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中国大案(叁)
分類: 图书,文学,纪实文学,
作者: 丁一鹤 著
出 版 社: 中国城市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7-1字数:版次: 1页数: 257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7421132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倪寿明,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王明联合推荐。震撼人心的经典案例,法制纪实的扛鼎之作。
丁一鹤的“解密中国大案系列”,通过纪实文学的方式,解密了大案背后鲜为人知的真实故事,保证了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同步,呈现出非常真实的生活面貌。
——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 倪寿明
我熟悉本书的许多案件,其中很多是我作为主管院长督导过的,也有些案件是我亲自担任二审审判长参加过审判的。因此该书真实感很强,扑朔迷离的案情令人震撼。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刑法专家 王明
深入的采访、独特的角度、深厚的文字功底,是一个纪实作家必备的素质。丁一鹤“解密中国大案系列”,把法制纪实文学做到了一般记者难以做到的高度。
——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鲁迅文学奖得主 董保存
正如人的生命必然遵从于自然法则一样,生活于社会中的个人必然要遵从于社会生活的规则,受社会生活规则的约束。丁一鹤的“解密中国大案系列”,是在解剖法律与犯罪后面的人性,自然、真实,充满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
——茅盾文学奖得主、 《历史的天空》作者 徐贵祥
丁一鹤的《解密北京大案》和《死囚档案》在新浪网的时政类图书排行榜上,长期占据了第三名和第四名的位置,说明读者喜欢他的作品。希望他写出三言二拍式的作品
——解放军文艺奖得主、《激情燃烧的岁月》作者 石钟山
丁一鹤凭借理性的视角,以人性的光芒照亮社会阴暗的角落。冲破人性的最后一道底线,走入陌生的犯罪人的内心世界,从另外一个意义上呈现出当代中国人的一种极为真实的生存状态。
——华西都市报特稿部主编彭鹰
内容简介
丁一鹤创作的《解密中国大案》系列丛书,被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倪寿明称之为中国第一套年鉴式大案纪实文本,填补了年鉴式法治报道的一个空白。丁一鹤一直为此努力着,这本《解密中国大案叁》是这个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是对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上半年中国尤其是北京法院审理的大要案的梳理和呈现。
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本书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但与其他媒体报道不同的是,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本书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本书除了重点展示北京法院审理的“中国人肉搜索第一案”之外,还对“中国房号诈骗第一案”、“北京大学博士驱逐岳母案”等轰动全国的大要案进行了解读。
作者简介
丁一鹤,曾用名丁潍河、丁培军。1970年生于山东诸城市,1987年入伍历任保密员、新闻干事、编辑记者,首长秘书先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北京大学法学院现为北京市高级法院“法庭内外》杂志社编辑、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法学会法制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发表作品80余万字。获首届老舍散文奖等60余项文学、书法、新闻奖著有《青春一直在路上》、《死囚档案》、《解密北京大案》系列8卷、《解密中国大案》3卷,《丁一鹤解密案卷系列》(10卷)等25部。新闻策划人。曾策划“人造美女第一案”、“人肉搜索第一案”等影响巨大的新闻事件。
目录
序言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王振清
第一卷缱绻与决绝
第一章中国人肉搜索第一案
第二章杀夫焚尸难保虚妄情
第三章冤杀儿媳全家举屠刀
第四章硕士精英撞飞白领女友
第五章青年演员抱着前妻跳城铁
第二卷权力与陷阱
第六章学者高官拿钱不办事
第七章土地爷引发青岛官场“大地震”
第八章著名书商的婚变大战
第九章中国房号诈骗第一案
第十章糊涂岳母以身试婿赔性命
第三卷激情与迷茫
第十一章北大博士驱赶岳母震京城
第十二章网络情人骗走百万“诚意金”
第十三章帮男友敲诈网友岂知“黄雀”在后
第十四章总经理以怨报德灭杀董事长
第十五章死者亲娘当庭高喊刀下留人
书摘插图
第一章:中国人肉搜索第一案
2007年12月29日晚,北京一个31岁的白领女子姜岩,从24楼的家中纵身跳下,用生命声讨她的丈夫和“小三”。姜岩为痴情埋单的行为震撼人心,她从丈夫出轨、提出离婚、搬出家门的那一刻起,就开始策划自己的死亡之旅。在自杀之前,姜岩在网络上写下了自己的死亡博客,记录了她生命倒计时前两个月的心路历程,并在自杀那天开放了博客空间。姜岩自杀后,她的自杀博客被公之于众,“死亡博客”顿时成为2008年网络第一大公共事件。从此网络上一片肃杀之气,很多网友自发来到姜岩家中追思,甚至有很多网友聚集到姜岩丈夫王菲的家门口,在门口分发谴责王菲的大字报。网民们口口声声要为姜岩讨公道,甚至发布“网络追杀令”,限定在某个时间“取下王菲的项上人头”。
网民们从在论坛里谩骂,到专门设立网站群起而“骂”之,再到启动“人肉搜索引擎”揭露隐私,曝光私人住址、电话号码、户口本、身份证,著名的“死亡博客事件”最终从网络谩骂转换成直接在现实世界中进行人身攻击和群体围堵。从网络世界转入现实生活的这种由“网络暴民”引发的“网络暴力”,终于演变成“中国网络暴力第一案”。2008年3月28日,因不堪骚扰患上抑郁症的王菲,在经历了4个月东躲西藏、战战兢兢的生活之后,最终无可奈何走向法庭,在现实生活中向“网络暴力”宣战。4月17日,“中国网络暴力第一案”在北京市朝阳区法院亚运村法庭开庭审理,法庭上网友哭成一片。
在众口一词的谴责声中,王菲一个人的话语很微弱,他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说:“我之所以走上法庭并不是为了官司的输赢,而是我需要法律给我一个说话的机会,让网民知道整个事件的真相,因为在网络世界中面对成千上万个‘网络暴民’,我的声音太微不足道了。”
那么,姜岩自杀事件的真相如何?在姜岩自杀之前,她和她的丈夫以及“小三”都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我们又怎样看待这场“网络暴力”?姜岩之死如何由一个私人事件变成公共事件?记者独家专访了身为原告人的姜岩丈夫王菲,以及身为被告人的姜岩前男友张乐奕,揭开这起“中国人肉搜索第一案”的内幕。
爱情至上,孤傲白领情陷姐弟恋
姜岩在博客上最后的留言是:“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张乐奕告诉笔者,姜岩1976年出生于北京,在大学里与同学张乐奕谈了4年恋爱,毕业前两人和平分手。张乐奕留在北京后来成为某外资公司的高级技术顾问,而姜岩毕业到农业部工作并被安排到非洲工作2年。回京后姜岩只身一人去深圳教授法语,不久之后返回北京。之后姜岩结婚,张乐奕渐渐很少再跟姜岩联系。在博客中,姜岩留下这样的话:“四年的初恋,我在大西洋岸边亲手埋葬了它,如果说那个时候我所有的爱情都结束了,那么,五年的感情和我的婚姻,我又可以将它带到哪里?生命之火熄灭后还可以点燃吗?BLOG重开的那一天,将是终结的那一天。我清楚,我是一个很有计划性的人。即使离开,我也会将一切安排好,不会让任何意外发生。”
姜岩性格内向而固执,回京后虽然念念不忘她的初恋,偶尔与大学时的初恋男友张乐奕有所交往,但此时已是物是人非,很难再走到一起了。没有爱情的女孩儿姜岩,生活过得单调而枯燥,而网络游戏和网络聊天成了姜岩的最爱,她沉浸在网络虚幻的游戏之中。
2002年5月的一天晚上,正在聊天的姜岩在一个音乐论坛中遇到一个陌生人,两人很快在网络上聊了起来,他们从网络游戏聊到中外流行音乐,从爱好聊到各自的联络方式。当得知对方的真名叫王菲时,姜岩开玩笑地说:“你不是唱歌的王菲的粉丝吧?是不是因此才改名的?”
王菲连忙解释说:“嘻嘻,我妈妈生我的时候希望我是女儿,所以就给我起了个女孩儿名。”在网络交谈中,姜岩感到王菲不但善解人意,而且字里行间跳动着善良和灵气。当姜岩得知王菲的文化程度仅仅是个初中毕业生时,她以为王菲在骗他。当她得知王菲比自己小4岁时,她理所当然地把自己当做了姐姐。
随着“姐弟”的相认,两人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王菲告诉姜岩,他从小喜欢画画,因为痴迷于画画,他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初中毕业后他就辍学在家,买了一台电脑专攻平面设计创意。整天趴在电脑前几乎很少出门,跟别人也没有别的交往,在进行网络设计之余也喜欢上网打游戏、聊天。当王菲听说姜岩毕业于名牌大学,又在国外工作过之后,对她很是崇拜。那天晚上,两人聊了很久,直到天亮。王菲的出现给姜岩平淡、枯燥的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甚至是一种牵挂。每天跟王菲联手玩游戏、倾心交谈之后,姜岩都会兴奋很久。两人在网上只要一碰面,就会聊上几个甚至十几个小时。熟悉之后,两人惊奇地发现,他们不但都在北京市,而且两人的家相距不远。
两个沉迷于网络的年轻人,由网络相识到交换电话号码,之后,又交换了照片,而照片上戴着学士帽的姜岩显得比实际年龄年轻很多,留着长发的王菲一看就是一个具有艺术气质的年轻人。于是,两人不约而同地提出了见面。当姜岩听到王菲提出约见的要求时,一种初恋般的激动顿时袭来。对22岁的王菲而言,这可是他第一次跟网友在现实生活中见面。
2002年秋天,姜岩的爱情又一次降临了,她爱上了比自己小4岁的北京男孩儿王菲。这也是一直封闭的王菲第一次与异性的亲密接触,单纯的王菲让姜岩在历经爱情波折后找到了亲密感觉。在姜岩眼里,王菲是一个具有艺术气质和极具天赋的天才男孩儿,她的母性被单纯的王菲激发出来,两人很快陷入了热恋之中。
王菲只有初中学历,离开学校后一直在家自学广告设计,而姜岩是毕业于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又有国外工作的经历,两人又相差4岁。这些差距在外人眼里,无论从年龄、外形、学识和家庭背景来看,两人都不太般配。但是对爱情至上的姜岩来说,爱情是没有距离的。虽然姜家开始不接受王菲,觉得他年龄太小,处世还很幼稚,还是个只考虑自身感受的小男孩儿,并且没有什么一技之长足以成为将来家庭的顶梁柱,但看到他们甜蜜牵手的恩爱样子,大家很快就接受了王菲。姜岩的父母甚至把他当成亲儿子,呵护备至。姜岩在以后的博客里曾追忆热恋时的美好以及承受家庭压力时的坦然:“我家人都不接受王菲,觉得他年龄太小,处世还很幼稚,只考虑自身感受,并且没有什么一技之长足以成为将来家庭的顶梁柱。但这有什么关系呢?我看中的是他这个人,他很高很帅,笑容如孩子般灿烂,对艺术的感觉尤其好。这一点和我很像。我爱他,要爱就是一辈子!”
很快,姜岩和王菲开始在外面租房同居,由于同居初期王菲还没有工作,于是姜岩承担了主要房租、家用并给予王菲很多生活补贴。后来,为了谋求一份体面的工作,王菲决定上一个自费的大学学习广告设计,于是,王菲的父亲出学费供王菲去读书。当时,姜岩刚刚应聘到雪铁龙公司上班,一个月大约3000多元的工资,她负担起房租和两个人的主要生活费用。
为了王菲,此时的姜岩几乎将所有的心血和钱财都放在了他的身上,宁肯自己吃点苦也要保证王菲的花销。尽管姜岩吃着廉价的饭菜,每天坐一个多小时拥挤的公共汽车上下班,穿着几十元从地摊上淘来的衣服。但是,被爱情滋养下的姜岩内心是幸福和快乐的。她之所以这么节省,是为了让自己的男友体面地去上学,穿得干干净净、体体面面。因为姜岩比王菲大4岁,他们的爱情中,王菲很快适应了被照顾的生活。在姜岩的博客里,她这样记述当时的状态:“每天吃着廉价的饭菜,挤一个多小时的公汽上下班;穿着几十元从批发市场上淘来的衣服。这的确不是一个白领的做派。可我心里为何那般幸福和喜悦?看到他终于有长进了,我愿意把所有的好都让给他。给他买几百元的T恤,上千元的牛仔裤,看着他在人前人后像个优雅男人那样。我真比自己受人夸赞还欢喜。”
正如姜岩所认可的那样,王菲这个天才男孩儿虽然年龄小,只有初中学历,但是他的艺术天赋一旦被激发出来,很快就会变成源源不断的创作激情。在学校读书期间,王菲就屡获大奖,一参加工作就进入外企上班,因为学习成绩优秀,毕业后王菲被著名的奥美广告公司挑中。
后来王菲的表现更坚定了姜岩的判断,王菲一参加工作就在广告设计方面表现出极高的天赋,在奥美公司一年连升三级,工资也拿到了近万元,这个刚刚毕业的学生开始配上了助手。但是,王菲毕竟还是个大孩子,他在广告专业的成功,恰恰在与人交流上显得很幼稚,更不知道怎样处理与姜岩的感情。
在他们的爱情中,在姜岩眼里,王菲就是她的全部,她心甘情愿地为自己的爱人付出一切。在她的世界里,王菲就是中心,就是她的指挥棒,两人的大事都是由王菲来决定。为了给他们的爱情一个小窝,2002年王菲和姜岩商量购买一套住房,得到了姜岩的赞同。于是,他们在北京东四环远洋天地购买了一套期房,经过两人的精心设计,2004年初两人高高兴兴地搬入了他们的新房。姜岩在博客中写道:“今天,2004年3月2日。我们住进了远洋天地,这是属于我们的真真正正的爱的小窝。卧室里小碎花窗帘随风飘舞,厨房里可爱的瓶瓶罐罐盛满了生活的温情。空荡荡的客厅虽然只有可怜的沙发和电视,但我分明看见,空气中弥漫着甜蜜的爱的气息,生活能够这样,就已足够。”
由于两人刚刚购买了房子,经济压力比较大,所以搬家后两人并没有多少财力购买家具。有一次姜岩的姐姐姜红去他们的新家,发现偌大的客厅里只有一套大沙发和电视,房间里显得空空荡荡,便问:“你们怎么不再添置些家具?”姜岩回答:“我也想啊,可是王菲忙着赚钱呢,总加班没时间,再说我们也没有那么大的财力啊。”
尽管经济状况紧张,但是,姜岩依然以满足王菲的需求为首要任务,因为王菲喜欢木制的玩偶,省吃俭用的姜岩硬是花了好几百买了三个限量版的玩偶。
然而,年轻的王菲却并不像姜岩那样懂得为对方付出,他更在乎的是自己的感受,作为20出头的男孩儿,他的思想还不够成熟,也缺乏一个成熟男人应有的责任感。
在工作上,王菲是尽心尽力的,甚至是出类拔萃的,我们看到的很多名牌广告都出自王菲之手,而且一个小男孩儿每月的月薪能够拿到2.5万元,超过普通白领很多倍。但是,初恋中的王菲还不懂得怎样考虑女友的感受。有一天,王菲拿着一张10万元的存折得意地对姜岩说:“看我能干吧?我攒下了这么大一笔钱。”姜岩刚想夸他几句,可是她没有想到接下来的话却让她如坠冰窟,王菲晃着脑袋天真地说:“你的钱是我的,我的钱还是我的。”敏感的姜岩心里一阵收缩,但她没有爆发出来。
间隙渐生,小丈夫移情别恋
2006年年初,姜岩已经和王菲谈了5年的恋爱了,看看周围相同年龄的女人早已结婚生子,姜岩便想在30岁前结婚,可是她没有想到王菲居然不同意。伤心的姜岩提出要么分手,要么结婚,刚刚25岁的王菲虽然不想这么早就结婚,但想到要放弃和姜岩5年的感情,心中实在不忍,于是答应了。但王家提出了一个条件就是不举行仪式,不摆酒席。姜岩感到非常委屈,可是为了自己坚持了5年的感情,她最终同意了。在姜岩的死亡博客里,她含泪追述了自己委屈的结婚之路:“那是怎样的婚礼!没有宴席,没有婚纱照,没有结婚旅行,甚至没有喜糖,没有通知任何人,也没有任何祝福。我呀,要嫁的那个人——当我对他笑时,他会觉得快乐,当我对他哭时,他会感到心痛。当他看着我时,他会觉得世间无可取代,当我离开他时,他会痛不欲生。他的眼里只有我,他的心里也只有我。一生一世一双人,这就是我心里想嫁的那个人。我这样期盼着,向往着,在心里描绘着。”
2006年2月22日,姜岩和王菲仓促完婚后,王家因为在与姜岩结婚问题上的分歧,与姜岩关系开始冷淡,双方很少直接联系。
姜岩和王菲婚后的生活并不尽如人意。婚后的王菲作为一个男人也希望能够尽力承担起供养家庭的重任,但刚认识的时候由于姜岩的收入比王菲高,这多少让他有点抬不起头来,他希望自己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做出成绩挣到更多的钱来养家。王菲从事的是广告行业,这个行业压力很大,而且作息时间不固定,工作繁重的时候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情,有时熬个通宵更是家常便饭。然而作为一个女人,姜岩期望丈夫能在身边相守,她不愿意独自面对冷冷的房间,屋里没有王菲就仿佛没有了家的温暖。姜岩在博客上记录了这种感受:“今晚,照例是孤独陪伴着我,小区的暖气突然停了,看着窗外清冷的月光,我竟然毫无睡意。我又加了一床被子,还是很冷。寒意从足尖慢慢向上侵蚀,直入我心。辗转反侧间,我看到了床头柜上他的照片,他笑得那样明亮,那样青春无邪。我把照片拥入怀中,胸口居然有了暖意。能抱着他的感觉,真好!”
独守空房的姜岩难免对王菲有几分抱怨,而这种抱怨对王菲来说则更增加了他在工作和家庭上的压力,矛盾随之产生。
这边姜岩抱怨王菲,而王菲对姜岩也满是抱怨。尽管他们两人是通过网络认识的,但是在相识之后尤其是结婚之后,因为王菲的工作常常需要加班,独守空房的姜岩就靠玩网络游戏打发无聊的生活,而且烟抽得越来越凶,有时候一个晚上能抽一包多,加上姜岩偶尔也参加一些网友的聚会,这让王菲很不高兴,王菲多次劝说姜岩离开网络,不要再沉迷于网络游戏,但是,姜岩总是不听。
……
书摘与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