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民族文化概览
分類: 图书,文化,中国文化,民族文化,
品牌: 张海珍
基本信息·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
·页码:23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9787811128512
·条形码:9787811128512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普洱民族文化概览》内容简介: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博学之”,“慎思之”,“说的是在治学穷理中,“学”与“思”相辅相成,二者不可偏废的道理。“学”一般指了解事实、获得相关的知识,“思”则是从事实和知识中获得全面、深刻的道理。“学”是“学其事”,“思”是探究其“所以然”。“学”是“思”的前提和基础,“思”是“学”的必然要求和深化。学有所思,思有所学,才会有收获、有所得、有所用。大凡有创新、有价值、有影响的学术成果,无一不是研究者经过由“学其事”到“穷其理”的过程,是“学”与“思”的成果。我校的学术丛书名之日“学思文库”,就蕴涵此义。也许,我们很难完全做到这一点,但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矢志不渝追求的目标。我们希望通过“学思文库”的出版,倡导严谨求实的良好学风。
编辑推荐《普洱民族文化概览》是由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绪论 普洱民族文化的生境
一、普洱市概况
二、普洱市的民族
三、普洱民族文化的特征
第一章 山居民族——佤族
一、概况
二、历史源流
三、宗教文化
四、民俗文化
五、文学艺术
六、传统历法
第二章 猎虎的民族——拉祜族
一、概况
二、历史源流
三、宗教文化
四、民俗文化
五、文学艺术
六、传统历法
第三章 水的民族——傣族
一、历史演进
二、宗教文化
三、天文历法
四、生活习俗
五、人生仪礼
六、语言文字
七、文学艺术
八、民族传统体育
第四章 山中茶人——布朗族
一、历史演进
二、宗教文化
三、语言文字
四、生活习俗
五、人生仪礼
六、文学艺术
第五章 大地的雕塑家——哈尼族
一、历史演进
二、宗教文化
三、历法
四、生活习俗
五、人生仪礼
六、文学艺术
七、民族传统体育
第六章 火的民族——彝族
一、历史演进
二、语言文字
三、宗教文化
四、民俗文化
五、人生仪礼
六、文学艺术
七、历法
参考文献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博学之”,“慎思之”,“说的是在治学穷理中,“学”与“思”相辅相成,二者不可偏废的道理。“学”一般指了解事实、获得相关的知识,“思”则是从事实和知识中获得全面、深刻的道理。“学”是“学其事”,“思”是探究其“所以然”。“学”是“思”的前提和基础,“思”是“学”的必然要求和深化。学有所思,思有所学,才会有收获、有所得、有所用。大凡有创新、有价值、有影响的学术成果,无一不是研究者经过由“学其事”到“穷其理”的过程,是“学”与“思”的成果。我校的学术丛书名之日“学思文库”,就蕴涵此义。也许,我们很难完全做到这一点,但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矢志不渝追求的目标。我们希望通过“学思文库”的出版,倡导严谨求实的良好学风。
近年来,学校确立“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的发展思路,通过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和资助力度,确定科研重点和主攻方向,整合资源,打造学术团队等一系列措施,为教师从事学术研究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学思文库”为我校教师展示学术才华、推出学术成果提供了园地。我们有理由相信,“学思文库”丛书的编辑出版,对推动学校科研工作的发展,提升教师队伍的实力,扩大学校的影响和知名度,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学思文库”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倡导学术文化的原创性和多样性,我们想要展现给读者的,是那些能彰显学术研究的个性和理性的见解和理论。凡我校教师的学术成果,只要体现出严谨的学风、科学的态度,观点新颖,材料翔实,逻辑严谨,论证有力,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无论是哲学、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无论是个人的还是团队的研究成果、专著、论文,均在文库所收之列。
文摘祜族婚恋生活的电影《芦笙恋歌》及其主题歌《婚誓》,焕发着西盟佤族人民斗志的《阿佤人民唱新歌》等,处处展示着灿烂夺目的民族文化风采。
三、普洱民族文化的特征
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所组成的统一体,中华民族文化也是由56个民族的文化所组成的。普洱民族文化,就是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类文化是在人类发展中与人类一起形成发展起来的,文化不仅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标志,也是区别不同群体、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标志。在文化差异中,最显著的差异,就是文化的民族差异。人类社会是由不同的民族社会组成的,’文化是人创造的,更是不同的民族创造的。民族的形成过程,也就是民族文化的形成过程。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消亡了,这个民族也就消亡了。
普洱民族文化,一是指地理上的,产生于普洱这块土地上的文化;二是指主体属性上的,居住在普洱的民族群体所创造的文化。广义的普洱民族文化,是指普洱所有民族(包括汉族在内)创造的文化;狭义的普洱民族文化,是指普洱世居少数民族所创造的文化。本书所述,以狭义的民族文化为主。
普洱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其他民族文化有许多共性,并具备中华民族文化的总体特征和基本内核。但是普洱民族文化又独具自己的个性特征,这是普洱文化与其他地区、其他民族文化的区别,也是它构成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中一元的根据。普洱民族文化具有以下特征:
1.众多民族跨居多个国家
普洱以跨境民族多在中国绝无仅有,这是普洱市民族文化最显著的特征。由于普洱市地处红河、澜沧江和怒江三大流域,这三大河流经云南最终进太平洋和印度洋,因而众多的河谷地带既是从大陆走向海洋的走廊,又是许多民族迁徙流动的通道。历史上许多古代民族就是从高地沿着河谷迁往低地地区,并在迁徙的过程中逐步定居下来的。众多民族迁徙到亚洲大陆的顶端——中南半岛后,就地留居繁衍的是多数,从海路迁往他国或返回普洱地区的只是少数。不仅如此,历史上,从古代直至近现代,许多民族都在不断地从北向南迁徙,他们中的一部分,越过了后来才有的国界,定居在东南亚诸国。可以这样说,古代民族的迁徙方向与高山峡谷及其中的河流走向是一致的,地处红河、澜沧江和怒江流域的普洱地区,自然成为古代人类迁徙的中心地带,同时也是众多古代民族活动的舞台。
后记普洱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境市,市内居住着十几个世居民族,全市总人口257.63万,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57.4%,所辖10个县(区)中有9个自治县。而且,普洱“地处极边,界连外域”,“一地连三国,一江通五邻”,澜沧江一湄公河纵贯全市,把中、老、缅、泰、柬、越6个国家连在一起,并有长达486公里的国境线,使普洱市有4个县的16个乡(镇)分别与越南、老挝、缅甸三国接壤,并与泰国和柬埔寨相邻。还有国家二类开放口岸孟连和18条对外陆路通道,具有对东南亚国家开放的独特区位优势。因此,普洱的民族文化既是当地的,也是世界的。
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步伐的加快,普洱市将成为我国对东南亚开放的前沿城市。在学校里开展民族文化知识教育,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普洱的民族文化,为投身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文化和经济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其次,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更加坚定他们建设边疆和保卫边疆的信心与决心。本着这个初衷,我们编写了这本教材。
本书第一章、第二章,由李娅玲副教授著;绪论、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和后记,由地方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海珍著。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得到各位学者和同仁的帮助,在此一并真诚地致谢!由于编者的水平有限,经验不足,教材中难免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请大家给予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