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者介入实践:探究与论证
分類: 图书,教育,教育学,教育理论与研究,
品牌: 孙元涛
基本信息·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页码:22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562450757/9787562450757
·条形码:9787562450757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教育学者介入实践:探究与论证》作者把握住教育学者介入教育实践的发展趋势,从历史与现实经验,以及逻辑可能性出发,多角度论证了教育学者介入教育实践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表现出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在此基础上,作者又进一步探讨了教育学者介入实践的角色定位、立场选择、合作伦理、潜在危险和现实障碍等,为我们展示了这一可能新空间的拓展前景。
作者简介孙元涛(1975-)教育学博士,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师,博士后研究人员。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基础教育改革研究。迄今已经在《教育学报》、《高等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一部(与李如密教授合著)。
编辑推荐《教育学者介入实践:探究与论证》:
随着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开始介入教育实践,成为学校变革的参与性行动者。值得期待的是,教育学者介入实践,可能为中国教育学孕育出新的发展空间。但是,当教育学者穿行于两种不同的生活场域之间时,意味着他在学术场域中不能免责、减责的情况下,又必须承担起适度的实践责任,理性面对由“介入”这一立场和行动的变化所催化和衍生出来的诸多新的挑战。因此,在“介入实践”这一研究立场的选择背后,尚有非常复杂的理论问题需要论证。本书在对教育学者介入实践的合理性论证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表现出出色的理论素养。作者逻辑严谨,思路清晰,文笔流畅。行文中所表达出的对教育学的学科认同和对学科“内立场”的坚守,尤其难能可贵。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 叶澜
中国教育研究空间的探寻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书作者把握住教育学者介入教育实践的发展趋势,从历史与现实经验,以及逻辑可能性出发,多角度论证了教育学者介入教育实践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表现出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在此基础上,作者又进一步探讨了教育学者介入实践的角色定位、立场选择、合作伦理、潜在危险和现实障碍等,为我们展示了这一可能新空间的拓展前景。从本书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一名青年学者对中国教育研究发展空间认真探寻的学术责任担当,其开阔的学术视野、扎实的理论素养、细密的考辨论证、个性的书写表达,均能给阅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在书中直言:“教育研究的发展空间其实更多地操控在教育学者共同体的手中。”对此,相信各位读者也会赞同吧?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如密
目录
导论
论题解析
研究思路与理论追求
学者的复位
从“中国”出发
聚焦“教育”
预期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
本书的基本结构
第一章 “旁观者”与“行动者”:两种不同的研究立场
旁观者
场外“旁观”
场内“旁观”
行动者
“似介入”
作为“参与性行动者”的“介入”
第二章 “应为”与“能为”:“介入实践”的合理性论证
“寻访”其他理论
杜威:从“旁观者认识论”到“行动认识论”
伽达默尔:回归实践哲学
布迪厄:“实践逻辑”
莫兰:“干预性研究”
“体察”学术生态
专业化框架中的“两歧性”选择
全球化背景中的本土建设
教育实践变革中的“学术介入”
“聚焦”研究品性
教育研究作为事理研究
教育研究指向“成事成人”
教育研究“走近”事理的两种可能方式
“审度”实践可能性
逻辑论证
经验论证
论证之外的“论证”
第三章 “自识”与“自持”:介入实践的角色定位与伦理考量
自识明辨与角色定位
介入前的自识与明辨
“介入”中的双重身份
介入伦理
坚持互惠性原则
谨守学术边界
责任担当
潜在危险与现实挑战
两种文化的冲突
不断生成的新挑战
个体自觉可能招致的群体压力
结语
参考文献
……[看更多目录]
序言当一个人不是偶尔地心血来潮,而是自觉地将自我的研究志趣、学术生涯甚至命运与某一个特定学科关联起来时,他就不再是这个学科的“旁观者”,他对这个学科的形象、名声、命运就不会再漠不关心。8年前,当我暂时结束学业,以一个教育学教师的身份登上大学讲台时,我并没有立下什么宏愿,但内心里悠然地播下一种心理暗示:但愿,我不要让这门学科蒙羞。所幸,我所面对的第一批学生给了我自信。他们不仅在课堂上非常认真,而且在“学生评教”环节上给我评了让我颇感诧异的高分。但直到很久以后,当我再返回头来回忆那段岁月时,我才意识到:这个分数,有一大部分来自于我的真诚、热情,还有因为与学生年龄相差不大而产生的亲切感,一小部分来自于我较好的口语表达能力,至于他们对于学科的认同和对该学科理论知识的兴趣,或许远没有我想像的那么乐观。不幸的是,有一天,当我离开原来工作的大学,在他乡遇到我以前的学生时,我的这一基于直觉的猜想,在与他们的交流中得到了印证。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对自己的专业、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学教学工作充满了热情。但是,来自外部的对教育学的诸多轻慢甚至挑衅,来自内部的学科认同感的脆弱,却常常撩动我并不坚守的神经。我开始慢慢地意识到,缺乏对这个学科的深度认识,仅靠热情支撑起来的学科认同感既表浅又浮泛,因而是缺乏内在自足性的。由于缺乏坚定的学科立场,更由于自身内在力量还不够强,对教育学的独特性问题尚缺乏深入思考。
文摘第一章 “旁观者”与“行动者”:两种不同的研究立场
在从事教育研究时,教育学者究竟是否应该介入教育实践,这既是一种研究方式的选择问题,也包括着教育学者在实践问题上基本立场的分歧。分歧的背后,涉及研究者与其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问题。它与教育学者对教育研究性质的认识有关,自然也包含着教育学者关于研究伦理的考量。笔者认为,就教育学者在面对实践问题时研究立场的选择而言,我们可以区分出两种不同的立场:旁观者立场与行动者立场。两种不同的立场在研究方式上可能有交叉,但其立场上的分歧是明显的。也就是说,旁观者立场未必不行动,但其行动依然是为了“旁观”。在立场选择上,它凸显的是一种“非介入”姿态。在这种立场下,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是由不同的行动主体分别承担的活动,教育学者只承担研究责任,而研究以不干预、不扰动教育实践为准则。行动者立场不能全然拒绝旁观,但在立场的选择上,教育学者却倾向于介入实践、影响实践。介入实践既是为了更好地获得研究资源,达到对研究对象的更为深刻和真切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是为了实践自身的变革和优化。而且,这两个过程恰恰可以融合在一起,在介入中促进变革,在介入中生成理论。因此,在行动者立场这里,教育学者不仅不回避“扰动”,而且还抱持一种积极介入的心态和姿态。
后记在酝酿着为自己的这本著作写后记时,偶然读到台湾大学江宜桦教授的一句内心剖白:“支持一个人努力不懈的动力,往往就只是年少轻狂时的一个承诺。”仔细想来,这么多年,每每在人生选择的十字路口犹豫徘徊,然后一次次地选定教育学,起作用的自然是对于教育、教育学研究的爱与牵挂。而这份爱与牵挂,或许真的是早在自己16岁进入中师时就悄然种下了的——尽管当时自己并没有意识到,也并没有给出过什么承诺,但对于一个敏感的心灵来说,一个触动,一份惦念,已足以决定自己的心之所向,情之所系。因此,当我克服心中的忐忑感,决心把这本小书捧出来时,我首先想到的,是那段年少轻狂的岁月,那段岁月中与教育结下的情缘……
本书是在我的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略作修改形成的。这是我的第一本个人专著。坦白地说,对于让它面世,我还没有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原想博士毕业后给自己划割出一段相对完整的时间,静下心来认真修改,以便论文中的诸多遗憾可以得到部分的弥补。但在纷纷杂杂的事务中,所谓“一段相对完整的时间”居然成了迟迟不现身的戈多。时间久了,激情渐渐散去,等待却成了一种折磨。有时候,终于努力挤出时间来,但真正坐到电脑前,面对屏幕上这些密密麻麻的文字时才发觉,时过境迁,自己已经很难再进入那个特殊的心境。我不太相信生硬的“接轨”,能接续起两种不同的心情。所以,索性就尽量地保留它的原汁原味,让它的幼稚、粗糙,去经历洗礼,迎接批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