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傅老师讲《易经》

作者: 傅佩荣 著
出 版 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09-7-1字数:版次: 1页数: 192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101068429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易经》是我们的文化之源,其中富含人生智慧。简单说来,就是“观察天地变化的规律,用以指导合宜的人生”。由此可以想见这是一本难念难懂的古书。
作者曾以三句话描述《易经》:一、不学一定不会;二、学了不一定会;三、学会终身受用。翻开任何一本《易经》介绍,其中六十四个卦象使人眼花,既齐整又美妙,但似乎不知所云。不学又怎么明白?即使认真学习,知道卦象的义理,接着又有象数方面的应用问题,就是如果不知如何占卦,《易经》的神奇作用也将无从发挥。然后,只要学会义理与象数,《易经》能使人终身受用,将成为我们最可信赖的老师与保护者。
尤其是青少年,处于知识奠基的阶段,如果学一点《易经》入门的观念,背诵六十四卦的卦名,知道每一卦如何画成,并且了解这些卦的扼要启示,那么我相信小小的心灵将会逐渐在广度、深度与高度上开拓出新天地。在以后漫长的人生路上,能有这样的知识相伴,实在是一件美好的事。
作者简介
傅佩荣 1950年生,祖籍上海。曾师从哲学大师方东美先生,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荷兰莱顿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曾获台湾地区中正文化奖、最高文艺奖奖项。 傅教授在教学、研究、写作、演讲、翻译各方面多有成就。1990年以来,傅教授每年开展200多场哲学讲座,还多次应邀前往马来西亚、韩国、美国、新加坡等地的华人社团作传统文化讲座。近年来,亦曾多次受邀在祖国大陆演讲。著作逾百部,中国大陆已出版的有《孟子的智慧》、《向庄子借智慧》、《哲学与人生》、《傅佩荣心得》、《儒家与现代人生》等。
目录
谈谈《易经》
《易经》是什么
认识《易经》
《易经》的由来
八卦是什么?
单卦的基本性质
六十四卦的生活智慧
1.乾卦潜龙勿用 飞龙在天亢龙有悔 自强不患
2.坤卦厚德载物见微知著敬义并用 无咎无誉
3.屯卦走出蛮荒
4.蒙卦蒙以养正
5.需卦耐心等待
6.讼卦小心争讼
7.师卦师出有名
8.比卦舍逆取顺
9.小畜卦美化文德
10.履卦礼仪规范
11.泰卦通达之理
12.否卦居安思危
13.同人卦二人同心
14.大有卦遏恶扬善
15.谦卦谦谦君子
16.豫卦其介如石
17.随卦随顺时势
18.蛊卦消除积弊
19.临卦大驾光临
20.观卦大观在上
21.噬嗑卦小惩大戒
22.贲卦以白为饰
23.剥卦君子固穷
24.复卦天地之心
25.无妄卦无妄之灾
26.大畜卦大有积蓄
27.颐卦大快朵颐
28.大过卦独立不惧
29.习坎卦履险如夷
30.离卦光明正大
31.咸卦感情世界
32.恒卦守恒不易
33.遁卦明哲保身
34.大壮卦非礼弗履
35.晋卦自昭明德
36.明夷卦明夷待访
37.家人卦家人相处
38.睽卦存异求同
39.蹇卦反身修德
40.解卦解除危机
41.损卦损己利人
42.益卦损上益下
43.夬卦温和决断
44.姤卦不期而遇
45.萃卦人群聚集
46.升卦周朝建国
47.困卦君子固穷
48.井卦井田制度
49.革卦自我革新
50.鼎卦国之重鼎
51.震卦处变不惊
52.艮卦自我约束
53.渐卦循序渐进
54.归妹卦古代婚姻
55.丰卦丰盛之余
56.旅卦人生如旅
57.巽卦反复告诫
58.兑卦以文会友
59.涣卦匪夷所思
60.节卦适度节制
61.中孚卦诚信为上
62.小过卦过犹不及
63.既济卦初吉终乱
64.未济卦乐天知命
消息卦
《易经》的内涵与应用
什么是“十翼”?
《易经》的四种作用
《易经》与历史
《易经》的智慧
《易经》与占卜
书摘插图
《易经》是什么
认识《易经》
《易经》是我国最古老的一本书,描述我们的祖先在面对宇宙洪荒时,如何观察自然界的变化规则,再来安排合理的人类生活。
人有理性,在思考、判断与选择时,总是设法趋吉避凶,求福免祸。他首先了解客观的形势,再考量主观的愿望,尤其要注意未来的发展,因为万事万物无不处于变化之中。《易经》的“易”字,主要就是指“变化”而言。
翻开《易经》,可以看到六十四个卦象。所谓“卦”,即是“挂”,也就是指“挂在眼前的象”,对古人而言,不外乎自然的景观,就是由“天、地、雷、风、水、火、山、泽”这八大现象所组成的。这八个基本现象取了八个卦名,依序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这些称为?经卦”,各有三爻(三条横线)所组成。经卦两两相重,成为六十四卦,就是各有六爻的“重卦”了。六十四卦代表六十四种处境或形势,每一卦有六爻,代表不同的位置,所以人生的三百八十四种状况一一浮现,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启不。
学习《易经》,是十分值得的,因为它昭示文化的源头,指引人生的走向,并且启发个人的安顿。
现在市面上的《易经》,其实包含了《易经》与《易传》。“经”是最早的原典,“传”是古人对“经”的注解。由于《易经》的“经”材料太少,只有六十四个卦象,以及每一卦之后的卦辞与爻辞。如果只念这一部分,大概不到二十页。所以,自从儒家加进“传”的部分以后,两千多年的读书人就把经、传合并,合称《易经》了。
从汉代以来研究《易经》的学者不计其数,他们的心得与贡献是对《易经》的发挥,可以合称为“易学”,影响范围包括义理、象数、占卜、天文、历史、医学、养生、风水、战争、谋略等,几乎是一部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了。
……
书摘与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