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声:南开大学学生合唱团暨获奖作品集(附光盘1张)
分類: 图书,艺术,音乐,声乐,中国作品,
品牌: 孟超美
基本信息·出版社: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文艺出版社
·页码:31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9787539631349
·条形码:9787539631349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中国之声:南开大学学生合唱团暨获奖作品集》将合唱团演绎的35首获奖的无伴奏合唱作品,以及指挥的训练心得、团员的演唱体会等辑集出版,并随书赠送DVD光盘。既是将所取得的成绩记录下来,也可以作为一份宝贵的资料给其他类似的合唱团体以借鉴。
恢复于1995年的南开大学学生合唱团以严格高效的训练,在短时间赢得了一个又一个来之不易的荣誉,成为南开成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当合唱团将歌声带给观众、带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赢来社会各界的好评和赞扬时,人们都感到了南开大学——这个百年学府的活力和希望。指挥是如何在短短的时间内将一个个音乐门外汉训练成具有较高演唱水平的合唱者,合唱团的成员如何用心理解和诠释每首作品,这是值得每位爱乐者学习和深思的。
作者简介孟超美,1961年1月生,黑龙江哈尔滨人。现任南开大学文学院文化素质教学部教授,南开大学学生合唱团暨天津市大学生合唱团指挥。1 983年考入东北师范大学音乐系,1987年毕业分配到南开大学任教至今。1 996-1997年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研究生课程班学习,同时在指挥系进修。系全国高等教育学会音乐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合唱协会理事,天津市音协合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出版的著作主要有《大学生合唱与指挥艺术修养》、《民族音乐之根——中国民歌鉴赏》、《走进音乐殿堂》。曾率团屡次在国际、国内的合唱大赛中获得金奖及金奖冠军,在2002年第二届世界奥林匹克合唱决赛上荣获指挥奖。
编辑推荐《中国之声:南开大学学生合唱团暨获奖作品集》:
美丽的南开我的家
南开大学学生合唱团集体填词
美丽的南开我的家,我用青春伴随她。
大中路旁杨柳翠,新开碧波映晚霞。
古钟悠悠铭校史,主楼巍巍塑英华。
美丽的南开我的家,我用一生去爱她。
敬业广场书声朗,马蹄湖水映荷花。
公能校训记心上,月异日新竞芳华。
啊!嗬咿!
今日湖畔放声唱,明朝建功在天涯。
目录
第一编 艰难起步
纪念军训合唱团的组建
不可完成的任务
第二编 国内扬名
光荣与梦想之初出津门
第三编 放歌意大利
首战意大利赢得三项金奖
我们赢了
水晶般的男高音是怎样练成的
演唱体会
第四编 釜山凯歌行
《盛世梨园情》感染各国观众
国旗因我升起
演唱体会
第五编 踏歌欧罗巴
艾森菲尔德国际合唱节奏凯歌
不来梅奥林匹克合唱大赛再夺三金
心灵深处的圣咏
演唱体会
第六编 我们眼中的合唱
喜爱合唱
论合唱五境
《小杜鹃》打开的另一扇门
演唱体会
第七编 合唱的技巧训练
呼吸的技巧
发声的技巧
咬字的技巧
共鸣的技巧
第八编 合唱表演艺术新概念
合唱音响观念的新认识
合唱表演形式的新思维
无伴奏合唱含义的新理解
合唱比赛评判的新感受
合唱训练方法的新探索
合唱表现手段的新突破
合唱舞台形象的新挖掘
第九编 获奖作品
牧歌(混声无伴奏合唱)
赶牲灵(混声无伴奏合唱)
Currit Benacum(混声无伴奏合唱)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混声无伴奏合唱)
在银色的月光下(男声无伴奏合唱)
在那遥远的地方(男声无伴奏合唱)
Cheste Viole(男声无伴奏合唱)
阿拉木汗(男声无伴奏合唱)
猜调(女声无伴奏合唱)
茉莉花(女声无伴奏合唱)
Ec-Cho(女声无伴奏合唱)
山娃之歌(女声无伴奏合唱)
八骏赞(混声无伴奏合唱)
沂蒙山歌(混声无伴奏合唱)
大青藏(混声无伴奏合唱)
盛世梨园情(有表演民谣合唱)
Hodie Christus natus est(女声无伴奏合唱)
在山顶(女声无伴奏合唱)
Sine musica nullavita(女声无伴奏合唱)
CrUCifixusfor8Voices(混声无伴奏合唱)
Ave Maria(混声无伴奏合唱)
Salve Regina(混声无伴奏合唱)
Alleluia(混声无伴奏合唱)
天地太极(有表演民谣合唱)
小杜鹃(混声无伴奏合唱)
等你到天明(男声无伴奏合唱)
Trickle Trickle(男声无伴奏合唱)
Echo(混声无伴奏合唱)
The Blue Bird(混声无伴奏合唱)
The Bettle of Jericho(混声无伴奏合唱)
Yavuz Gelivor(混声无伴奏合唱)
Ave Maris Stella(混声无伴奏合唱)
快乐的聚会(混声无伴奏合唱)
结语
南开大学学生合唱团大事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当今,我国的教育最缺什么?
美育!我相信多数人至少是很多人会同意这个看法。
的确,我们忽视美育已经太久了!
我讲我的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1994年10月17日晚,为庆祝南开大学建校75周年,在学校的敬业广场举办了一场高水平的广场音乐会,由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邀请了一大批顶尖的音乐家来校演出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这真是一次音乐盛宴!近万名师生、校友和来宾那一晚都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之中,得到难得的享受,以至演出结束后,观众久久不肯离去!但那一晚出现的一个令人尴尬的场景深深刺疼了我的心。在李德伦先生指挥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与吕思清先生合作演出“梁祝小提琴协奏曲”过程中,当吕思清奏起那熟悉的曲调,把观众引入遐想时,在广场的不同角落却发出了噼里啪啦的掌声。这些不和谐的掌声令李德伦先生非常着急,他不得不在用右手继续指挥的同时,用左手在身后摆手,示意不要再不合时宜地鼓掌了!大约二十秒之后掌声终于消失了,但对大多数观众的欣赏来说已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同时,那一晚还有一件令我遗憾的事情。演出的压轴戏是严良堃先生指挥的“黄河大合唱”,合唱团员本应以我校师生为主,但遗憾的是当时学校没有学生合唱团,只好邀请北大学生合唱团、北京银河少年合唱团与我校教工合唱团合作演出。作为策划这次演出的副校长,我当时也很受刺激,引发了我对美育缺失的思考。
第二年我走上了校长的岗位,从那时起我就在想为美育,特别是艺术教育我们能做些什么?几乎是在同时,我们的学生合唱团,从军训合唱起步,默默地开始了航程。
感谢孟超美、田雨两位老师,他们没有任何“受命”,出于对艺术的热爱,自愿地在处女地上开垦,在荒原上耕耘。
文摘插图:
当孟老师宣布即将排练《蓝色多瑙河》的时候,我们既兴奋又担忧。兴奋的是,《蓝色多瑙河》这支脍炙人口的世界名曲,将是我们第一次接触的大型合唱曲目;担忧的是,凭我们这些没有一丁点儿专业功底的业余爱好者,能否将经典演绎得尽如人意,更何况照目前的状况,连一个固定的排练场地都还没有。我们拿着十几页的歌谱,面面相觑,眼神中全都是不自信。但是,大家的心里都明白,这个挑战是合唱团成长道路上必须要面对的,因为如果我们仅停留于会唱一些简单的大众合唱曲目,合唱团将永远停留在“群众歌咏”的水平上,大家永远都不能真切地体味到合唱的真谛!
孟老师最了解合唱团的实力,最理解我们的想法,她已经制定好了详尽的排练计划。万事开头难,我们就由简入繁:先将四个声部分开单独排练,每个声部都根据歌曲的乐章分段练习,将我们最头疼的转调先撇在一边;然后每个声部串联起各自所有的段落:最后将四个声部合并起来,统一排练,形成完整的曲目。同时每周增加了一次排练,定在了周三的晚上。
于是,我们开始了蚂蚁啃骨头一般的排练过程。
起先,孟老师让我们逐句跟唱,但这样的进度太慢了,四个声部就要教四遍,我们的孟老师可只有一张嘴巴啊。可是如果听录音跟Ⅱ昌,又根本无法听准各自的音高。孟老师排练结束回到家,把四个声部各唱了一遍,随着伴奏录在了四盘磁带上,让我们每个人将各自的声部翻录下来,回去学唱。这招儿可真管用,大家都做到了在业余时间曲不离口,音准也逐渐掌握了。
不久,孟老师要利用周末的时间到北京观摩学习指挥课程了,因此她只能在周三的晚上指导我们排练,而周末的排练将由我们自己完成。于是那一段时期,在声部长的带领下,《蓝色多瑙河》的各种Ⅱ昌法不同声部回荡在南开校园的各个角落。千万不要小看了这段时期的自行排练,它使合唱团涌现出多个骨干团员,他们中有些人在掌握音准方面很突出,就负责纠正整个声部的跑调问题;有些人则凭借会弹钢琴或者爱好弹钢琴的优势,用电子琴担当起了本声部的简易伴奏。大家都不愿因自己而影响整体排练进度,都格外认真,而自行排练的成果,总会在每周和孟老师合练的时候得到反映。孟老师看到我们通过苦练换来合唱水平的提高,倍感欣慰。
功夫不负苦心人,就在学期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演唱的《蓝色多瑙河》已经与录音机里的示范有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