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外交纵横(百年中国丛书)
分類: 图书,政治,外交、国际关系,中国外交,
品牌: 李颖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页码:477 页
·出版日期:2000年09月
·ISBN:9787501749331
·条形码:9787501749331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百年中国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百年外交纵横》内容跨度太大,史料太多,一百年中有那么多惊天动地的事件和叱咤风云的人物,硬是压缩在二三十万字之中,如何取舍?况且这些人物和事件中有不少是眼下的读者比较熟悉的,不容易写出新意。三天的时间里,大家一边讨论,一边思索,一边思索,终于统一到一个看法上:这套书不但要写,而且一定要写好,否则愧对我们的民族和人民。有的专家说,中国这一百年,留下的是人亿奋斗的足迹,民族振兴的鼓号,精神升华的旗帜。
作者简介李颖,法学硕士,现任职于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已出版的作品有:《情报战》《隆美尔亲历记》《聚焦天安门》等。
编辑推荐《百年外交纵横》:门户开放群狼争食、维持晚清外交格局、巴黎和会拒签和约、“以俄为师:国共合作、对日妥协依赖国联、全民抗战共御外侮、入美苏冷战体系、新中国外交一边倒、朝鲜战场扬威结冤、求同存异万隆精神、中苏蜜月人去楼空、冤家对头握手言和、一波三折乍暖还寒、摒弃前嫌友好往来、结束过去开辟未来、巩固周边结交远朋、港澳回归百年梦圆。
目录
一、“门户开放”群狼争食
1.八国联军杀向北京
2.空前屈辱的《辛丑和约》
3.清政府“局外中立”的可耻方针
4.庚子赔款造就中国留学生
二、维持晚清外交格局
5.南京临时政府的软弱外交
6.中英“西藏问题”
7.欧战爆发日本“暴发”
8.日本与列强对华密约
9.“西原借款”扶持段政府
三、巴黎和会拒签和约
10.斗争在和会前
11.和会大论战
12.享誉国际外交的拒签
13.华府会议国权再争
四、“以俄为师”国共合作
14.马林的四次使华与“斯内夫利特战略”的实现
15.由联合吴佩孚转向孙中山
16.奇怪而又神秘的“孙逸仙博士代表团”
17.冯玉祥政变与苏联对华政策新重点
18.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五、对日妥协依赖国联
19.“九一八”后中国的外交选择
20.李顿调查团及报告书
21.诉诸国联的血泪和辛酸
22.城下之盟
六、全民抗战共御外侮
23.南京和莫斯科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
24.抗战初期中德间的微妙关系
25.开罗会议——民国外交的顶峰
26.中共关于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外交政策
七、纳入美苏冷战体系
27.雅尔塔协定让中国作出牺牲
28.外蒙古脱离中国独立
29.美国调解国共内争
30.米高扬秘访西柏坡
31.轰动一时的英舰“紫石英”号事件
32.刘少奇建国前秘密访苏
八、新中国外交一边倒
33.“另起炉灶”
34.“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35.毛泽东首次走出国门
36.苏联援助中国的156项
九、朝鲜战场扬威结冤
37.中国无意介入冲突
38.毛泽东四次下决心出兵朝鲜
39.出击必胜
40.新中国初露锋芒日内瓦
十、求同存异万隆精神
4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42.并非一帆风顺的亚非会议
43.中印边境之战小试牛刀
44.从援越抗美到对越自卫还击战
十一、中苏蜜月人去楼空
45.转折在赫鲁晓夫
46.“应该给赫鲁晓夫发一个一吨重的大勋章”
47.大辩论的开始和激化
48.珍宝岛一战破除了迷信
49.北京机场会晤和“大三角”关系形成
十二、冤家对头握手言和
50.神秘的华沙会谈
51.小球推动地球
52.基辛格秘密来华
53.“改变世界的一周”
54.中美关系正常化
55.中国重返联合国
十三、一波三折乍暖还寒
56.邓小平魅力折服美利坚
57.八十年代的政策调整
58.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在压力下屈服
59.中美关系最重要的是台湾问题
60.大国外交——江泽民与克林顿握手北京
61.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中国驻南使馆
十四、摒弃前嫌友好往来
62.中国政府正式放弃对日索赔
63.关系正常化后第一位踏上中国国土的日本首相
64.庆祝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10周年
65.邓小平第一次对外国首脑致谢辞
66.历史岂能篡改
十五、结束过去开辟未来
67.踏破坚冰
68.邓小平与戈尔巴乔夫的历史性会晤
69.由中苏关系向中俄关系的过渡
70.人民大会堂:江泽民与叶利钦会谈两个多小时
十六、巩固周边广结新好
71.锦上添花
72.修补裂缝
73.广结新好
74.与非洲和拉美国家的团结合作
十七、港澳回归百年梦圆
75.“一国两制”的提出
76.围绕香港问题的中英斗争
77.北京祝福你——香港
78.澳门回归——为中国百年外交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看更多目录]
序言我们有幸在20世纪的怀抱里生活,并迎接21世纪。在20世纪就要向我们告别的时候,作为出版工作者,我们很想把深深的眷恋记述下来,于是有了编一套“百年中国”丛书的想法。
1999年刚入冬的日子,我们邀集了二十多位各方面的专家,请他们一起来研讨“百年中国”丛书怎么个写法。我们知道有很多作者和出版者盯着这个和20世纪挥别、跨过21世纪门槛的时刻,如果我们的书没有独到的特色,就会被淹没。所幸我们请到的专家是一流的,他们深谙自己研究的领域。但他们多数人都认为,这套书要写的内容跨度太大,史料太多,一百年中有那么多惊天动地的事件和叱咤风云的人物,硬是压缩在二三十万字之中,如何取舍?
文摘在中国前后已经呆了10多年的美国驻中国公使柔克义也深知对中国人不能凭武力取胜,而需代之以怀柔政策。他十分赞同一些在华传教士的想法,积极建议美国政府将在《辛丑和约》中分得的“庚子赔款”减免一部分,借以缓和中国人民的反美情绪及社会舆论。
对于这些赔款以什么方式“还给”中国,美国上下意见不一。当时在中国的一些传教士多数倾向于把钱转用于兴办教育上。那时许多的中国青年去欧洲或日本留学,仅1905年和1906年两年里,就有一万多人,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有8000多人。
1906年,一位名叫明恩溥的在华传教士回到美国,大肆鼓吹“退款办学”,受到当时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接见。美国伊利诺大学校长詹姆士在1906年给罗斯福总统的一份备忘录中说:“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的影响上取回最大的收获。”
美国政府最终接受了这些人的提议。1907年6月15日,由美国国务卿罗脱照会驻华盛顿的中国公使,声称:美国政府为了“证明对中国诚挚的友谊”,拟将“庚子赔款”中的一部分“还给”中国。这也是它文化外交的一个重要决策。用中国人自己的钱,培养一代接受美国式教育的知识分子,这比单纯地使用枪炮镇压和奴化更好,也更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