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论衡:全球化时代的汇率与宏观经济政策
分類: 图书,经济,
品牌: 胡祖六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26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7301156642/9787301156643
·条形码:9787301156643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财经论衡:全球化时代的汇率与宏观经济政策》运用现代经济理论框架和国际发展历史经验,深入探讨了融入全球经济进程,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中国所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中国经济不可避免地受到全球经济的外部冲击,同时国内周期性波动也开始对国际市场产生较大影响。如何实现宏观经济和金融的稳定,是中国所面临的一个日益重要的政策难题。《财经论衡:全球化时代的汇率与宏观经济政策》对于全球化时代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设计,特别是汇率政策,进行了严谨的、专业的分析,提出了独立的见解和观点。《财经论衡:全球化时代的汇率与宏观经济政策》对于政府宏观经济决策、企业经营策略和金融市场投资都具右参老价值。
作者简介胡祖六,湖南汨罗人。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为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联执主任,高盛集团合伙人和董事总经理。曾任职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瑞士世界经济论坛。主要专业领域和研究兴趣为资本市场、国际金融和宏观经济。
媒体推荐中国如何才能有效迎接全球化时代宏观经济管理所面临的挑战,是胡博士此书的主题。胡博士凭借其在现代金融学和国际宏观经济学领域的造诣和专长,分析了中国在崛起成为一个全球经济巨人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及其处理这些问题的最佳政策方案。他对于中国贸易、汇率与宏观经济的权威分析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陛古拉·霍培,斯坦福大学国际经济中心主任
胡祖六对于中中经经济的深刻洞察源于他的超群字识及丰富的一手经验。要想了解中国经济的运作、挑战和机会,以及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与影响,胡祖六的著作是必读物。此书一定会在中国和世界受到关注和重视。
——杰弗里·加顿,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及前院长,美国克林顿政府商务部副部长
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巨人的崛起是人类在21世纪中的最伟大事件。本书充分论证了中国开放与全球经济日益融合所带来的巨大利益,并且对于当今一些最具挑战性的政策难题,诸如贸易摩擦、跨境资本流动、汇率、外国直接投资与宏观经济稳定等作了权威的分析。这是一本充满了理性与智慧的好书。
——约翰·桑顿,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主席,清华大学教授,高盛集团前总裁
胡祖六博士这本专著,对中国宏观经济、资本市场和人民币汇率政策都有独到的见解,值得一读。
——刘遵义,香港中文大学校长
编辑推荐《财经论衡:全球化时代的汇率与宏观经济政策》为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一 迎接全球化的挑战
美国重犯了清王朝的历史性错误
人世是中国现代化的里程碑
关于中国引进外资的三大问题
中国货币在全球经济中的新角色
真正成功的故事,错失的领导机会
如何看待中美贸易不平衡?
中国的崛起与中美经济摩擦
中美两国应确保“战略经济对话”成功
中国:下一个资本输出大国?
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把握海外投资的历史性机会
警惕新保护主义的幽灵
《世界是弯的》导序
二 汇率政策
谁抢了东南亚的饭碗?不是中国
亚洲金融风暴后的中国汇率政策
人民币坚如磐石
关于长城的神话
人民币:重归灵活汇率
不要为我哭泣,阿根廷!
告别固定汇率时代
别了,强势美元
人民币:重估抑或浮动?
人民币重估能够解决美国经济的问题吗?
人民币:重归有管理的浮动!
资本流动、经济过热和名义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风云辩
汇率灵活性需要其他前提吗?
汇率、资本流动和金融体系改革——回应“祖国大陆金融变革与两岸金融事业发展”与“人民币与新台币汇率政策的调整”一文
汇率问题仍是国际经济焦点
三 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稳定
刺激经济增长与结构改革并行不悖
中国——亚洲金融风暴中的避风港
世纪之交的全球经济
美国降息是为了防止投资萎缩
日本经济积重难返,结构手术势在必行
格林斯潘已显老态
海外经济:缓慢回升在望
美国经济复苏喜中有忧
中国是否输出了“通缩”?
小布什是胡佛第二?
全球经济增长缺乏引擎
通缩环境下的货币政策
央行必须讲究平衡术
美国新经济内阁政策指向
阴云依然笼罩着全球经济
中国发展展望
“是经济,也是恐怖主义——笨蛋!”
中国经济可以避免硬着陆
油价震荡:旧经济的诅咒
宏观调控的五个“反思”
通胀风险不可轻视
伤害市场机制的调控措施不可取
凯恩斯从来没有消失过
……[看更多目录]
序言在市场经济中,产出、就业、价格、利率水平等的波动构成了宏观经济的周期。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中国政府、企业、投资者与普通百姓越来越关注宏观经济问题。如果说,中国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所面临的通货膨胀问题前还显得无能为力的话,到了90年代,中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水平与执行能力则有了一个质的飞跃。通过财政税收体制与货币金融体系的重大结构改革,中国已经基本掌握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主要宏观政策工具,并且在90年代前期卓有成效地治理了经济过热,实现了软着陆,而在90年代后期又成功地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从此,中国对外贸易与投资迅猛扩张,与全球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成就斐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和第三大贸易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与影响与日俱增。无论是按国际贸易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还是按外国对华直接投资的流入量与经常账户盈余,或者根据官方外汇储备规模度量,中国都已经成为一个经济外向度非常高的国家。比如,中国的贸易占GDP的比例达到了64%,远高于日本的35%,或美国的31%;中国2008年度经常账户盈余占GDP的8%,美国为-4.7%,日本为3.2%,欧元区为-0.7%。因为贸易与资本流动扮演了日益重要的角色,世界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对于中国经济表现的影响相应增大。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与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所产生的冲击就是最好的例证。
文摘一 迎接全球化的挑战
美国重犯了清王朝的历史性错误
历史也许就像西方哲学家认为的那样可以重复,但不同的人物在历史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尽相同,甚至可能完全颠倒。在过去的数个世纪中,西方列强曾千方百计企图使中国开放门户与外国通商。1793年英王乔治三世派遣马可尼勋爵专程到访北京,提议大清国和大英帝国缔结商贸关系。但是,乾隆皇帝断然拒绝了英国特使的奏议,批日“天朝地大物博,无需与蛮夷通商”。
本月,中国总理朱镕基远涉重洋出访华盛顿,主动带去了一个为加人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准备实施的贸易改革总体方案。但是,美国领导人的狭隘短视却让朱总理无功而返。
在谈判最后一刻,美国总统克林顿动摇了。不但没有与朱总理签订中国人世协议,美方还给了中国领导人一番关于人权的例行训教。隐含的立场似乎是,“美利坚合众国的财富和强盛无与伦比,无需与一个专制的落后国家通商”。
一先一后,乾隆皇帝和克林顿总统皆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大清帝国的闭关锁国政策所造成的痛切后果已是尽人皆知。但是,华盛顿阻挠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行径究竟会产生何种长期影响,目前知之者甚少。
中国以江泽民主席和朱镕基总理为代表的、锐意改革的领导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经济和社会上的挑战。亚洲金融危机导致中国出口和外资流人剧减,国有产业痛苦重组引起了失业下岗人数的激增。阻碍改革和开放的社会与政治压力不断上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主要意义在于把中国与全球经济在制度上牢牢地拴连在一起,减缓对于进一步改革的各方面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