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正见:走出人生困局的智慧(修心坊)

分類: 图书,励志与成功,自我完善,思维与智力,
品牌: 蓝梅
基本信息·出版社:紫禁城出版社
·页码:31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SBN:9787800478765
·条形码:9787800478765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修心坊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图解正见:走出人生困局的智慧》内容简介:正见是关于宇宙人生的真理.可以引导我们走向更智慧的人生境界。2500年前,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因一次出游有感于人世的生老病死,毅然出家,寻求解脱之路,并最终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发现了宇宙人生的绝对真理。一切都是无常变化的(诸行无常);世间一切中找不到一个永恒存在的“我”(诸法无我):人生的本质是苦(有漏皆苦);就此,佛陀为世人指出了解脱痛苦的唯一道路——八正道,沿着这条道路,人们最终将会抵达解脱一切痛苦的境界(涅槃寂静)。这些便是佛陀亲证的真理,亦即八正道中首要的一道——正见。
在佛教中,正见是八正道的根本和基础,是修行的摄导。唯有接受正见.才能抛弃所有障碍修行的怀疑、误解或成见,准确定位方向,确保在修行的道路上步步为营。在生活中,正见可以纠正我们人生每一个层面中所固有的错误观点或看法,引导人们走出迷茫,困惑、痛苦的泥淖,时刻安住于一个舒展、开放、富饶的心灵世界。
《图解正见》以正见为核心,将佛陀证悟的真理与日常生活的每一个层面相融合,并加以深入浅出的解析,揭示生活中处处存在的正确见地。此外,《图解正见:走出人生困局的智慧》还配以简单明了、清新隽永的手绘插画和图表,图文对照,相得益彰,令您的阅读体验更加轻松愉悦。
编辑推荐《图解正见:走出人生困局的智慧》:为何有烦恼?为何不成功?也许从一开始你的见地就是错的!因果、四圣谛、四法印,佛陀证悟的所有秘密都在这里。只是你一直看不见! 将佛教最核心的见地融入日常生活,揭示让心灵更加聪慧、自由、快乐的修心法门。
佛法中的心理疗法,源自佛陀的智慧,撷取佛教经典中抚慰心灵的良方,古老的佛教修持法门,与现代心理疗法相结合,诞生一系列现代修心法,让心灵回归本性的平静祥和,“修心坊”系列丛书,一《图解正见:走出人生困局的智慧》介绍一种修心法,教你在日常生活中寻觅心灵的乐土。
中国第一图解品牌紫图出品。
目录
正见的开示者与守护者——佛陀与八大菩萨
正见:佛陀证悟的真知灼见
编者序:看!佛陀的秘密都在这里
本书阅读导航
第一章 佛陀用一生实践的真理:正见
1.正见是什么:佛陀证悟的真知灼见
2.目睹老、病、死的感悟:人生原来是无常
3.对快乐的追索:远离痛苦,唯有觉知
4.摧毁魔王魔罗:战胜“心魔”
5.菩提树下的证悟:从攀缘执著中解脱
6.远离苦乐两边:践行中道的觉悟者
7.三转法轮:将空性指给人看
8.佛陀涅槃:解脱痛苦的寂静境界
9.践行佛陀的道路:由正见而开悟的圣者
第二章 由正见开始的快乐之旅:八正道
I.八正道:通往终极快乐的必由之路
2.正见:快乐之旅的随身指南
3.正思维:在放弃、慈爱和悲悯中释然
4.正语:体验和谐中的快乐
5.正业:符合道德原则的快乐
6.正命:利己利他的双重快乐
7.正精进:在持续发力中积累快乐
8.正念:活在当下的每一刻
10.正定:在禅定中看到实相
第三章 了解与改变:四圣谛
I.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佛用四圣谛度化五比丘
2.初转法轮讲四谛:佛法-以贯之的核心
3.痛苦无处不在:苦谛
4.苦的分类:三苦与八苦
5.苦谛运行的四种相状:苦谛四行相
6.探寻苦的原因:集谛
7.产生苦的根本原因:渴爱
8.苦因运行的四种相状:集谛四行相
9.观察苦谛:断除苦因就不会有苦果
10.断除苦的境界:灭谛
11.灭苦的状态:涅槃境界
12.灭谛运行的四种相状:灭谛四行相
13.通向涅槃的阶梯:道谛
14.直逼佛陀呆位:见道后的圣人之路
15.道谛运行的四种相状:道谛四行相
16.从了解到改变:发起出离心
17.生命轮回的模式:十二因缘
18.环环相扣:十二因缘与四圣谛
第四章 总会留下痕迹的:因果
1.如影相随的种子:业因
2.果实成熟了:业的果报
3.如何看待它:善恶的标准
4.别以为没人知道:死后的善恶大审判
5.不同的去处:业因种子决定来生方向
6.我们与圣人的差距:众生畏果 菩萨畏因
7.现世利益:把握因果,随缘自适
第五章 佛法的印证:四法印
1.认识四法印:验证佛法是否符合真理的标准
2.没有永恒的实体:眼前一切皆无常
3.没有恒常的主宰者:“我”也是无常变化的
4.没有恒久的快乐:世间一切皆苦
5.“我”是什么:肉体和精神和合的临时产物
6.有“我”还是“无我”:缘起与性空
7.没有什么好执著:一切都是空性
8.每一天都可以解脱:涅槃境界
9.涵盖一切佛法:四法印缺一不可
第六章 正见的对立面:错误的见地
1.修行证悟途中的障碍:见惑与思惑
2.对身体的执著:身见
3.执于一端.偏离中道:边见
4.否定因果:邪见
5.迷信错误的戒禁:戒禁取见
6.总以为自己是正确的:见取见
7.无限膨胀的欲望:贪婪
8.按捺不住的火气:嗔怒
9.浑浑噩噩地生活:愚痴
10.执著于放大镜中的自我:骄慢
11.缺乏虔诚的信念:疑惑
第七章 浩瀚经海,不离正见:佛经对正见的精彩阐释
1.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心经》对空的阐释
2.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金刚经》对空的阐释
3.观天地.念非常:《四十二章经》中的无常观
4.苦谛实苦,不可令乐:《遗教经》对四圣谛的阐释
5.舍此两边.有取中道:《阿含经》中的中道观
6.非垢行,非净行,是菩萨行:《维摩诘经》对菩萨行的阐释
7.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华严经》对万物本质的认识
8.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楞严经》对轮回的认识
9.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阿含经》对十二因缘的阐释
10.诸行无常,是生灭法:《涅槃经》的生死观
第八章 我们可以变得更聪慧:正见中的禅语
第九章 佛陀告诉我要这样想:正见中的心理疗法
……[看更多目录]
序言佛陀——一位伟大的心灵导师,其感化心灵的言语足以吸引全世界成千上万的朝圣者从中国的西藏一路跪拜到印度的菩提迦叶。他究竟说了什么?他的话为何能够触碰到每个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角落?他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他能够引导我们走出困惑、迷茫和痛苦的藩篱吗?相信这是每一个时刻关注心灵成长的人所热切期待的,而本书的每一个方面都暗含着这种对心灵关爱与呵护的细腻笔触。
——题记
2500年前,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因一次出游,有感于人世的生老病死,毅然出家,寻求解脱之路,并最终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发现了宇宙人生的绝对真理。这就是佛陀的正见,具体来说,正见的内容包括诸法无我、诸行无常、有漏皆苦、涅槃脱这四法印和四圣谛、因果法则等内容。世间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没有一个独立存在的主宰者,即诸法无我;一切事物都会改变,因而世间一切是无常变化的,即诸行无常;佛陀进一步发现由无常变化而带来的是无尽的痛苦,即有漏皆苦。人要经历生老病死苦,喜欢的人或事总要经历别离的苦、希望永远摆脱生死,然而疾病、衰老或死亡却又总是如影相随,总之人生的本质是苦。然而,佛陀在体悟到人生的本质是苦后,并未就此止步,而是继续思维苦,并且不断探索解脱一切痛苦的方法途径——八正道,沿着这条道路,人们最终将会抵达解脱一切痛苦的涅槃境界。
文摘插图:


智慧第一人
佛陀是世界上智慧第一的人。他的名字叫悉达多,原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王子。29岁时,他有感于人间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毅然抛弃王族生活,在菩提树下苦修六年,终于彻悟。他了悟到一切事物无法恒常存在,了悟到“我执”制造了一切痛苦,了悟到任何事物都没有真实存在的自性等宇宙人生真谛,这些真谛就是佛陀的大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说,佛陀并非是一个人名,而是心的一种状态。佛陀是觉醒者,是净化了一切杂染并证得解脱的成就者。
佛陀的证悟
佛陀亲自证悟并用一生来实践的宇宙人生真理,被称为“正见”,即如观察事物所体证到的见地。当我们的理智,直接面对真理,体验得明明白白时,就是正确的见地。而在佛法领域,正见是对苦、集、灭、道四谛的深彻见地,是佛法修学中八正道(八条通往佛教最高境地的捷径)的主导者。佛陀在《大念处经》中这样解释:“正见就是知苦、知苦之集、知苦之灭、知导致苦灭之道的知见。”正见就是了解世间一切皆苦(苦谛)、苦是有原因可循的(集谛),苦因即渴爱、苦是可以被消灭的(灭谛),当修行成熟时,就会抵达涅檗境界,灭除诸苦。灭苦是有方法可循的(道谛),这个方法即是指八正道。
解脱道的领航者
佛法的修学,以解脱为最终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要经历闻慧、思慧、修慧三个阶段,经过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这八条修炼途径。而正见居首,由闻慧开始,即对因果、事理、四谛、四法印(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檠寂静)等,从听闻佛陀的正法而得到正确深切的信解;进而再进一步理解佛法,并最终以佛法作为自己的见地。
从这个意义上说,正见是修道的先驱,是八正道其他道支的引导。打个比喻,假使一个对线路不熟悉的游人驾车出游,他首先要熟悉整体方向及目标,这样才会避免走冤枉路。佛法的修学也是这个道理。正见作为妙明的智慧,是修行的指南,如同行路需要眼目,航海需要罗盘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