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傅老师讲《庄子》

作者: 傅佩荣 著
出 版 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09-7-1字数:版次: 1页数: 113印刷时间:开本: 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10106851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庄子,姓庄,名周,生年约在公元前三七○年至前二八○年之间。那是个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战国时代,也是传统秩序与价值系统面临崩解与重建的危机开头。庄子在深度烦恼中,洞察了人生智慧。“道”是究竟真实,宇宙万物(当然连人在内)是源之于道,又将回归于道的。因此,由“道”的观点看待人生,只会有觉悟的喜悦,而不会有情绪的波动了。庄子可以活在当下,也十分珍惜他所拥有的一切——在物质上极度穷困,并不妨碍他在心灵中无比充实。
就从这种体认出发,本书分为四辑:一、“天地万物的运行之道”,从鱼的快乐到庖丁解牛,无不彰显万物相通的理趣。二、“提升人生的修养境界”,从果若木鸡到鼓盆而歌,其间亦有循序渐进的不同阶段。三、“怡然自得的处世哲学”,从黏蝉老人到得意忘言,每一则故事都发人深省。四、“凌忽世俗的标杆之外”,从谁是美女到大鹏南飞,展现了心灵的超升潜力。合而言之,这就是逍遥自在的人生。即使无法立刻体认这样的意境,也可以在阅读每一则短文时发出会心的微笑。
作者简介
傅佩荣,1950年生,祖籍上海。曾师从哲学大师方东美先生,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荷兰莱顿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曾获台湾地区中正文化奖、最高文艺奖奖项。傅教授在教学、研究、写作、演讲、翻译各方面多有成就。1990年以来,傅教授每年开展200多场哲学讲座,还多次应邀前往马来西亚、韩国、美国、新加坡等地的华人社团作传统文化讲座。近年来,亦曾多次受邀在祖国大陆演讲。著作逾百部,中国大陆已出版的有《孟子的智慧》、《向庄子借智慧》、《哲学与人生》、《傅佩荣心得》、《儒家与现代人生》等。
目录
自序轻轻松松学庄子
天地万物的运行之道
鱼的快乐
朝三暮四
庄周梦蝶
万物一体
太仓稊米
天地万物
无所不在
见利忘危
庖丁解牛
浑沌寓言
无用之用
提升人生的修养境界
呆若木鸡
孝的真谛
心的斋戒
不存机心
古人糟粕
圣人之勇
存而不论
鼓盆而歌
鬼斧神工
忘适之适
自以为美
虚有其表
无视于物
变化之道
算命不准
谦让之德
面对死亡
怡然自得的处世哲学
黏蝉老人
谁来裁判
彼此相忘
活着较好
凡君不亡
心胜于剑
真人之言
运斧成风
政治艺术
弄巧者亡
句践复国
蜗牛之角
枯鱼之肆
得意忘言
唯恐有难
凌忽世俗的标杆之外
用法巧妙
谁是美女
因祸得福
无动于衷
材与不材
不算落魄
画师风格
大鹏南飞
贫不是病
三上三下
书摘插图
天地万物的运行之道
鱼的快乐
春暖花开时,庄子与惠子相约出游。他们到了濠水的桥上,庄子望着桥下流水说:“白鱼在水中游来游去,显得从容自在,真是快乐啊!”
惠子立刻质疑:“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快乐呢?”
庄子答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快乐呢?”
惠子继续质疑:“我不是你,所以不知道你的情况;但你也不是鱼,所以不会知道鱼的快乐。这样不就结了?”
庄子答说:“回到最早的问题吧!你问我怎么知道鱼快乐”表示你知道我知道鱼快乐才问我这个问题。我是站在濠水的桥上,往下一看就知道的。”
这一段对话有两个重点:一是人与人的沟通,要靠语言,但语言并不是唯一的沟通管道。譬如我感觉极度的快乐或痛苦时,怎么也说不清楚;即使说清楚了,别人也未必了解我的意思。“此时无声胜有声”,似乎沉默不语较为适合。
其次,人与万物之间,不靠语言也可以沟通。这时需要的是移情作用,就是把主观的情感投射到对象身上。只要化解“人类中心”与“个人自我中心”的意念,就可以体验无限宽阔的境界,感受到大自然的一切是“声气相通”的。这样一来,为什么不能说“鱼真快乐”呢?
……
书摘与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