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旧影(1417-1949)(天安门丛书)
分類: 图书,旅游,国内游,北京游,
品牌: 闫树军
基本信息·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
·页码:35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9787506558952
·条形码:9787506558952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天安门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天安门旧影(1417-1949)》内容简介:天安门,由此进入它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它和领袖共享日月之晖,成为国家、民族,甚至理想和精神的象征符号,成为政治、民族、国家基本话语体系中最具合法性的符码。这个符号开始广泛地出现在各种各样的可视传媒物上,成为我们普通人政治文化生活的基本标志。这也是一个过程。从早期的搭建、塑造革命视觉意识,到后期成为革命语境中的一般装饰符号语言,大约有近40年的时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到用在普通人结婚证书和某个产品的使用说明书,就是这个符号的演变过程。
闫树军先生的收藏,恰恰揭示了这个时间过程。
他的收藏品,让我们重新走回一个时代,而那个时代正是我们整个国家民族的精神历程,而且和我们现在的历史现实,甚至问题,都存在着无法切断的深刻关系。
他收藏的天安门历史老照片,不仅诠释每件收藏品,而且对天安门历史延续也是一个很好的解读。它是展示各代人文化精神生活的重要证物。其实,不论收藏什么,能够成系列、成规模、有研究,就是好收藏。
编辑推荐《天安门旧影(1417-1949)》:天安门丛书
目录
序·收藏天安门的意义,鲍昆
最早的承天门(天安门)城楼
第一位在承天门上举行登极大典的皇帝
《皇都积胜图》上的承天门
明宪宗重建承天门
嘉靖年间的承天门
《康熙南巡图》中的天安门
乾隆皇帝南巡时的天安门
《京师生春诗意图》中的天安门
《胪欢荟景》中的天安门
中国第一张天安门全景照片
同治大婚时的天安门
光绪元年的天安门
光绪大婚时的天安门
天安门广场迎来第一位“改革家”
第一张拍摄天安门西侧的影像
义和团首次围攻天安门地区
美军成为首占天安门的侵略者
八国联军在天安门前耀武扬威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在天安门前的定格
伯顿·霍尔姆斯旅游日记中的天安门
两个日本人记录的天安门
天安门前的“北京轿车”
“老佛爷”回銮时的天安门
皇帝出巡和回銮时的天安门
天安门见证首次官制改革
天安门前的“金殿传胪”
天安门前的太监
从东交民巷远望天安门
德国建筑师拍下的天安门
“地球档案”里收藏的天安门
《北清大观》上的天安门
天安门城楼最后一次金凤颁诏
民国初年对天安门广场的首次改造
天安门内侧的“望君出”
天安门前的“西服礼帽皮鞋”
天安门前千步廊
天安门前的“龙门”
天安门前中华门新景色
天安门前首次出现特大素彩牌楼
袁世凯天安门上阅兵
天安门外中华门改匾额
天安门城楼的新变化
天安门前最为滑稽的葬礼
天安门前再次飘起大清龙旗
天安门前高悬“公理战胜”
蔡元培天安门前高呼“劳工神圣”
五四运动在天安门前爆发
天安门西南侧再现西式建筑
不可复制的天安门影像
天安门前的国民大会
冯国璋出殡时的天安门
天安门前的人力车站
天安门前的小汽车
天安门前的另一种景色
天安门见证“六三”惨案
天安门前河与桥
1923年的天安门大街
天安门前举行有轨电车通车典礼
天安门前恭送伟人中山先生
五卅惨案时的天安门
天安门铭记“首都革命”
天安门前再搭纪念牌楼
天安门前最黑暗的一天
“京师救济联合会”贴上天安门城楼
天安门上首现“文化传播广告牌”
孙中山画像首次挂上天安门城楼
中山先生灵榇南下时的天安门
裴丽珠眼中的天安门
对日绝交时的天安门
天安门前的行道树
世上罕见文物从天安门运出
同一年出版物上的天安门影像
天安门再次陷入日军铁蹄之下
天安门上耻辱的一页
日军航拍天安门
日军从军纪念影集中的天安门
天安门城楼上出现“打倒英国”
一位俄罗斯汉学家眼里的天安门
两本私人影集上的天安门
日本侵华时期出版物上的天安门
天安门前走过葬仪队伍
日伪时期天安门前的女性
伪市长天安门前检阅女警
天安门前左华表下传递革命情报
抗战胜利后的天安门
一个美国女性拍下的天安门
“五·二〇”大游行时的天安门
民国年间最后一次修缮天安门
北平和平解放前后的天安门
参考书目
后记·红色收藏:天安门见证历史/兰草
特别说明
……[看更多目录]
序言闫树军先生对于天安门这个题材的收藏是令人惊异的。
他收藏了与天安门相关的2万多张历史图片和大量的有天安门符号的物件。这些杂物从属于印刷物的信纸、信封、明信片、海报宣传画,到属于证照性质的婚姻登记证、奖状,甚至有上世纪五十年代公私合营时对资产者颁发的股票。至于其他有关天安门的手工艺品就更是五花八门了。还有些藏品极其珍贵,如带有天安门图案的银戒指、化妆盒和天安门的玉石摆件。
当然,我以为最珍贵的是那些不同时期天安门的历史摄影照片,给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历史情境。从时间跨度上说,许多藏品都有100多年的历史,将一个在时间中沧桑易容的天安门,串接起一个风流水转的时代变迁过程。即是我们所说的断代史了。其中一张1860年英法联军进入北京时的天安门地区全景照片尤其珍贵。
天安门,作为皇帝家的大门,很长时间对于黎民百姓是生疏的。因为那里其实是禁区,平常百姓是体味不到它的威严的。它在建筑学上的美学特点,如对称的布局,横宽的比例设置,以及红黄颜色搭配出来的权力意味,都只是对那些臣子和域外夷国使节们产生震慑的效果。
中国的皇家文化在利用建筑张显政治隐喻的能力上,在世界史上绝对超一流。除了法国的凡尔赛宫可以在整体建筑格局上与其媲美外,在权力的进口处,法国皇帝比中国皇帝还差了一截,就是缺了个这么威严的大门楼。路易皇帝们把更多的钱花在后花园上,那里是美女和美酒的去处;中国元、明、清的皇帝们,则把门面做得十足,耍足了威权的派头。
看来还是中国的封建皇权文化更为纯粹,也更暗政治统治中的个中之味。天安门也因此,成为中国农业文明下政治文化的代表和最醒目的文化符号。
1911年的辛亥革命,让天安门之后的宫阙空了。皇帝走了,共和来了。北京首都的名分,因其满清遗韵的色彩,也让共和了的国民政府拿到了南京,北京因此改名叫了“北平”。天安门由此成为一座空置的门楼,成为一座纯粹建筑学意义上的建筑和历史的遗物。
文摘插图:
最早的承天门(天安门)城楼
今天的天安门,在明代叫承天门。肇兴于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六月。
天安门之称,始于清代。
最初的皇城正门——承天门(天安门)是农民出身的木匠蒯祥设计并营建的。所以,我们应当感谢500多年前吴县的木工蒯祥。那黄瓦飞檐的木牌坊无与伦比地显示出了中国皇城建筑艺术的高超,那辉煌与庄严相结合的韵致,不仅显示了皇朝的气度,也显示出蒯祥双手画龙合二为一的超凡技艺。
这张图的画面是刚刚落成的新宫城内外面貌,极其精细准确,是传统的匠人画——界画。“界画”是以建筑物为对象,以界尺为工具绘制的图画。这幅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刚竣工后的明宫城图,保存至今已近600年,所以说此画至珍至贵。
这张图画中所绘承天门、大明门,当是创建时的最初面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黄瓦、朱柱、蓝绿梁枋斗拱,上为面阔五间、重檐歇山式的门楼,下为开有五阙的城台,并有外金水桥五座对应,两侧分列石狮、华表,更有长安左门、长安右门,一切悉如其真。
明时,新落成的宫城图有两幅,一幅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一幅藏于南京博物院。两幅图的内容、画法完全相同,而惟一不同的是,藏于北京故宫的画面上有“红袍官人”,并注有“工部侍郎蒯祥”题名,南京的则没有。据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考证此画为写真、纪功画,一献给皇帝,故属官衔、名讳;一遗后世子孙,故无须属名。画面上的红袍官人,便是天安门的设计者——蒯祥。
后记说实话,我对闫树军的“天安门”收藏和天安门系列丛书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2009年的10月1日,注定是个不寻常的日子。我们将在蔚蓝色的天空下,迎来共和国建国60周年华诞。我们以当代军人朴素的情感迎接并感悟着这种“不平常”,我们以铁血军人的忠诚,与共和国共舞。
早在2007年8月,我就申报了“天安门”丛书的系列选题。我觉得这是一件很不平常的事儿。我认定树军的天安门研究和天安门丛书,将是一个标志性的出版物。这套为纪念建国60周年而提前两年就着手准备的献礼书,立刻得到了我社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重视。
如果我说,在中国收藏历史的人物多了去了,可专门收藏“红色”天安门,并以天安门、天安门广场为轴心,也同时收藏人民英雄纪念碑、革命历史博物馆、人民大会堂,甚至毛主席纪念堂的人却寥寥无几。
收藏界藏龙卧虎,高手如云,令我们钦佩臣服的也很多。但闫树军却真的与众不同。把那些历史图片、影像文物据为己有,算不得什么大能耐。而能从这些历史碎片中,深挖出有意味的历史细节才是真功夫。或许,这才是收藏的本质和要义。
他的天安门收藏真是天下一绝的大手笔。树军的收藏,可以当之无愧地说是天安门“红色收藏”的第一人。这是到目前为止,全国范围内收藏天安门历史影像最全面的个人收藏。收藏天安门,研究天安门,少不了收集天安门的图片资料。但要把从1949年~2009年与天安门相关的2万多张历史图片,一年不落地全部收齐,是要付出代价,也是要真功夫的。
收藏品是展示各个时代文化精神生活的重要证物。作为个人,收藏了如此丰厚的天安门资料与藏品,所付出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呕心沥血,侠之大者,也愧不如也。
天安门已经成为我们这一代人心路历程最重要的标志物。他从小仰慕天安门,第一次来北京,看到真切的天安门,十分激动。他圆的不仅是他自己的梦,更是中华民族荣辱兴衰、再度崛起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