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司法指南(2009年第2集 总第38集)

分類: 图书,法律,法律实务,司法实务,
作者: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 编
出 版 社: 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7-1字数:版次: 1页数: 224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3693632包装: 平装目录
【刑法适用】
财产犯罪的司法认定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若干疑难问题研究
【司法前沿】
贪污受贿案件刑罚问题探微
【证据运用】
论自白补强规则的司法适用
论书面证言及其运用
【法律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的理解与适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认定自首、立功等量刑情节若干问题的意见》的理解与适用
【疑案剖析】
从原因自由行为角度探讨吸毒者的刑事责任问题——析郭某故意杀人案
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本质特征的认定问题——两起定性争议案件探析
书摘插图
【刑法适用】
财产犯罪的司法认定陈兴良
目次
一、许某ATM机恶意取款案的争议问题
二、财产犯罪中的有因与无因问题
三、绑架罪的学理分析
(一)目的犯问题
(二)勒索财物的对象问题
四、抢劫罪的认定
五、交付型犯罪和取得型犯罪的特征
六、取得财物的手段在认定财产犯罪中的作用
七、结论
题目看似平淡,但是财产犯罪在所有的犯罪中具有常见、多发、复杂、疑难的特点,实际上并不容易掌握,且财产犯罪本身尚有大量的理论问题需要从法理上加以探讨。本文对财产犯罪的疑难问题作出一些提示,在掌握财产犯罪的个罪特征的基础上,对财产犯罪之间的法律界限以及如何在司法实践中正确认定财产犯罪提供某种理论思路。
一、许某AIM机恶意取款案的争议问题
盗窃犯罪,大家认为法律规定得已经十分明确了,应该不难认定。但是在司法实践中遇到一些盗窃犯罪的具体案件,认定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甚至会引起广泛的争议。当然,有些案件在法律上是没有问题的,之所以引起争议,主要还是源于对刑法关于盗窃犯罪的法律规定未能真正理解。
【例1】网络热议的“银行ATM机发生故障,男子许某恶意取款”的案件:许某到某银行的ATM取款机取款。取出1000元后,发现银行卡账户里只被扣了1元。见此,许某先后取款171笔,合计17.5万元。广州市中院审理后认为,被告许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行为已构成盗窃罪,遂判处许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后又经上级法院发回重审后,减轻处罚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获得二审维持。此案一审判决后,曾引起了网民广泛议论。议论主要围绕许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盗窃罪以及量刑是否过重展开——盗窃17万元,判处无期徒刑,这一判决结果出乎人们的意料。许某的辩护律师表示:ATM机出错就是银行出错,因此,可以将这17.5万元视为“遗忘物”,许某的行为仅构成侵占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