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实用英语口译教程(配光盘)(高等学校应用型特色规划教材)
分類: 图书,外语 ,大学英语 ,大学英语专项训练,
作者: 冯伟年,姚宝荣 主编,张立电,韦振华,莫丽娅,张静丹 副主编
出 版 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7-1字数:版次: 1页数: 212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30219985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口译基础知识、无笔记口译训练和交替口译的笔记技术。第二部分是口译实践,内容包括礼仪讲话、商务谈话、旅游观光、现代教育、政治和外交等双语口译实践。第三部分是伞国翻译专业资格考试简介,重点介绍三级口译考试题真题。第四部分是时文语林,介绍包括政治、经济、金融、法律、汉语习语等十四个方面的实用口译必备词汇。
本书适用于高等院校英语语言文学、翻译、商务英语、旅游英语、英语教育、应用英语等专业学生的口译课教学,也可供从事口译、外事、外贸、旅游等涉外人员和具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口译自学者使用。
目录
第一部分 口译基础理论和技巧
第一章 口译基础知识
一、口译与笔译
二、口译的分类
三、口译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四、译员的基本素质要求
第二章 无笔记口译训练
一、信息的接收与分析
二、信息的视觉化和形象化
三、如何处理单一意义的词汇
四、数字反应训练
五、逻辑推理记忆与信息记忆
六、对信息做出积极反应
七、术语和主题知识准备
第三章 交替传译中的笔记技术
一、笔记原则
二、单一意义词的记录
三、常用符号与略语
四、习语的口译
第二部分 口译实践
第四章 礼仪讲话口译
一、热身阅读材料
二、口译实践
参考译文
第五章 商务口译
一、热身阅读材料
二、口译实践
参考译文
第六章 旅游观光口译
一、热身阅读材料
二、口译实践
参考译文
第七章 现代教育口译
一、热身阅读材料
二、口译实践
参考译文
第八章 政汉和事口译
一、热身阅读材料
二、口译实践
参考译文
第九章 口译实例(1)
一、陕西省袁纯清省长在“澳大利亚与中国西北地区可再生能源合作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C-E
二、澳大利亚环境和文物保护部部长、参议员IanCampbell阁下的致词(E-C)
三、澳方代表发言
第十章 口译实例(2)——“国际道德经论坛”
一、国际道德经论坛主题、议程和主办单位
二、国际道德经论坛新闻发布会发布词
三、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致“国际《道德经》论坛”的贺信
四、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致“国际《道德经》论坛”的贺信
附录A 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
附录B 时文语林——实用口译必备词汇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部分 口译基础理论和技巧
第一章 口译基础知识
一、口译与笔译
口译(interpretation)与笔译(translation)作为翻译活动的两种实践形式,从本质上来讲都是在寻求原语(sourcelanguage)与目标语(targetlanguage)之间的意义对等。翻译行为旨在“理解”一“话语篇章”,然后用另一种语言“重新表达”这一“话语篇章”。“话语篇章”从根本上来讲是语言知识同语言外知识结合的产物,是翻译的对象。“理解”离不开语言外知识, “重新表达”的质量也和译者的主题知识息息相关。口译和笔译的最终目的在于保证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之间顺利交际(交流),因此,翻译的重点应当着眼于原语与目标语之间的意义上对等,而并非是其语言形式上的机械对应。
口译和笔译都有很长的历史。口译活动是随着人类各民族相互交流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可以上溯到人类各种语言逐渐形成后的时期。在这个意义上讲,口译的历史比笔译的历史久远得多。口译活动在历史上的记载甚少。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曾将大量印第安人运到西班牙学习西班牙语,并将他们培养成口译译员。明清时期中国的一些小说中对口译译员有了正式的称呼“通事”。直到20世纪初,口译活动的开展仍以粗放式为主。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各个国家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口译译员的需求急剧增加。1919年,“巴黎和会”首次借助英法两种语言的翻译进行谈判,当时的口译方式主要是发言人讲一段,译员翻译一段,即交替传译,也可称连续口译或接续口译。这是口译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第一次正式出现了现代意义的口译技术,即口译的记忆、笔记、复述等基本技术。此后,美国发明了一种让译员使用耳机听辨原语,同时使用话筒传送译语的“共时翻译”设备,这种设备在当时并没有获得口译界的认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纽伦堡战犯审判中,人们正式启用了同声传译,以保证在大量繁杂的听证、辩护、审判工作中能在原语话语结束时立即“同时”结束译语,从而节省宝贵的时问。“同声传译”因此大出风头,很快在大多数国家普及,并且代表着口译工作的一种发展方向。一批专门为国际会议培养高级译员的翻译学院在德国、瑞士、法国和美国应运而生。1953年“国际会议译员协会”的成立,标志着口译人员社会地位的确立。口译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开始兴旺起来,并成为一个令人羡慕和追求的高尚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