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音乐在海外的传播与变迁:以马来西亚为例(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文丛·青年项目)
分類: 图书,艺术,音乐,音乐史,
品牌: 王静怡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页码:29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9787010080741
·条形码:9787010080741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文丛·青年项目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中国音乐对外传播有着悠久的历史,特别是在东南亚地区,由于移民的因素,更是由来已久。《中国传统音乐在海外的传播与变迁:以马来西亚为例》以中国传统音乐在马来西亚的传播与变迁为个案,立足于民族学和历史学的视角,通过对马来西亚华人传统音乐的实地考察和个案分析,并结合大量的一手历史文献,真实描摹了马来西亚华人传统音乐的历史和现状,努力探寻马来西亚华人传统音乐变迁的轨迹及根源,力图在此基础上揭示中国音乐在海外传播的规律。
《中国传统音乐在海外的传播与变迁:以马来西亚为例》是国内第一本研究中国音乐文化对外传播的专门性著作,也是第一本研究海外华人音乐文化传承与变迁的专著。
作者简介王静怡:女,音乐学博士,现任青岛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际传统音乐学会、亚太传统音乐学会、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和中国音乐史学会会员。自1996年起致力于海外华人音乐文化研究,曾四次赴马来西亚实地考察调研,博士论文《马来西亚华人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变迁》获2005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中国大陆传统音乐在马来西亚的传播》获得山东省优秀艺术成果二等奖。在全国核心刊物发表《文化认同与马来西亚华乐创作风格的变迁》《东南亚华族传统戏剧与酬神活动生存关系之调查研究》等学术论文十余篇。
编辑推荐《中国传统音乐在海外的传播与变迁:以马来西亚为例》: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文丛·青年项目。
目录
序一
序二
绪论
一、以往之研究
二、研究方法
上篇 马来西亚华人传统音乐的产生与构成
第一章 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与华人音乐的形成背景
第一节 多元文化的马来西亚
第二节 悠久的华人移民历史
第三节 庞大的华人社会
第四节 众多的社团组织
第二章 马来西亚华人音乐的来源
第一节 中国大陆传来的音乐
第二节 中国台湾传来的传统音乐
第三节 中国香港传来的传统音乐
第四节 其他地区传来的华人音乐
第三章 马来西亚华人音乐的形成与组成
第一节 华人酬神祭祖与地方音乐戏剧活动
第二节 社团组织音乐活动与华人传统音乐的发展
第三节 商业性演出活动与华人传统音乐的职业化
第四节 华文学校音乐活动与华乐的成长
第五节 华人个体音乐活动与活动内容的变迁
第六节 全国性马来西亚华人社会音乐活动与传统音乐的本土化
中篇 个案与状态分析
第四章 戏班与酬神戏个案
第一节 筱麒麟戏班与九皇爷庙的酬神戏
第二节 月宝凤班与观音诞和拿督宫的酬神戏
第三节 琼剧戏班与巴生港海南村水上人家华光神庙酬神
第五章 社团会馆传统音乐活动个案
第一节 马六甲明星慈善社剧务部粤剧组
第二节 槟城南洋同奉善堂的潮剧组
第三节 槟城顺德会馆的音乐剧务组
第四节 马六甲同安金厦会馆音乐部
第六章 华乐活动个案
第一节 吉打州德教会济阳阁华乐团
第二节 专艺民族乐团
第三节 华乐工作者个案
下篇 认同与变迁——马来西亚华人认同与华人传统音乐的变迁
第七章 地缘性-共性:多变性认同与马来西亚华人音乐传承内容的变迁
第一节 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马来西亚华人认同的多重性转变
第二节 地缘性:华侨和早期华人的传统音乐文化主题
第三节 共性:新一代华人的音乐追求
第八章 兴与衰的共存:多重认同作用下的马来西亚社团音乐组与戏班
第一节 生计与寥落:戏班和社团剧组的不同时代命运
第二节 固守传统与灵活多变:社团与戏班音乐传承的不同特性
第九章 共性-本土性-个性:文化认同与马来西亚华乐创作风格的变迁
第一节 以传统为根基寻找共性:建立在传统音乐文化基础上的华乐
第二节 以本土性体现多元化:早期的本土性华乐创作
第三节 个性与现代化:新一代专业华乐家对多元化文化认同的诠释和演绎
结论
结束语
附录
参考资料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王静怡博士是一位对学术有执著追求、勤奋刻苦的青年学者。她于2000-2003年在福建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为了写作学位论文,曾于2001年底亲赴马来西亚考察。可是好事多磨,她在抵达吉隆坡的第二天就意外遭遇车祸。春节期间,我接到了当地中国大使馆的电话,告知此事。之后,在当地中国大使馆工作人员的关怀和照顾下,她安全地返回了。王静怡以顽强的毅力治好了伤痛后,又第二次、第三次地继续赴马来西亚考察。考察过程中,她得到了马来西亚当地华侨华人的大力支持。因此,这篇论文可以说是涅槃中重生的她在马来西亚华侨华人、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工作人员以及诸多马来西亚友好人士的帮助和支持下的产物。
华侨华人遍及全世界,他们将中国的文化带到了世界各地,并建立起了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独具风格的海外华人文化体系。海外华人音乐文化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外华人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马来西亚的华人文化是最具特色的海外华人文化之一。悠久的华人移民历史、华人人口的比重与多民族的国情,使其华人音乐文化成为移民文化中的典型。对此课题的研究很有必要,很有潜力,很有意义。
文摘插图:
另外,他还提到几种中国戏曲的角色:童角、丑角、男旦。他对丑角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可以和英国的诙谐剧演员相媲美。他发现戏班中无女伶,女性皆由青年男演员扮演,由于扮演得逼真,观众们看得如醉如痴。①
丹尼·韦汉以一双西方人的眼睛看马来亚的中国戏,从一个西方人的角度描写了中国戏的戏院、舞台、伴奏乐器、表演、戏装及角色。这些在他看来稀奇古怪的东西正是中国戏曲的特点:一、伴奏。以打击乐器为主。中国的戏曲音乐多以节奏、速度、板式的变化来表现不同角色的性格和剧中的矛盾冲突,这与以管弦乐队为主的西方歌舞剧伴奏乐队截然不同。二、道具。多是象征性的,较简单,不求逼真,主要依靠演员们精湛的象征性表演达到实无却有的艺术效果。这种表演是中国戏曲做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观众们也最欣赏这一部分,将其作为评定一个演员功底好坏的标准之一。三、戏服。十分讲究。服装在中国戏曲中是人物身份的标志,从冠帽、衣衫、甲靠到裙襟、鞋靴,不同人物有不同的行头,甚至衣服上的鸟兽花卉的图案都有各自不同的意义,要严格区分,因此都十分讲究,看起来也很华丽。观众们也都是内行,若穿戴错了,就要贻笑大方了。四、角色表演。韦汉提到的丑角、童角和男旦是中国戏曲中的特色人物,特别是丑角与男旦的表演,很具难度,需要较深厚的功底,其表演也最吸引观众,会令他们看得“如醉如痴”。这种戏曲审美观是与中国国内的传统戏曲审美观完全一致的。
后记2008年7月的最后一天,这本凝结着我12年研究成果的书,终于画上了最后一个句号。看着这厚厚的文稿,我心里百感交集:想起十几年前第一次开始海外华人文化研究的我,怀揣着几分稚气、几分疑惑和十分的执著,在我的硕士学位导师郑锦扬教授的鼓励下,“走南闯北”地收集历史文献资料,福州、厦门、泉州、广州、北京,每个地方的人都用他们不同的热情接待我、帮助我;又想起赴马来西亚采风前的清晨,我的博士学位导师王耀华教授从家里拿了十多盒茶叶和好多工艺品给我,让我答谢接受我采访的马来西亚友人,为我赴马来西亚采风创造便利……这一切的一切仿佛就在昨天。蓦然回首,我好似又一次置身于那赤道炎热的阳光和突如其来的暴雨之中了。
在马来西亚的每个日子都是幸运的,因为我遇到的都是非常热情善良的马来西亚华人,他们无私的帮助让我万分感激。之前从未谋面的马来西亚华族舞蹈协会会长陈国庆先生,为我联系在马来西亚每个城市的落脚之处,并逐个打电话追踪落实;筱麒麟歌仔戏班的老板刘臣虎先生,在后台不停地与我谈了一下午,并为我买来了咖啡;华乐家吕书成先生冒着暴雨送我去轮渡码头,大雨穿过车窗打湿了他的衣服,他却一心只惦记着为我买船票;马六甲培风中学的符史勤夫妇对我热情招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