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游戏:看中国如何磕赢世界(时政版《货币战争》,每个中国人都能读懂的世界政治与经济!)
分類: 图书,政治,世界政治,
品牌: 井底望天
基本信息·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9787501236077
·条形码:9787501236077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大国游戏:看中国如何磕赢世界》:自2008年以来,国际环境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变化,在机遇增加的同时,挑战的来源更加多元化。归纳起来,国际环境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国际安全中的热点问题多数有所缓解。第二,金融安全和各种非传统安全的问题突出。第三,若干同中国关系密切的国家,国内政局发生较大变化,牵动着国际政治的变化。第四,中国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外部挑战。
在上述日新月异的复杂国际环境下,研究国际问题的中国学者有哪些观察与思考?本书提供了部分答案,希望借此引起相关部门和普通百姓对中国当前所面对的国际局势的重视,并以抛砖引玉的方式提供一些颇具参考价值的建议。
作者以其固有的独特视角,提供了关于世界形势、全球格局的发展趋势、大国关系以及中国的相应战略与对策的最新观察和思考,作者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视野,通过严谨的论证和理性的探讨,对中国崛起进程中的国际关系、地缘环境、政治改革、文化软实力、市场化困境等宏观和微观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以生动的笔触、简洁的文字、富有激情而中正理智的思维,提出了全新的观点和应对之策。
作者简介井底望天,贵州人。自幼对历史、政治、经济有浓厚兴趣,曾参与同日本、韩国等国的交流活动。90年代初赴美国,先后在中东、东欧等地工作,后定居于旧金山,从事国际问题研究共四十余年,研究领域为大国关系、俄罗斯与中亚问题,以及国际关系史等。与美国政界和经济界有着密切联系。
编辑推荐《大国游戏:看中国如何磕赢世界》是一本由外交部原发言人、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沈国放亲自审核的书。
这是一本被国内10多个出版社看好并垂涎欲滴的好书,一本10多个出版社想出但都没敢出版的书。
看过《圣经》吗?这本书就是另一个版本的圣经,因为它可以预言。
这是国内目前最敢说真话的书。
内文特色:
作者以身居国外的角度,站在美国这个“瞭望塔”上,说的话更真实、对国际局势和大国之间的博弈看得更透彻。
采用新闻图片与示意图相互搭配的方式,让读者更容易了解和把握国际大势。
直接引用美国前国务卿赖斯中东之行的发言稿、巴基斯坦前总统穆沙拉夫在“红色清真寺”事件中的电视讲话、尤尼科国际业务副总裁98年2月12日在美国众议院听证会上的证词,更显真实和更具有震撼力,给你一个不曾知道的真实世界。
要想赢得世界的新思维:
-------中国必须“磕赢”全世界!
作者首先是以博客的形式在网络上连载,没曾想到很短时间就引起了网友的强烈关注,在我看来,作者在讲述国内政策部分时明显要比国际政治部分写得好,其中不乏暗示过作者是有一些背景身份的圈内人士,以其经历应该是在政策研究界有一定发言资格的。
当国人习惯于旧游戏中的思维定势,聚焦于东南沿海弥漫的寒流之时,作者从地缘政治和能源安全入笔,勾勒从中亚、中东、北非、欧俄的政经大景,提醒我们早做准备,重视我们的西北、西南、华中、中原、东北,走出不平衡的被动现状,打造本国主导的经济自主循环。
回顾本书的写作时间,与天下种种大事的发生日期,读者不难发现,《大国游戏》系列,仿佛真的变成了这世界上参与游戏的诸大国之间的预演剧本。这事很是玄乎,很玄!
新美国基金会(The New American Foundation),这个美国科技新贵手中的思想库,未来奥巴马政府的可能的重要指针策源地,将此作为口号:Big Idea for New America。中国呢?谁来提供“大主意”?谁来为路线的灵活应变提供来源?
很显然,这本书等待着的,一个是希望以民间智慧的力量,以抛砖的手法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点见微知著的策略和新思维,另一个是希望引导中国年轻一代的思考。
专业书评叙述方式比较"主旋律",不特偏向意识形态语言,亦不特偏向滥情。不要笑这个标准低,现在很多同类网文都有这两大通病;
——新浪网友:在云深处
以点带面,从2008年的几个重大事件切入,扩展至背景层面,最终使得这些切入点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全局图景。
——新浪网友:山河鸿图
在国际政治部分,作者和国内相关学界的"主流意见"保持一致,即美国独霸是冷战后各种麻烦的总根源,而国际政治的趋势是"多极化",即世界将要从美国这个"单极"转向多个政治力量可以平起平坐的"多极"。作者判断,2008年是美国冷战后全球战略从攻势转向守势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军事上的收缩,标志性事件是系列反恐战争的"事实失败",5年来在伊拉克一直看不到底;经济上面临"经济自由主义"信念的动摇,标志性事件是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政治上是"普世价值观"输出,在东欧共产阵营瓦解后持续至今的政治动荡,使很大一部分曾经的"普世价值"的支持者产生怀疑甚至抛弃该价值体系。在第一卷部分贴到水木以后,也引起一些网友的异议,比如有人认为作者是在鼓吹"丛林法则"。要我说,国际政治本来就有很大的忽悠成分,而作者很可能并不是搞这行的,当然就更不能套出什么"独家密闻",至于说忽悠得有没有道理,看什么?看现实,现实印证了,说明忽悠得有一定道理和水平。
——凤凰网友:中国崛起
文摘插图:
1、奥巴马说:We Need Change!
美国需要,改变!
于是,在危机乌云中的11月,他,有色人种,民主党的原非热门候选人,最终当上了美国总统。
我们不知道他是否有能力,向他引以为榜样的民主党先贤罗斯福,救美国于危情,我们更不知道他是否有能力,能够在八年的任期里还他的选民一个让他们怀念的肯尼迪的六十年代。
需要改变?改变什么?为什么要改变?
2、在19世纪“资本的年代1.0”的30年里,世界的中心——欧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就是德国大陆力量的崛起前奏。
在21世纪“资本的年代2.0”的15年里,世界的整体——地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就是中国的崛起前奏。
1830年,“德意志”只不过是个地理概念,1875年,德意志不仅是一个国家,而且是欧洲大陆上最强大的国家。
1992年,“中国”只不过是世界银行“低收入国家”中和埃及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并列的一员,2008年,从伦敦《经济学人》到纽约彭博财经资讯到处是对China的呼唤、议论、念叨、诅咒,或酸,或妒,或羡,或盼,或捧,或鄙。
不同的是,德国人是有意为之,中国人自己压根没有意识到。
19世纪的德国人中诞生了国民经济学家李斯特,勾勒了亚欧大陆桥,他的思想上的学生们,勾勒了德国为中心,从土耳其到中东的经济体系的庞大构建计划,并且弥散到沙俄、土耳其、波斯诸国,以为首相。
中国人呢?似乎,尚未有可比肩者。
3. 也许有人认为一个大国之所以成为超级大国,必须在各方面都是出类拔萃,其实并不尽然。当时的美国在经济上确实是世界超强,通过两次世界大战发了军火财,又没有在战争中受太大损失。除了夏威夷的珍珠港和殖民地菲律宾经受了一点战火洗礼外,美国本土丝毫无损。虽然在战争中人员伤亡巨大,但比起所有的其他国家,还是算是比较小的。但是当时美国在军事上其实并不占优势,在朝鲜战争中还被新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给了个下马威。在欧洲,美国军力同样比苏联要弱,需要通过核威慑来抗衡苏联强大的陆军。在外交上,如果扣除傀儡中华民国和新收编的英国,其影响力和苏联基本是半斤八两。在文化上,美国就更要稍逊一筹。1932年,当多民族的联邦国家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