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2009年9月)(总第336期)

分類: 图书,期刊杂志,文化,
品牌: 叶彤
基本信息·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页码:16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9770257027006
·条形码:9770257027006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读书(2009年9月)(总第336期)》为一本杂志书,介绍了项怀诚、马国川、改革是共和国财政、六十年的主线(上)、朱云汉等、共和国六十年与中国模式、李华芳、克鲁格曼怎么了?唐晓峰、古希腊的数理地理学、蔡天新、两位同时代的数学大师(上)等等。
编辑推荐《读书(2009年9月)(总第336期)》:项怀诚、马国川 改革是共和国财政六十年的主线
李华芳 克鲁格曼怎么了?
吉炳轩 一段传闻的考证
邓烈 主权理论与近代国家
陆建德 世界·文本·批评家
李小龙 高罗佩笔下的小说回目及其意义
陈平原 波诡云谲的追忆、阐释与重构
陈寅恪是一位对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卓越学者。他在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蒙古史、西域民族史、宗教史、古典文学、敦煌学等诸多领域的精湛研究,均达到很高的境界,具有开拓和奠基的意义。他以终生的学术实践标举现代学术精神,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今年十月是陈寅恪先生逝世四十周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再版重印《陈寅恪集》,以表达对作者深切的纪念。
再版《陈寅恪集》由平装本提升为精装本。基本保留了首版的设计风貌。
目录
项怀诚、马国川 改革是共和国财政
六十年的主线(上)
朱云汉等 共和国六十年与中国模式
李华芳 克鲁格曼怎么了?
唐晓峰 古希腊的数理地理学
蔡天新 两位同时代的数学大师(上)
刘慧儒 《后出师表》的尴尬
吉炳轩 一段传闻的考证鉴知录
短长书
不一样的俾斯麦(李伯杰)·韩国的外国人劳动者(苑英奕)·平凡与伟大(韦庆媛)
邓烈 主权理论与近代国家
崇明 托克维尔的焦虑著译者言
吴铭 社会保护运动与平等政治的前景
尹钛 实际政治与高谈政治
品书录
民主:油田、花园还是湖泊?(李辉)·在《七十年代》里我们的
丢失(梁禾).“文学知识”的背面(康凌)·画面上的歌声(李锐)
利求同 “我依然信赖着人民”李子岛的细沙
唐克扬 未名的未名湖
陆建德 世界·文本·批评家著译者言
朱红 相思怎成灰137
李小龙 高罗佩笔下的小说回目及其意义
张冰 《南京!南京!》:历史叙事中的困境
陈平原 波诡云谲的追忆、阐释与重构
——解读“五四”言说史
读书短札
潍坊有“板桥故居”吗?(杨仲达,62)·读史正似复棋(徐跃,156)
赵汀阳 漫画
陈四益 黄永厚 画说
……[看更多目录]
文摘从克鲁格曼对美国大选的分析说明,关注短期公平的实用主义态度,是很难解释长期趋势的。前者可能更加偏向政策应用,而后者较为关注理论解释。但问题在于克鲁格曼在学术理论的贡献上是成就斐然的,所以令人困惑。
促成克鲁格曼在学术上崭露头角的是他关于《垄断竞争贸易模型》的论文,这得益于屠能、受教于多恩布什的论文,奠定了“新贸易理论”的基础。梁捷在一篇介绍克鲁格曼学术思想的文章中提到:国际贸易理论发轫于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经过上个世纪赫克歇尔和俄林的工作之后,整个理论体系已经比较完善。不过许多人发现理论与现实之间存在背离,而且两者距离越来越远,形成很多不解之谜。克鲁格曼的基本想法就是要挑战李嘉图传统。他认为即使在不存在比较优势的情况下,规模经济本身也可以是产生贸易的原因。随着生产力提高,产业内贸易使得专业化与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这进而导致更低的价格和更大程度的商品多样化。这一思想通过一九七九年的《收益递增、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和次年的《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与贸易格局》等几篇论文而初见规模。其后,赫尔普曼、克鲁格曼和格罗斯曼又一起合作,完善了这一理论,故而被称为“新贸易理论的三剑客”。
三剑客的“新贸易理论”针对的还是克鲁格曼一开始提出的问题,即便没有比较优势,自由贸易是否可能。答案是肯定的。但国际分工却由很多偶然因素决定,历史地理文化等因素会影响分工,某些边际报酬递增的行业会引发集聚而形成路径依赖。这一思想奠定了克鲁格曼后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学术基础。传统的经济学研究并不注重历史学者和地理学者关于历史地理因素对经济活动造成影响的研究,因此新经济地理学这样的学科被忽视也就理所当然了。受波特关于“国家竞争理论”的启发,克鲁格曼开始研究“新经济地理学”,成为这个学科的创始人。新经济地理学的核心模型是“核心一周边模型”,意思是两个原本外部条件相同的区域,如何在报酬递增、人口流动与运输成本交互作用的情况下,逐渐分化形成完全不同的生产结构。一九九一年,克鲁格曼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论文《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对新经济地理理论进行了初步探讨,建立了基本的核心一周边模型。克鲁格曼抽象地假设世界经济中仅存在两个区域和两个部门,即报酬不变的农业部门和报酬递增的制造业部门。在一定水平的运输成本下,如果一个区域的制造业份额越大,相对价格就越低,厂商能够支付的工资越高,越能吸引更多的制造业工人,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