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共和国起步丛书)
分類: 图书,政治,中国政治,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品牌: 陈亚联
基本信息·出版社:江西高校出版社
·页码:21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9787811327182
·条形码:9787811327182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共和国起步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道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内容简介:从城市到农村,还是从农村到城市,曾经在十几年里“争得一塌糊涂”。中国革命没有走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城市中心”的道路,而是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革命胜利后,取得全国政权的中国共产党又进行了一场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结束了存在几千年的私有制,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其路线图大致是:上山——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夺取全国政权——社会主义改造。
作者简介陈亚联,1971年2月生,安徽东至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邓小平理论研究、党的建设和党史研究。著有《超越资本》(译著、合著)、《林语堂的才情人生》、《浙江经验与中国发展(党建卷)》(合著)、《改革开放30年思想史》(合著)等,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编辑推荐《道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探究红色的历史,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智慧,记录1927-1935年在江西那片红土地上所发生的一切,展示中华苏维埃政权——人民共和国雏形确立的全过程,以此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60华诞。
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探索性地以大众化形式展示理论性思考。
以历史为线索,以文献为基础,以学术为视角,以通俗为风格,展示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造!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历史的经验:攻占中心城市夺取政权
一、马克思、列宁没有说过农村包围城市
1.暴力革命说
2.社会党应当“从城市走向农村”
二、巴黎公社是“一个城市的起义”
三、十月革命是“城市中心”沦的成功先例
四、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认识
1.对近代资产阶级革命道路的认识
2.对暴力革命和农民问题的认识
第二章 大革命失败后:敢问路在何方
一、面临反革命政变的艰难抉择
1.暴动还是妥协?
2.打国民党旗帜还是打共产党旗帜?
3.没收大地主土地还是没收一切土地?
二、以夺取大城市为目标的总暴动
1.策划总暴动
2.全国各地的武装起义
三、从“城市中心”向农村割据的艰难转变
1.“上山”思想由来已久
2.各地起义队伍都走向了农村
第三章 湘赣边界探索新道路——工农武装割据
一、井冈山上特殊的“山夫王”
1.初创井冈山根据地
2.“割据地区一天天扩大”
3.深入割据地区的土地革命
二、“左”倾盲动主义对毛泽东“上山”的指责
三、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
1.“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
2.毛泽东系统总结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四、井冈山经验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影响
1.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割据的指示
2.各割据地“学江西井冈山的办法”
3.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之途
第四章 赣南闽西工农武装割据进一步发展
一、围魏救赵,红四军进军赣南闽西
1.柏路会议决定“围魏救赵”
2.移师千里,转战赣南
3.落脚东固山
4.闻井冈山失守,进兵闽西
二、创造新的割据模式
1.军阀混战局面有利于割据地区发展
2.长汀决策连片割据
3.公开割据和秘密割据相结合
4.赣南闽西“伴着发展”
5.形成中国特色土地革命路线
三、反对城市中心沦,抵制立三路线
1.立三路线错在哪里?
2.抵制立三路线
四、以乡村为中心,“农民必须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1.红四军党内的争论
2.古田会议与党的无产阶级化问题
第五章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基本理论的提出
一、以乡村为中心——农村包围城市理沦的提出
1.“四五复信”,新的革命道路理论呼之欲出
2.复信林彪,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形成
3.罗坊会议强化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1.周恩来对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贡献
2.朱德对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贡献
3.瞿秋白对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贡献
三、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
第六章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发展与曲折
一、农村包围城市道路越走越宽广
1.三破“铁围”,中央革命根据地形成
2.各地根据地建设蓬勃发展
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对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破坏
1.要求在大城市“真正”准备武装起义
2.“城里出马列主义”还是“山上出马列主义”?
3.赣南会议毛泽东受到错误批判
4.“九一八”以后王明提出红军要夺取中心城市
三、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丧失
第七章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伟大胜利
一、遵义会议后中国革命真正开始“走自己的道路”
1.从全局上开始摆脱“城市中心论”
2.提出创造川陕甘苏区根据地
3.落脚陕甘根据地
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成熟
1.创建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解放区
2.进一步丰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基本内容
3.一定要在大城市开党的“八大”
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最后胜利
1.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创造新的解放区
2.解放区由分散连成一片
3.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城市
结语从实际出发,走中国道路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大文学家鲁迅先生有句名言,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中国革命的道路正是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分子走出来的。
曾几何时,面临血雨腥风,中国共产党人悄悄掩埋同志的尸体,擦干身上的血迹,举起了正义的枪杆,毅然打出斧头镰刀的旗帜。暴动,暴动,还是暴动,在城市,在乡村,但最终都奔向进攻的目标——大城市和中心城市!
面对强大的敌人,我们相继失利。继续攻打中心城市,还是上山下湖,这是个问题,是个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大问题!通向胜利的道路到底在哪里?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被逼“上山”的共产党人,在湘赣边界井冈山区、继而在赣南闽西地区摸索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新形式,逐步找到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从此,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沿着这条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坚定地走下去,一走就是80多个春秋。
文摘插图:
巴黎公社革命在很大程度上是19世纪初期以来工人运动发展史上的高峰和总结。它继承了18世纪大革命的许多优良传统和经验,吸收和归纳了历次工人斗争的经验和成果,从以往的共和要求、普选运动以及1848年革命提出的建立“社会共和国”的主张,发展为夺取政权、改造旧国家机器和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国家机器。此外,巴黎公社的创举还表现在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和发扬国际主义精神等方面采取了一些革命的改造措施。马克思、恩格斯3月19日得悉巴黎爆发起义,满腔热情地赞扬巴黎无产者的革命创举。巴黎公社的伟大创举最主要的是在政治方面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正如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第二稿中所说的“掌握政权的第一个条件是改造传统的国家工作机器”。因此,巴黎公社的伟大创举的根本含义就是对旧的国家机器进行改造。改变旧的国家机器的阶级性质,将它从资产阶级压迫人民的工具改造成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国家机构。
但巴黎公社只是在首都发生的革命,并没有得到全国广大农村的响应。公社虽然形式上是全国政权,但在当时条件下权力管辖范围实际只局限于首都巴黎。正如马克思所说:巴黎公社“不过是在例外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而且公社中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⑧因而它既不可能取得胜利,也不可能影响当时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所以,虽然在缺乏取得革命胜利的客观历史条件下,仅存72天就失败了,但它的伟大历史意义永远不可磨灭。
后记在农村长大的我,对农村有一种天然的亲近,也不可避免地多了一份对农村与中国发展道路的思考。
农村是中国革命的突破口,也是改革的突破口。近几年以来,笔者先后围绕农村集体经济、基层党的建设等课题赴安徽、河南、浙江、广东、云南等省进行深入调研。特别是2005至2007年,有幸参与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浙江、广东省的省院合作重大国情调研项目。调研中,我们发现,温州老板多,温州改革开放过程实际走的就是“农村包围城市”路子:一批农民在当地投资办厂,从全国各地招农民进厂做工。现在当地很多农村已经城镇化了。温州的例子是一个典型,类似的全国还有很多。
从那以后,我一直有一个愿望,要写点关于中国农村和中国革命、建设道路的东西。
2008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部分专家学者赴赣州瑞金、于都、兴国等地考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参加其中,零距离地感受了这块热土的气息。我们高兴地看到,昔日走在革命潮流最前列的赣南人民,在新农村建没方面又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从江西回北京后,闻知江西高校出版社准备出版一套《共和国起步》丛书,丛书的主编金民卿研究员让我承担其中一本《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的写作任务,这正好符合我一直有的写农村和中国发展道路的愿望,我欣然接受了任务。
但接下来写作的过程并不轻松,史料浩如海洋,既要钻得进又要出得来。平时没什么烟瘾的我,案前也经常烟雾缭绕,还自嘲“抽进去的是烟,吐出来的是字”。其问凶本人担任一个全国性学会的副秘书长,要具体负责筹办一次全国性研讨会,写作进度一度受到影响。经过几次凋整,本书终于得以在原来计划的时间内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