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美术及其他--日本中国学文萃

分類: 图书,艺术,绘画,绘画理论,
作者: (日)冈仓天心著,蔡春华译
出 版 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09-6-1字数:版次: 1页数: 278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10106464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日本著名思想家、美术家、美术批评与教育家冈仓天心(1862—1913)作品的选译。
冈仓天心熟知中国的美术史,读过很多中国的古代典籍,对儒道释均有自己的体会与理解,多次的中国之行使他的中国观与中国美术观更趋清晰。他将中国的美术分为三种:一、秦汉之前的美术;二、宋以后的美术;三、盛唐的美术。其中,他最为推崇唐代的美术和文化。作为一个美术家,他从不吝言对中国杰出的美术家与美术品的赞美。冈仓天心并不孤立地解读中国的美术,他总是把它与中国的思想文化联系在一起。
冈仓天心鼓吹“亚洲是一体的”,这成了日本军国主义建立 “大东亚共荣圈”的征战口号。确实,我们从他的亚洲一体论、亚洲觉醒说、茶道精神阐释直至他的中国观中都不难看出一些军国主义思想的前文化形态。
作者简介
冈仓天心(1862—1915),日本明治时期著名的思想家、美术家、美术批评与教育家。出生于横滨,l880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1886年作为美术调查员前往欧美进行美术考察,1890年任东京美术学校校长,1898年创立日本美术院。1901年他前往印度考察,从l904年起受聘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任东方部部长,致力于向西方世界介绍东方的美术与文化。著有《东洋的理想》、《日本的觉醒》、《东洋的觉醒》、《茶之书》等,其中《茶之书》深受欧美读者的欢迎。冈仓天心曾四次到中国考察中国的美术与文化,有不少关于中国美术与文化的讲稿。本书主要从他的著作与讲稿中,选取有关中国美术与文化、东西方文化的章节或讲稿辑录为一册,书名为译者所加。
目录
前言一个东方文化的“辩护者”
“理想”之篇
理想的范围
日本的原始艺术
儒教——北方中国
老庄思想与道教——南方中国
展望
“觉醒”之篇
东洋的觉醒
“茶”之篇
人情之碗
茶的流派
道教和禅
艺术鉴赏
“东洋美术”之篇
东洋艺术鉴赏的性质与价值
东洋美术里的宗教
东洋美术里的自然
中国与日本的镜子
波士顿美术馆馆藏的日本与中国的绘画作品
新收藏的中日美术品展览
“中国美术”之篇
中国古代的美术
中国南北的区别
中国的美术
探究中国美术的端绪
中国纪行汉诗二十七首
附录: 冈仓天心1906--1907年在华所购美术品一览
参考书目
后记
书摘插图
“理想”之篇
理想的范围
亚洲是一体的。尽管喜马拉雅山把两种强大的文明——以孔子的集体主义为代表的中国文明和以佛陀的个人主义为代表的印度文明——分隔开来,也仅仅只是为了强调两者各自的特色。然而,即便是这一覆盖着白雪的屏障,一刻也不能阻止亚洲人民对具有终极普遍意义的博大的爱的追求。这种爱是全体亚洲民族共同的思想遗产,这让他们创造出了世界上的所有大宗教。而且特别要注意的是,也正是这种爱,将亚洲民族与喜好探询人生手段而非目的的地中海或波罗的海沿岸的诸民族区别开来。
在被回教徒征服之前的年代里,孟加拉湾沿岸的大胆刚勇的水手们,往来于太古以来的海道上,在锡兰、爪哇岛、苏门答腊岛上开拓他们的殖民地,使雅利安的血脉与缅甸、暹罗沿岸诸民族的血脉相融合,他们也与中国、印度互有往来,彼此有着紧密的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