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理论与实务(第2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精品系列)
分類: 图书,经济,会计、审计,审计,审计理论,
品牌: 叶陈刚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页码:50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SBN:9787508616728
·条形码:9787508616728
·包装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精品系列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审计理论与实务(第2版)》结合我国审计领域的新变化、新内容,充分体现了我国于2006年最新颁布和施行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的核心内容和要求,同时借鉴国际审计准则的理论和经验,尽可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既全面论述审计的基本理论,又详细阐明审计的具体实务。
上篇“审计基本理论与方法”探讨审计基本概念、审计规范体系、审计目标与业务承接、审计策略与审计计划、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企业风险评估与内部控制、审计风险应对措施与程序、审计抽样与审计测试;下篇“审计业务流程与审计报告”阐述审计业务循环、货币资金审计、终结审计与审计报告、其他审计服务业务。《审计理论与实务(第2版)》充分反映了注册会计师业务拓展与执业规范的变化,从多角度探讨了适应我国审计实践活动情况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审计方法、审计技巧和审计手段。
相比第一版,本版最大的亮点是在每章末的练习题中融入了历年CPA考试的经典考题,既便于学生学习后自我检查,也有利于学生培养解决实际审计问题的能力,以完善和提高我国审计教学的效率与效果。
《审计理论与实务(第2版)》既适合我国会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财政金融等专业的教师和学生使用,也可作为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企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叶陈刚,湖北蕲春人,现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现代会计与审计研究所所长,会计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执教于湖北财政学校、中南财经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曾为国家会计学院高级访问学者、香港大学与英国伯明翰大学访问学者;曾任湖北长江会计师事务所所长、主任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评估师,担任多家公司独立董事,兼任中国会计学会理事、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理事。出版专著和译著,主编丛书、工具书及教课书等50余部,主持或参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12项,在《经济日报》、《管理学报》、《会计研究》、《审计研究》和《中国注册会计师》等相关期刊发表中英文论文180多篇,多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与全国性专业学会优秀科研成果奖励。
编辑推荐《审计理论与实务(第2版)》:
隆重推出本套丛书第二版旨在:推广先进的会计教育理念和经验,满足受用高校和众多读者的需求;向良莠不齐的会计图书市场注入精品。丛书具有以下特色:
密切结合我国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企业财务通则》,2008年最新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体系的核心内容和要求,并借鉴国际会计与审计准则的理论和经验,尽可能做到理论密切联系实际,以满足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双重需求。
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力求达到内容新颖、鲜活,体现强烈的时代气息;选编了近年来CPA考试的会计、审计、财务的全真试题进入相关教材练习题,提供高难度会计资格考试的核心课程信息。
体例统一规范协调,内容视野开阔全面,符合培养目标要求,且实用性强,每章前面安排了学习目标、案例或引言,以便学生明确学习重点并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每章后面配有中英文对照的关键术语,以及思考题、练习题,书末附有部分练习题参考答案,便于学生学习后自我检查。
依然保持了第一版强大的创作阵容,主力作者均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学经验极其丰富的会计学教授,他们曾编著过多部教材,有的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这是他们集体智慧的又一次结晶。
适合会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财政金融等专业的教师和学生使用。
目录
上篇 审计基本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 总论/3
第二章 审计规范/25
第三章 审计目标与业务承接/57
第四章 审计策略与审计计划/81
第五章 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112
第六章 企业风险评估与内部控制/136
第七章 审计风险应对措施与程序/181
第八章 审计抽样与测试/214
下篇 审计业务流程与审计报告
第九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257
第十章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294
第十一章 存货与生产循环审计/328
第十二章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359
第十三章 货币资金审计/393
第十四章 终结审计与审计报告/408
第十五章 其他审计服务业务/449
部分练习题或案例分析参考答案/486
参考文献/503
……[看更多目录]
序言2005年,我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会计学专业的教师编写了一套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一共六本,包括《初级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与管理会计》《公司理财》《审计理论与实务》。
当时我们编写本套教材的初衷有两点。第一,推广先进的会计教育理念和经验。我们认为,我们有责任让各个高校的广大财会工作者一起来分享我们的成功经验。第二,向会计图书市场注入精品。目前会计类专业书籍充斥于整个图书市场。在这些会计类书籍中,不乏一些著名的会计学者的作品。但是,观其内容,相当一部分作品仍然难以逃脱“就会计论会计”的传统观念的束缚。
值得高兴和自豪的是,我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的会计学教师在会计学的教学中利用商学院办会计教育的得天独厚的优势,长期坚持站在企业或组织整体的角度考虑会计问题,突破了传统的“就会计论会计”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强调会计与管理的有机融合,在会计教育中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本套丛书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作者阵容强大,教学经验丰富。本套教材的主编及参编人员大多来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均长期从事本专业的教学工作。本套丛书是这些教师长期积累的教学和科研成果的总结。其中,各位主编人员均主编过多部教材,并且均有较好的社会评价和较大的发行量。
第二,内容视野开阔,符合培养目标。每位作者都努力站在企业或组织的整体角度考虑和阐述问题,以期达到扩展会计学专业学生视野的目的。
第三,体例统一规范,教材实用性强。为便于使用,每章前均安排了学习目标和案例或引言,以便使学生明确各章的学习重点并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每章的后面配有中英文对照的关键术语、思考题及练习题,书末附有部分练习题的参考答案,便于学生学习后的自我检验。
本套丛书自出版以来,受到各个高校与广大财会工作者的欢迎,并多次重印。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管理、财务与金融领域的新形势与新发展,满足我国会计、审计与国际趋同的需要,加强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应受用高校与众多读者的要求,并征得中信出版社的同意,我们决定推出本套从书第二版。
文摘插图: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
审计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财产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出现了分离,形成委托和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之后,基于经济监督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确立是审计产生的前提条件。所谓经济责任(accountability)关系是指当财产管理制度的发展出现了财产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时,财产所有者将财产的经营管理权委托给财产管理者而形成的一种委托和受托关系。这种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相分离便产生了委托与受’托的关系,也即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在这种关系中,财产所有者为了保护其财产的安全、完整,就需要对受托管理者承担和履行管理财产收支和结果的经济责任实行监督。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财产所有者只有要求与责任双方不存在任何经济利益关系的独立的第三者对财产管理者的经济责任进行审查和评价,才能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和解除财产管理者的经济责任,于是便产生了审计。这是因为如果彼此之间存在着直接的经济利益关系,财产所有者自身对财产管理者的监督、检查便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因此,对财产管理者的监督检查,客观上要求与财产所有者和财产管理者都无利害关系的第三者来进行,这便是审计工作产生的前提条件。这也是审计产生与发展的客观基础。
二、审计的发展
出于满足社会经济监督的需要,审计以维系受托经济责任为基础,以加强经济管理和控制为动力,以提高受托单位经济效益和效果为目的,在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遵循着自身的运行规律,在丰富的社会经济实践中得以逐渐成熟与不断向前发展。
(一)审计主体的发展
在西方国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出现,早期的政府审计也应运而生。据考证,早在奴隶制度下的古罗马、古埃及和古希腊时代,就已建立了官厅审计机构——审计局,并设有监督官一职。法国在中产阶级大革命前就设立了审计厅。英国1314年任命了第一任国库审计长。美国则于1921年就公布了《预算及会计条例》,并设立了美国会计总署(General Accounting of-rice,简称GAO)。而在我国,西周设有“宰夫”,秦汉设有“御史大夫”,隋唐设有“比部”,宋代设有审计司(院)并最早提出“审计”一词,元、明、清的封建政权中同样也设有监管审计的部门,民国时期则先后设有审计处、审计院、审计部等政府审计部门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