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要读的60篇杂文(图说经典)

分類: 图书,文学,作品集,中国近现代,
品牌: 鲁迅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页码:21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7507527131/9787507527131
·条形码:9787507527131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图说经典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人一生要读的60篇杂文》讲述了: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定数量的优秀杂文,不仅可以提高文学修养、触动写作灵感,而且还能激发理性思考、启迪心智、陶冶隋操和领悟人生。鉴此,《人一生要读的60篇杂文》精选60篇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杂文经典,并配以契合文意的图片和赏析文字,引导读者从不同角度去品味原作的主旨、情境、意蕴,在给读者以视觉上的愉悦享受的同时,也为读者带来广阔的想象空间。《人一生要读的60篇杂文》力图通过多种视觉要素的有机组合,以提升读者的文学素养、审美水准、写作水平、人生品位,为读者迈向光彩亮丽的人生架起一座知识的桥梁。
编辑推荐《人一生要读的60篇杂文》:必读经典。所选60篇杂文思想性、艺术性俱佳,是杂文创作最高成就的代表。体例科学。通过“必读理由”、“作者简介”、“作品档案”、“名文赏析”、“延伸阅读”等多个辅助栏目,多角度解析名作,帮助读者提高阅读效果。图文互动。200余幅精美插图精彩演绎名作,图文并茂,为读者打造出一个彩色的、立体的、极具文化魅力的阅读空间。
多元启迪。开阔文学视野,激发理性思考,触动写作灵感,陶冶思想情操,提升人生品位,徜徉经典,收获无限。
60篇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杂文经典,214千字美文,200余幅精美图片,多种要素有机结合,思想和文字变得轻松亲切,文化的力量和图画的色彩一起流淌,开始一段愉快的彩色读书之旅。
目录
中国人的心理
求官六字真言
偶像破坏论
灯下漫笔
纪念刘和珍君
论雷峰塔的倒掉
为了忘却的记念
国粹与欧化
幽默的叫卖声
危险思想与言论自由
中国的人命
差不多先生传
“作揖主义”
“老爷”说的准没错
卧着拿薪水
中国人之聪明
中国人的国民性
×市的狗
迂缓与麻木
说“忍”
狗道主义
考而不死是为神
骂人的艺术
孩子
简论市侩主义
韩康的药店
“文革”博物馆
三八节有感
官
论麻雀及扑克
这种虫
野百合花
论说谎政治
“上”人回家
一个鸡蛋的家当
人语与鬼话
“相府门前七品官
新世纪旧希望
论焦大
人才
“帮”式上纲法
换一个灯泡需要几个人
处级和尚
诬告有益论
“敢怒而又敢言”的自由
中国动物各阶级分析
“公偷
富人区
救世情结与白日梦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钱的极点
共和国不能忘记
一只猫的腐败
无根的义勇
关于“指鹿为马”的信
患者吴良知先生的就诊报告
撕下脸皮来
假如我是
什么叫“可杀可不杀”
附录
附录二
……[看更多目录]
序言杂文是文学殿堂中一种比较独特的文体,它的形式灵活,可以抒情、可以叙事、可以议论,具有应用性强和战斗性强的鲜明特点。鲁迅曾说:“杂文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是匕首和投枪。”丁玲则在《我们需要杂文》一文中呼吁:“我们的这个时代还需要杂文,我们不要放弃这一武器。”这些都指出了杂文的特色和重要性。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定数量的优秀杂文,不仅可以汲取其中的思想精华,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而且可以获得艺术的熏陶,体味杂文的魅力,使自己的人生更丰富完美,不留下错过美好事物的遗憾。此外,通过阅读,读者还可以学会使用杂文这一文体,使之成为自己生活和工作中的好助手。
文摘插图:


马上一个黑汉子从门外进来,随即发话道:“这就是韩大哥的不是了。纵然一时无力,亦可好说宽限,何得竟说乌有?字据今在小弟处,须抵赖不得。”
说着,便从身边掏出一张字纸,远远地示给韩康,韩康看时,虽因天色已晚,不能仔细,但却已看出不是自己笔迹,并且似乎并非借据。韩康道:“请借字据近处一看。”
话还未了,那大汉就随手抓住一根木棍,大喝一声,将屋粱上吊下的一盏琉璃花灯打落下来,跌得粉碎。韩康正待叫唤,那大汉向瘦些的那人说一声,“不趁此时动手,尚待何时!”就一个擒住韩康两手,一个用破絮塞进韩康嘴内,然后用绳子将他脚手捆倒在地。店内伙计见势不妙,早已逃得无影无踪。天已昏黑,街上行人稀少。
两人举起棍棒将店内药橱门窗,床榻桌椅,一齐打得七零八落,落花流水,药材像雨点般落在韩康身上,几乎将他埋了。好半天,两人兴尽,才指住韩康道:“便宜了你,明天还不将欠项还清,须不这般轻易了事。”说罢扬长而去。
过了好久,伙计回来,掌上灯火,才把韩康从药堆里拔出。韩康一面与伙计收拾零乱的什物药料,一面仔细参详,料是西门庆指使,西门庆迎娶李瓶儿时,也曾如此这般,打过蒋竹山的。但是若是这厮常来打闹,这便如何是好?
次日,韩康也不开门应市,只请了几位邻居父老,同在家中坐地,等那两位闲汉来时,便好与他分说。但一连几日,那两人的影子也不曾见,末后,又是玳安来与韩康谈了一席话,韩康又把药店连招牌一齐出顶给西门大官人,自己却到南门口另开一家小店。一来韩康不会别的营生,二来勤俭人,闲着就不知道怎地打发日子。
不用说,韩康的店一开,又是穿进拥出,人山人海,西门大官人顶下的两个店里,依旧冷冷清清,连韩康留下的药物,这回也卖不完了。
反省,在人类,尤其是像西门大官人之类的人,是一件困难的工作,西门大官人就从来没有想到自己卖的药和药价,总想着是韩康存心和他捣乱,西门大官人本是个宽宏大量的人,但对于存心捣乱的家伙们,却决不轻易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