

农行应走出一步实现整体上市的误区

一股独大家族公司上市引发的思考

上市公司“吃肉不吐骨头和吐骨头”差别何在

对用友分红现象的反思

《分类表决制度》的推出为何这样难

结束篇企业股改第一人——一位企业学者的故事

媒体评论

刘纪鹏教授作为中国改革和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亲历者,也是中国股份制和资本市场最早的参与者与设计者之一。他对中国改革和资本市场发展都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其关注中国股市前途命运、期盼中国和平崛起的拳拳爱国之心跃然纸上。《路径选择》是纪鹏教授对中国改革、股市发展的理论和方法集大成。从这本书中,我们不仅看到他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关注、关心、呵护,更可贵的是我们看到了一位为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不畏艰险的战斗者和投资者利益的维护者。

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光华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曹凤岐

纪鹏教授是我的朋友,对资本市场我们有共同的价值观。《路径选择》这部书反映了纪鹏对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多年思索的心灵路程。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 吴晓求

纪鹏教授的《路径选择》帮我们还原了中国股市20年来波澜壮阔而又曲折的发展之路。对于不了解这段历史的人来说,这是其了解中国股市发展的教科书。对于亲身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来说,这是其回想当年参与股市改革发展的畅想录,对于正在参与股市改革发展的人来说,这是其继续探索的基石。书中,刘教授对中国股市发展的方法论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既紧跟时代脉搏,又积极探索未来,让人读来受益匪浅。

中国银河金融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朱利

《路径选择》反思了中国资本市场20年来走过的道路和在股权分置改革方面的路径之争,对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和建设完善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中信证券董事长 王东明

中国资本市场20年的历史,就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摸着石头过河的历史,所有的挫折和失败都是勇敢的探索者艰辛和智慧的付出,刘纪鹏教授的这本书完整地记录了探索者的足迹和蹚水者的无畏,试图通过对历史的总结来构架通向真正市场经济的桥梁。

宏源证券董事长 汤世生

崛起的中国需要强大的资本市场,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支持下,刘教授总是在中国资本市场面临危机的时刻大声疾呼。《路径选择》一书中就记录了很多这样的时刻,尤其是《十教授谏言——扩大内需应先提振股市》等的提交和发表,让人看到了实战型学者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的关注。

光大证券总裁 徐浩明

刘教授在本书中创造性地对股市新文化进行了深入探索,提出要以正确的方法论引导股市理性繁荣,充分体现了一个实战型的学者对中国股市长期健康发展的关注,以及对中小投资者的深切关心,体现了一个学 者的责任感。

招商证券董事长 宫少林

市场,总是先有市,后有场,是自下而上形成的。中国不同,市场化的改革是自上而下开始的,又经过了自下而上的确认。刘纪鹏教授的研究兼而有之,既有路径,又有选择,既有宏观,又有微观,是对中国特色资本市场的全新解读。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金岩石

书摘插图

第一篇资本市场回忆与展望

股市十八年回忆与思考

18年股市发展始终伴随着激烈的理论之争,实质是决定中国资本市场命运的路径之争;反思中国资本市场被推倒重来的惨痛经历中争论的四大焦点:股权分置是不规范的毒瘤,还是成功的创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的法人股市场被关闭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政府监管下的股市是牛市、熊市还是人市?股市是赌场,还是大国经济崛起的主战场?18年中国股市的每一次暴跌都不是市场自然形成的。我们需要对股市18年进行总结和反思。

从1990年深交所的试运行和上交所的正式运行起步至今,中国的股市已经历了18个年头,中国股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命途多舛,争论颇多。18年来,关于中国股市的成长史到底是一部不规范的成长史,还是一部把中国国情和西方规范成功结合的发展史,到底是一个充满了投机、泡沫和赌徒的赌场,还是和平崛起中国不可或缺的主战场的争论,始终贯穿在中国股市18年的发展历程之中。

不经风雨,无以见彩虹。在中国28年的改革中,没有一个领域像股市这个领域里的争论如此之激烈。以“强调国情为主的实事求是派”和“强调海外规范为主的照搬照抄派”之间的争论始终没有停息。理论对上可以影响决策的有形之手,对下可以通过媒体影响民众的情绪。理论上的争论实际是对有形之手决策的话语权的争夺。话语权被谁控制直接决定着中国资本市场和成千上万投资人的前途和命运,而股市这颗棋子又直接决定着我国未来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大局。

以股权分置改革为例,“市价减持”变“对价改革”,一字之差,天壤之别。因此,敢于正视中国资本市场18年发展的历史,客观科学地总结18年来我们在股市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至关重要。

一、中国改革成功在哪

中国改革的成功不仅在于目标的确立,更重要的是在小平同志提出“摸着石头过河”的正确方法论的指导下,所实行的“渐变稳定、逐步转轨”的成功方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与俄罗斯的全面照搬美国股市相比,中国股市虽然产生了股权分置和一股独大,但这却是我们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朝着既定方向稳步推进时最小代价的路径选择。设想中国改革在25年前就提出一个向市场经济迈进的全面总体规划,可能吗?设想我们在1990年代初期,政治上股份制还是私有化的巨大纷争之中,就去搞一个“先化后股”的俄罗斯股市全流通模式,明智吗?本来如果我们尊重国情,借鉴国际规范,坚持中国改革25年“渐变稳定、逐步转轨”的正确方法论,解决股市中股权分置这类问题是不难的。但由于2001年前后我们没有坚持将中国改革成功的方法论应用于股市之中,要么违反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弄不清股市的基本定位,要么盲目照搬西方,简单用西方的“尺子”来量中国的.“布”,受海外人士,推倒重来”和国内不切实际的经济学家“赌场论”的误导,推出了不恰当的按市价减持国家股等政策,致使中国这一新兴尚未转轨市场在改革发展中的先后顺序由于不尊重国情和不坚持“渐变稳定、逐步发展”的成功改革方法论而被打乱,这是今天我国股市困市危局的根源所在。

股市发展的理论之争绝不是简单的文人之争,而是决定中国资本市场命运和中国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发展并通过和平崛起进入小康社会的路径之争。中国历经四分之一个世纪的改革实践,获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可在一些经济学家和海外人士眼里,中国经济改革却充满了不规范。他们对比美国的市场经济和由萨克斯之类的美国经济学家指导的俄罗斯、波兰的改革,总觉得中国改革不系统、不彻底、不规范,如股市中存在的股权分置和一股独大。吴敬琏2002年以来就多次表达“‘摸着石头过河’常常被称做‘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战略’。以中国改革的实际来检验,我认为这个论断很值得怀疑。‘摸着石头过河’充其量是在改革初期,改革的领导人和一般参与者普遍缺乏现代经济学知识的情况下的一种不得已的选择。”(见2002年《财经》杂志第十五期)。股份制的推行和深沪股市的建立是中国改革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不是成功在“摸着石头过河”,可也得不出“成功等于不规范”的经济学逻辑。到底是中国改革不规范,还是“规范”出了问题,是值得人们反思的。理论之战的实质是改革的路径选择。

二、我国股份制与股市发展的基本线索

股份制作为一种基本制度包含三个基本内容,即股份公司、股票和股市。在中国股份制的发展中,基本上是从股份公司和股市两个线索发展起来的。如果说深、沪两个交易所的建立是从1990年开始,那么,中国股份公司的探索至少是从1986年以后就已经着手进行了。从这两条线索出发谈中国的股份制和资本市场,有三个机构是必须要谈到的:一是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二是国家体改委,三是具体的证券市场研究设计机构——联办。

首先是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当时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秘书长是张劲夫同志,他一方面抓中国证券市场的组建和发展,另一方面又抓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是对中国股份制和证券市场做出最重要贡献的领导人之一。此外,姚依林和周建南同志也对中国证券市场给予了大力支持。

其次是国家体改委。当时的国家体改委主任陈锦华同志,无论是在支持联办STAQ系统对国债的承购包销上,还是大陆企业到香港上市和中国定向募集股份公司的发展都给予了坚定的支持。当时的体改委还组成了由孙树义、傅丰祥、孙效良牵头的股份制三人领导小组,顶住当时股份制是私有化的巨大压力,根据中国国情,对中国股份制的推进做出了系统的规划:一条线由孙树义负责的生产体制司出台十三个股份制配套法规,抓全国的定向募集股份公司的发展、建立和规范工作;另一条线则由傅丰祥等同志领导的宏观司,通过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探讨中国的银、证分离,筹组中国证监会,规范中国的股票交易所和证券交易报价系统。

在这期间,笔者参加了国家体改委组织的《股份制定向募集规范意见》的讨论和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STAQ系统法人股交易市场的设计和组建工作。在《定向募集规范意见》这一被称为“准公司法”的讨论中,一开始面临的就是“股份制是私有化,将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政治歧见和国有产权的清晰化尚未解决,流动后其收益归属难以确立等技术性难题。为回避这些难题,尽快把资本市场组建起来,我们根据“摸着石头过河”的方针,提出了“国有存量股份不动,增量股份募集转让”的股权分置暂行模式,其特点是: (1)把股份分为四种,即国家股、法人股、外资股、自然人股。(2)在增量发行的股票上,创造了定向募集(Directed Placement)的概念,即向企业内部职工募集,向社会法人募集,这是由于职工是国有企业的主人,而当时的社会企业法人要么是全民企业、要么是集体企业,而这两类企业都是属于公有性质的。(3)定向募集的法人股探索在STAQ系统和NET两个法人股市场进行交易和转让,探索在公有制法人之间进行股票流通的试点。(4)组建深沪交易所,在小范围内探索股市公募的自然人股交易转让的试验。这是中国人在借鉴西方规范的基础上,探索符合自己国情的股份制之路迈出的第一步!也可以说是我国股份制建立之初的股份分置阶段。

1992年下半年后,我国开始加快在深沪股票交易所公募自然人股上市和在香港股票交易所以H股的形式上市的进程。其中,H股是从1992年三季度后开始启动的。为配合H股的上市,国家体改委在刘鸿儒、洪虎、高尚全等领导的直接参与下,集中了有关的15个部委、70多位同志,继《定向募集规范意见》出台后,又陆续颁发了12个配套文件。笔者当时是大陆企业赴香港上市H股的法律专家组成员,当时双方专家就分置的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怎么办等问题还曾专门进行过讨论。

第三是联办的历史贡献。“联办”由一批海外归来的金融学子和投行人才在20世纪80年代末创办,它先后参与并设计深、沪交易所,创办北京STAQ系统,实现国债从行政摊派到市场化的承购包销及法人股市场,在监管体制上提出“银证分离”,组建中国证监会的设想,是中国资本市场的积极倡导者和创办人。……

书摘与插图

路径选择: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之路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