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与农作学(第3版)(高等学校教材)
分類: 图书,教材教辅与参考书,大学,农林专业,
品牌: 张明炷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页码:190 页
·出版日期:1994年10月
·ISBN:7801243781/9787801243782
·条形码:9787801243782
·包装版本:第3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高等学校教材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土壤学与农作学(第3版)》是为有关高等院校“农田水利工程”专业编写的通用教材,也可供从事农田水利工作的技术人员和干部参考。该教材主要内容:土壤的形成与组成、土壤的基本性状、土壤水分、主要低产土壤的特性与改良、作物与水、主要农作物的合理用水等,另外还编有教学实验指导等。书中着重阐述了农田水利工作有密切关系的土壤和作物的基础知识及基本理论,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适当地介绍了有关低产土壤改良和主要农作物合理用水的基本原理与技术措施。
编辑推荐《土壤学与农作学(第3版)》:高等学校教材。
目录
第三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绪论
第一章 土壤的形成与组成
第一节 土壤及土壤形成
第二节 土壤的组成
第二章 土壤的基本性状
第一节 土壤的孔隙性与结构性
第二节 土壤胶体与离子交换作用
第三节 土壤的酸碱反应
第四节 土壤的通气性与氧化还原状况
第五节 土壤的热状况
第六节 土壤养分状况
第三章 土壤水分
第一节 土壤水分的形态和性质
第二节 土壤水分常数与土壤含水量
第三节 土壤水分的能态
第四章 主要低产土壤的特性与改良
第一节 盐碱土
第二节 渍害水稻土
第三节 红壤
第五章 作物与水
第一节 作物水分生理
第二节 作物与水的生态关系
第三节 作物需水规律及对灌溉排水的要求
第六章 主要农作物的合理用水
第一节 水稻
第二节 小麦
第三节 玉米
第四节 棉花
实验
Ⅰ 土壤剖面性观察与描述
Ⅱ 土壤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Eh)的测定
Ⅲ 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测定
Ⅳ 土壤水吸力的测定
Ⅴ 土壤水吸力的测定
Ⅵ 作物水分生理性状的测定
附录一 作物对气候、土壤、水分的要求简表
附录二 水稻和棉花的生育性状调查
主要参考文献
……[看更多目录]
序言《土壤学与农作学》是“农田水利工程”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本版教材是根据水利电力部教育司一九八三年三月颁发的高等学校“农田水利工程”专业教学计划和《土壤学与农作学》教学大纲,以及一九八三至一九八七年高等学校水利电力类教材编审出版规划的要求,在一九七九年出版的高等学校教材《土壤与农作》的基础上进行编写的。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对以往的教学和教材编写工作进行了总结,充分注意到必须使教材的体系和内容与专业的要求紧密结合。既加强有关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阐述;又适当介绍有关的国内外先进技术经验;同时还贯彻了“少而精”的原则。全书除绪论外,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土壤,有土壤的形成与组成、土壤的基本性状、土壤水分和主要低产土壤改良等;第二部分是农作,仅论述了作物与水和主要农作物的合理用水;第三部分是实验,包括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六个实验的教学指导。本版教材与一九七九年版本比较,主要是增加了土壤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补充了土水势和作物水势方面的材料,同时精简了某些章节中不太必要的内容。
本书的编写是面向全国的。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条件和农田水利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不同,土壤和耕作栽培情况也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各兄弟院校在进行《土壤学与农作学》的教学时,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本书内容作适当的取舍。
参加本书编写的有黎庆淮(绪论和第五、六章)、石秀兰(第一、二章和实验部分)和张明炷(第三、四章),黎庆淮负责主编工作。初稿完成后,由主审人谢昌诚(江苏农学院)召开了审稿会议。参加审稿会的除主审人外,还有刘圭念(华东水利学院),沈弥英(西北农学院)和林国信(合肥工业大学)等。在编审过程中,还请茆智和李恩羊(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分别对有关章节进行了审阅,彭毓华(太原工学院)对全书的编写也提了一些宝贵的书面意见。此外,还得到一些兄弟院校和生产单位的积极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对于书中的缺点和错误之处,恳希读者批评指正。
文摘插图:
第一章 土壤的形成与组成
第一节 土壤及土壤形成
一、土壤与土壤肥力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料,是作物生育的基地,是生态系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溶液)、空气和生物等所组成的能够生长植物(包括作物)的陆地疏松表层。
土壤之所以能生长植物是因为它具有肥力。所谓肥力,就是土壤同时地不断地满足和调节植物对水、肥、气、热等生活条件要求的能力。土壤肥力是土壤物理、化学、生物等性质的综合反映。土壤肥力的高低,决定于诸肥力因素的丰缺、消长以及它们之间的协调关系。土壤肥力是各种土壤所共有的,也是区别于自然界其它物质的最本质的特征。
土壤在自然形成过程中所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肥力叫自然肥力。它单纯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只存在于原始森林和未开垦的荒地中。土壤经人为活动以后而形成的肥力叫人工肥力。它随人们对土壤的认识深度和培肥改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在耕作土壤中,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是综合出现的,一般合称为有效肥力。有效肥力不仅标志着土壤的肥沃程度,也可反映出与社会经济制度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