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理沟通

管理沟通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管理,管理学,
  品牌: 杜慕群

基本信息·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页码:39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ISBN:9787302213192

·条形码:9787302213192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管理沟通》在介绍了西方管理沟通理论的同时,加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精华作为中国式管理沟通的文化基础,从中西方文化融合的角度阐述真正贴合本土实际的沟通原则与策略,并通过对大量本土案例的分析,为读者打开沟通方法的融会贯通之门。《管理沟通》分为管理沟通的理论与概念、组织沟通策略、沟通技能的提升和管理沟通未来发展趋势四大部分,共包括沟通概论、沟通理论、跨文化沟通、沟通策略、组织内部沟通策略与会议技巧、组织外部沟通策略(公共关系与危机管理)、团队沟通、面谈沟通、非语言沟通、倾听技巧、演讲技能、谈判技巧与组织管理沟通未来发展趋势等13章。

《管理沟通》是作者多年企业管理实践经验的浓缩与总结,也是多年大学MBA与企业培训教学经验的积累,不仅仅面向高等院校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与研究生(包括MBA、MPM与MPA),而且也适合企业中希望进行高效沟通的各层次管理人员,一般读者也可通过《管理沟通》了解沟通基本方法并提高自己的沟通技能,从而提高组织沟通效率。

作者简介杜慕群,1968年出生于湖南省永兴县,管理学博士,高级经济师。现就职于广州工程总承包集团,从事国有资产运营管理与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工作。

2004年以来先后担任中山大学管理学院3M(MBA/MPA/MPM)校外导师,中山大学企业与市场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广州房地产学会理事,广州市科技局、广州市产权交易所、广州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等机构特聘经济管理咨询专家。

个人专著《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实证与案例》入选经济科学出版社《中青年经济学家文库》出版,先后在《管理世界》、《学术研究》与《南方经济》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编辑推荐《管理沟通》特色:中西方文化理论融合独具特色

《管理沟通》介绍了管理沟通理论的理论要点,并针对中西方人性假设理论进行了比较分析,在简述中国传统的儒、道、墨各家沟通理念同时,引入了中国特有的“人情”与“面子”等沟通概念,并结合西方沟通理论策略,给出中国人管理沟通的实务对策。沟通演练游戏测试务实高效书中设计了许多沟通测试、情景模拟、游戏演练以及案例分析等练习.能在短时间内帮助学生加深对沟通理论与策略的理解,有效提高沟通技巧。亲身自述实务案例生动贴切书中收录了许多作者本人多年企业管理实践的亲身案例,同时也汇集了大量MBA学生采写的亲身实践的情境实录,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独特的中西方文化融合的视角

务实高效的沟通策略与技巧

目录

第1章 沟通概论 1

1.1 沟通的基本概念 3

1.1.1 沟通的含义 3

1.1.2 沟通的作用与意义 4

1.2 沟通、人际沟通与管理沟通 5

1.3 沟通过程的八要素模型 6

1.4 沟通的种类 10

1.4.1 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 10

1.4.2 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12

1.4.3 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13

1.4.4 向上沟通、向下沟通和平行沟通 13

1.4.5 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14

1.4.6 自我沟通、人际沟通与群体沟通 16

本章小结 17

管理游戏:单双向沟通游戏 17

本章典型案例:一次难忘的订餐经历 18

本章思考与讨论 20

延伸阅读提示 20

第2章 管理沟通的相关理论 21

2.1 西方管理理论的人性假设与相关沟通理论 22

2.1.1 “经济人”假设与X理论 22

2.1.2 “社会人”假设与人际关系理论 24

2.1.3 “自我实现人”假设与Y理论 25

2.1.4 “复杂人”假设与超Y理论(权变理论) 26

2.1.5 Z理论与“文化人”假设 29

2.2 中国传统的人性假设理论 31

2.2.1 性善论 32

2.2.2 性恶论 32

2.2.3 性无善无不善论(流水人性) 32

2.2.4 性有善有恶论 32

2.3 中西方人性假设理论的比较与应用 33

2.4 中国传统文化的沟通理念 34

2.4.1 儒家“和为贵”沟通原则 35

2.4.2 儒家的“中庸之道”实现了“贵和”的沟通 36

2.4.3 道家文化辩证管理的沟通理念 38

2.4.4 墨家的“兼爱”与“尚同”沟通理念 39

2.5 中西方“面子”理论比较及“人情与面子”互动模型 40

2.5.1 中西方文化情境中的面子理论 41

2.5.2 中西方面子理论之差异与成因 42

2.5.3 华人社会的人情与面子互动模型 43

2.6 西方组织冲突理论与华人冲突化解模型 47

2.6.1 西方管理沟通的冲突处理理论 48

2.6.2 中国人的人际冲突处理模式 49

本章小结 51

相关测试:菲德勒权变模型领导风格LPC测试问卷 51

本章典型案例:双迟集团的困境 52

本章思考与讨论 55

延伸阅读提示 56

第3章 跨文化沟通 57

3.1 跨文化沟通概述 58

3.1.1 文化的概念 58

3.1.2 跨文化沟通的概念 59

3.1.3 主要国家典型文化的特点 59

3.1.4 地域文化概念与分类 61

3.2 跨文化沟通的相关理论 63

3.2.1 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研究模型 63

3.2.2 霍夫斯泰德的文化五维度理论 65

3.3 跨文化沟通障碍的主要原因 69

3.3.1 文化差异对参与沟通结构的影响 69

3.3.2 文化差异对沟通的影响方式 70

3.3.3 影响跨文化沟通的要素 72

3.4 跨文化沟通的原则 78

3.5 跨文化沟通的策略 80

本章小结 83

相关测试:超市里的文化密码 84

本章典型案例:麦道公司的跨文化沟通 85

本章思考与讨论 87

延伸阅读提示 87

第4章 沟通、人际沟通与管理沟通策略 88

4.1 认识沟通策略 89

4.1.1 管理沟通策略介绍 89

4.1.2 约哈里窗口 89

4.2 管理沟通主体策略 91

4.2.1 沟通主体的自我认知与定位 91

4.2.2 自我沟通 93

4.2.3 沟通主体目标确立与评价 93

4.2.4 沟通形式的选择 94

4.3 管理沟通客体策略 95

4.3.1 沟通对象的特点分析 95

4.3.2 激发受众兴趣 96

4.4 管理沟通的编码和解码策略 97

4.4.1 影响编码和解码的个人障碍和组织障碍 97

4.4.2 克服障碍的对策 101

4.5 管理沟通的信息与渠道策略 102

4.5.1 信息策略 102

4.5.2 渠道策略 103

4.6 沟通的通俗原则 105

4.6.1 沟通的基本心态 105

4.6.2 沟通的基本要求——主动 106

4.6.3 沟通的基本原理——关心 107

4.6.4 人际沟通的同理心原则 108

4.7 中国人的人情与面子沟通策略 109

4.7.1 华人的人情运作法则与面子语言解析 109

4.7.2 人情与面子的沟通对策 111

本章小结 116

相关测试:沟通技能测试问卷 117

本章典型案例:女教师就医过程中的人际关系平衡 117

本章思考与讨论 120

延伸阅读提示 120

第5章 组织内部沟通策略与会议技巧 121

5.1 组织内部沟通的含义和作用 123

5.1.1 组织内部沟通的含义和特点 123

5.1.2 组织内部沟通的作用 123

5.1.3 组织内部沟通的环境 125

5.2 组织沟通的对象及策略 126

5.2.1 下行沟通——“非常用心”原则 127

5.2.2 上行沟通——“超常胆识”原则 131

5.2.3 横向沟通——“宰相肺腑”原则 136

5.2.4 组织冲突管理 139

5.3 组织中的沟通网络 140

5.3.1 正式沟通网络及其特点 140

5.3.2 非正式沟通网络及其特点 142

5.4 会议沟通概述 143

5.5 有效的会议 144

5.5.1 群体沟通的特点 144

5.5.2 会议成效影响的因素 145

5.5.3 有效会议的特征和策略 146

5.6 会议的组织 148

5.7 会议的技巧 149

5.7.1 主持人 149

5.7.2 会议成员 151

5.7.3 会议工作人员 152

本章小结 153

本章典型案例:智游移动的办公例会 153

本章思考与讨论 155

延伸阅读提示 156

第6章 组织外部沟通——公共关系与危机管理 157

6.1 企业对外沟通的对象及策略 158

6.1.1 企业公共关系概述 159

6.1.2 企业对外沟通的对象 159

6.2 企业危机的定义、类型和特征 162

6.2.1 企业危机的定义 162

6.2.2 企业危机的类型 163

6.2.3 企业危机的特征 165

6.3 西方危机管理理论和中国古代“顺道”文化危机管理思想 165

6.3.1 西方的危机管理理论 166

6.3.2 中国古代“顺道”文化管理思想 167

6.3.3 危机管理的价值前提 169

6.4 危机管理的识别与预控 171

6.4.1 识别企业内部的危机预警信号 171

6.4.2 危机影响评估 172

6.4.3 危机管理模拟训练 173

6.5 危机的形成与发展、处理与化解 174

6.5.1 危机的形成与发展 174

6.5.2 危机的处理与化解 175

6.6 危机管理的企业常态恢复与工作评价 178

6.6.1 危机管理的企业常态恢复 178

6.6.2 危机管理的工作评价 178

6.7 危机管理沟通的三个知道与八项注意 180

6.7.1 危机管理沟通的三个知道 180

6.7.2 危机管理沟通的八项注意 180

本章小结 186

本章典型案例:三鹿2004年的喜与2008年的悲 187

本章思考与讨论 190

延伸阅读提示 190

第7章 团队沟通与建设 191

7.1 认识团队与群体 192

7.1.1 团队与群体定义的差异 192

7.1.2 团队的特征 194

7.1.3 团队的类型 196

7.1.4 团队的意义 199

7.2 团队建设与团队领导 201

7.2.1 团队形成的五个阶段 201

7.2.2 团队的角色管理 202

7.2.3 团队的领导 206

7.3 团队沟通的技巧 212

7.3.1 团队总体沟通技巧 213

7.3.2 团队建设不同阶段的沟通策略 214

7.4 团队沟通决策 216

本章小结 219

本章小测验:团队角色自测问卷 220

本章团队游戏:寒带生存大挑战 222

本章典型案例:电子邮件沟通——秘书门事件 223

本章思考与讨论 225

延伸阅读提示 225

第8章 会见与面谈 226

8.1 会见与面谈概述 228

8.1.1 会见的含义 228

8.1.2 会见的功能 229

8.1.3 会见的特征 229

8.1.4 会见与面谈的关系 230

8.2 会见的一般过程 230

8.3 会见的原则和技巧 235

8.3.1 会见的原则 235

8.3.2 会见的技巧 236

8.4 几种重要的会见 237

8.4.1 招聘面试 237

8.4.2 信息收集与信息发布会见 243

8.4.3 绩效面谈 245

8.4.4 咨询、申诉与解惑会见 248

本章小结 249

本章典型案例:郁闷的小李 249

本章思考与讨论 250

延伸阅读提示 251

第9章 非语言沟通 252

9.1 非语言沟通的发展历史及特点 253

9.1.1 非语言沟通的发展历史 253

9.1.2 非语言沟通的特点 253

9.2 非语言沟通与语言沟通的关系 255

9.3 非语言沟通的分类 256

9.4 身体语言沟通 257

9.4.1 形象语言沟通 257

9.4.2 肢体语言沟通 260

9.4.3 面部表情语言沟通 265

9.5 环境语言沟通 270

9.5.1 时间环境 270

9.5.2 空间距离 270

9.5.3 环境设置 272

9.6 中西方非语言沟通的比较 273

9.6.1 中国人更偏爱非语言沟通 274

9.6.2 中西方非语言沟通的功能侧重点不同 274

9.6.3 中西方在非语言沟通方式上存在差异 274

本章小结 275

本章典型案例:59秒电话与泡汤的生意 275

本章思考与讨论 276

延伸阅读提示 276

第10章 倾听 277

10.1 倾听的含义与倾听的意义 278

10.1.1 “倾听”与“听”的关系 278

10.1.2 倾听的意义 279

10.1.3 常见的倾听障碍 280

10.2 倾听的过程与倾听的层次 282

10.2.1 倾听的过程 282

10.2.2 倾听的“珠穆朗玛峰”七层次 284

10.3 如何达成有效倾听 289

10.4 有效倾听对管理者的启发 293

本章小结 294

相关测试:倾听游戏——“青蛙跳水” 294

本章典型案例:“骚扰”,你是如何定位的 295

本章思考与讨论 297

延伸阅读提示 297

第11章 演讲 298

11.1 演讲概论 300

11.1.1 演讲的含义 300

11.1.2 演讲的特征 300

11.1.3 演讲的目的 301

11.1.4 演讲的种类 301

11.2 演讲前的准备 302

11.2.1 分析演讲的目的 302

11.2.2 分析演讲的听众 303

11.2.3 分析演讲的选题 305

11.2.4 分析演讲的材料 306

11.2.5 确定演讲的风格基调 308

11.3 演讲稿的结构安排 309

11.3.1 精彩的开场 310

11.3.2 清晰的主体 311

11.3.3 耐人寻味的结尾 311

11.3.4 文学色彩的体现 313

11.3.5 幽默智慧的体现 315

11.4 演讲过程中的技巧 316

11.4.1 情绪控制的技巧 316

11.4.2 开场的技巧 317

11.4.3 现场控制的技巧(中场控制) 320

11.4.4 收尾的技巧 320

11.4.5 解答问题的技巧 322

11.4.6 处理意外的技巧 323

11.4.7 非语言的技巧 324

11.5 演讲能力持续提升的路径 326

本章小结 329

本章典型案例:白岩松——《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 329

本章思考与讨论 332

延伸阅读提示 333

第12章 谈判 334

12.1 谈判的定义与分类 335

12.1.1 谈判的定义与要素 336

12.1.2 谈判的分类 338

12.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谈判理念 340

12.2.1 价值观对谈判的影响 340

12.2.2 思维和行为方式对谈判的影响 341

12.3 谈判的过程 342

12.3.1 准备和计划 342

12.3.2 开局 343

12.3.3 阐述与辩论 344

12.3.4 结束与实施 345

12.4 谈判的策略与技巧 346

12.4.1 谈判的策略 346

12.4.2 合作式谈判的技巧 352

12.5 跨文化谈判 355

12.5.1 跨文化谈判的风格差异 356

12.5.2 跨文化谈判的文化差异 356

12.5.3 跨文化谈判的语言差异 357

12.5.4 跨文化谈判的非语言差异 357

12.5.5 跨文化谈判双赢策略 358

本章小结 362

本章典型案例:中欧纺织品贸易谈判 362

本章思考与讨论 365

延伸阅读提示 365

第13章 组织管理沟通未来发展趋势 366

13.1 组织管理沟通未来发展趋势的概述 367

13.1.1 未来的组织发展趋势 367

13.1.2 未来的组织沟通渠道 367

13.2 互联网技术发展概述与媒介融合趋势及影响 370

13.2.1 互联网技术发展概述 370

13.2.2 媒介融合趋势及影响 372

13.3 学习型组织的沟通原则 374

13.3.1 组织结构 375

13.3.2 组织氛围 375

13.3.3 管理理念 376

13.3.4 沟通机制 376

13.4 虚拟组织与网络沟通的优劣势 377

13.4.1 虚拟组织的沟通特征 377

13.4.2 信息技术对组织沟通的影响 378

13.4.3 网络沟通的优势与劣势 381

13.5 组织网络沟通环境下的沟通伦理与策略 383

13.5.1 网络环境下的组织沟通伦理问题 383

13.5.2 网络环境下的组织沟通策略 385

本章小结 387

本章典型案例:言多必失——谢国忠邮件门事件 387

本章思考与讨论 389

延伸阅读提示 389

参考文献 391

后记 394

……[看更多目录]

序言本书成书的背景可以用“两个领悟”、“两个原因”与“一个目标”来归纳。首先“两个领悟”来源于职场的经历与企业管理博士研究生攻读的经历。1993年,我从中科院陕西天文台研究生毕业进入职场,长期理工科的教育背景,造就了本人思维逻辑比较直接,缺乏迂回性,对于职场发展也一直倾向被动等待,缺乏主动性,虽然在每个岗位的专业能力都是出色的,但由于在人际沟通能力上比较弱势,导致前十年的职业生涯一直不够顺畅。在多个行业的不断辗转磨炼过程中,我也遭遇了技术人员向管理人员转变的许多困难与挫折,后来攻读博士学位正规企业管理专业的培训教育,对人际关系与沟通的理解才有了一定的领悟,这种提升与悟道为后续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这是我第一个领悟:前十年职场挫折经历使我真正领悟到了人际沟通的重要性。

2003年年底,经过三年半的艰苦在职攻读,我终于获得了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博士学位。我的博士论文题目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这篇论文是我在对企业核心能力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通过对中国IT制造业企业进行了问卷实证研究分析基础上撰写完成的。2005年年初,我的博士论文进行修订并补充了联想、惠普、三星等六个企业案例后,入选了财政部经济科学出版社《中青年经济学家文库》丛书,获得正式出版。正是在撰写《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实证与案例》的过程中,我开始对管理沟通这门跨学科的课程发生了兴趣,因为就从我本人的理解,企业核心竞争力最关键的要点就在于企业内部各部门(事业部)各种能力的整合与协调,而这种协调与整合能力是真正具有独特性且难以被模仿的。从本质上看,企业整合与协调的最基本要点就是企业内部无间隙地顺畅沟通,因此企业内部高效的沟通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在企业内部如何强调沟通都不为过。这是我对核心竞争力有了更深层次的第二个领悟:高效沟通才是个人乃至企业真正的核心能力。

所谓“两个原因”,主要阐述我本人利用业余时间为中山大学等学员讲授《管理沟通》课程时引发的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本人在完成博士论文后,由于在核心能力方面研究的前瞻性,陆续有学校邀请我为他们开设企业核心能力的讲座。在讲授企业市场、管理与技术三大能力的基础上,我始终都在强调核心能力的基础就是企业的高效管理沟通能力。在这种背景下,听课的学员督促我为他们讲授《管理沟通》课程,因而讲授管理沟通课程首先是学员应要求及其督促下的结果;另一方面,虽然本人经过多年的生涯磨炼以及管理理论的学习,对人际关系与沟通获得了一定的理解和悟道,但我经常看到身边很多组织内部的管理人员尽管在业务能力方面无可挑剔,却在日常沟通与人际关系处理方面存在缺憾,使得日常实际管理效果大打折扣,并进而导致职业生涯没有机会获得更高的突破。在这些人的身上依稀看到了我当年挫折中迷茫无助的影子。为了防止这些后继职场新兵重蹈覆辙,这才是我讲授管理沟通最重要的原因。

最后提出的“一个目标”就是本人希望编制一本既能够吸取西方沟通理论精华,又能够真正贴切中国文化背景的实战型的MBA管理沟通教材。从2004年开始到现在,我陆续在中山大学等学校开设《管理沟通》课程与讲座,开始通过培训分享本人在沟通方面的研究积累与经验教训。从反馈情况看,反响比较热烈。经过三年多的教学实践,发现目前的管理沟通教材,部分是完全从西方教材翻译过来的,部分是国内各大学MBA专职教师根据西方沟通理论基础,加上了少许中国传统文化要素编制而成的,书中大部分案例均为西方或本土二手案例,往往缺乏原创性与实践性。我虽然也推荐了几本管理沟通书籍作为学生教材,但一直没有办法找到一本既注重实战演练,又注重沟通过程中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教材,这也就是本教材编撰的初衷。

浙江大学魏江教授对《管理沟通》这门课程的教学提出了两个问题:什么是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管理沟通?管理沟通到底有没有体系结构?并按照他的理解将这两个问题的答案落脚在:管理沟通的本质应该是换位思考,在沟通过程中不能忘记文化背景。对此两点归纳我深表认同,首先从换位思考的角度看,我本人理解管理沟通的过程就是一个主客体双方信息不断对称完善的过程,因而整个管理沟通的所有技巧可以用简单的沟通过程八要素模型与约哈里窗口模型来概括。鉴于此,本书在阐述组织沟通策略过程中,就基本按照沟通过程八要素模型的每个要素展开论述,这也就是管理沟通的最基本的思路。其次从不能忘记文化背景的角度看,如何才能掌握真正属于中国人的文化背景,这也是中国人管理沟通必须解决的问题,因而本书强调了西方理论与中国文化融合的特点。为了能够真正阐述清楚中国文化背景,本书引入了社会心理学与中国文化心理学中的人情与面子的研究理论,并针对目前中国实际阐明了基于中国人的人情与面子的沟通策略。

根据西方理论与中国文化融合视角这个特点以及管理沟通理论的基本思路,本书分管理沟通的理论、组织沟通策略、沟通技能的提升与锻造以及管理沟通未来发展趋势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了沟通概论,沟通理论,跨文化沟通和管理沟通策略4章节,不仅从西方管理沟通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沟通理论比较的角度,介绍了中西方沟通理论在人性假设方面差异对管理沟通理论的影响,而且引入了社会心理学研究范畴的中国人的人情与面子相关理论,并针对人情与面子理论,提出了适应于中国文化的沟通策略。第二部分包括了组织内部沟通策略与会议技巧、组织外部沟通策略(公共关系与危机管理)、团队沟通和面谈沟通4章节,从组织沟通策略的层面探讨管理沟通的实战策略,案例尽可能贴近企业管理实践。第三部分包括非语言沟通、倾听、演讲和谈判4章节,从沟通技能提升的角度,运用大量实战案例进行阐述分析,力求切合企业管理实际。最后一部分即最后一章,该章在描述过去三十年信息化发展的技术脉络历史的基础上,预测了网络多媒体不断融合的沟通趋势,在分析了网络沟通对管理沟通影响的前提下,提出了未来虚拟组织与学习型组织沟通策略。

本书首先由我本人编撰了全书的详细提纲框架,并编制了第2章初稿作为样章格式,提交给相关学生作为各章节的初稿,在初稿出来后,由我本人对书稿进行了全面审阅统稿,具体撰写分工:第1章、第2章、第4章、第7章由杜慕群执笔,第6章与第13章由丘凌峰执笔,第5章由邹华执笔,第3章由邹华与郭淞才执笔,第8章由陈文丽与丘凌峰执笔,第9章由郭艳军执笔,第10章由游苗执笔,第11章由范淑英与杜慕群执笔,第12章由徐岗与杜慕群执笔。此外,赖庆华、范星星与林静宜等同学参与了初稿编辑与资料收集工作,最后统稿完成后,范星星、丘凌峰、游苗、邹华与刘艳军参与了专业校对工作。

在本书稿初步完成时,由于篇幅的限制,很多优秀的案例以及沟通的资料都没有办法融入到本书内容中,相关内容的取舍也是根据本人的判断进行的,在本书出版后,我希望专门针对本书再出版一本《管理沟通》教学案例汇编,这样或许能够弥补本书编写过程的遗憾。

文摘插图:

管理沟通

“和为贵”的哲学思想在沟通中表现为化解人际间的矛盾、铲除隔阂。“以和处之,则情相合;以礼待之,则分相安”,儒家要求管理者在与人交往中不但要以诚信待人,而且行为要符合一定的规范。它要求管理者把“和”的思想纳入到管理当中去,以创造公司和谐的人际关系,表现出平和、宽容、顺从、团结、信赖等特征,使大家相互尊重、相互信赖,而不要过于突出自己。但是儒家是既主张“和为贵”又主张竞争的。

首先,儒家的“和”是有原则的“和”。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里的“和”是指协调、和谐,而“同”是指无差别地同一,即真正有德行的人善于与人和睦相处,协调各种关系,但并不是意味着盲目附和、盲目苟同,无原则的附和、妥协有损于组织的发展。“君子和而不同”是指善于与人相处而不随波逐流。“和而不同”要求管理者在沟通时,既要强调柔性化沟通,又要重视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等硬约束,保证整个管理系统既和谐又富有原则、充满活力。管理者应实施符合大局的决策,做好协调工作,让更多的组织成员全面了解管理者行为的依据和目的,同时对于利益受损者要做好思想工作,争取理解和认同,最大限度地将矛盾及时消除,实现组织的协调运行。

其次,儒家在和与争的关系上,主张以“和”为主、以竞争为辅的原则,和是目的,竞争是手段,争是为了在更高层次上取得“和”,竞争并不排斥人和。儒家坚持以“和为贵”的手段和方法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切矛盾与冲突,因此,儒家的基本原则是能“和”则“和”,内部和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增强对外竞争的实力,即“内和外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即在同外部企业竞争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内部的人和是绝对没有竞争优势的。对外竞争优势的基础是内部的人和。

最后,“和为贵”不仅适用于企业内部沟通,同时也适应于企业与企业的沟通,以及企业与外部环境的沟通。当代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要求和合,要合作竞争,在竞争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争取双赢、甚至多赢。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企业间通过和谐竞争,为顾客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价值。

2.4.2儒家的“中庸之道”实现了“贵和”的沟通

在孔子“和而不同”观点的基础上,儒家学者提出“中和”的概念。孔子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他把中正适度作为认识事物合理性的普遍的方法论准则。《礼记·中庸》上说:“中也者,天

……[看更多书摘]

后记本书成书过程中要特别感谢中山大学管理学院2006届以来各届MBA学员、EDP总裁班学员以及学历教育研究生们给我的帮助,本书中部分案例来自于他们所提供的案例,课程中的许多内容也得益于他们给我的启发。感谢我在本书前言中列出的本书编写团队的每一位成员,是他们与我之间紧密的团队合作,为顺利编撰完成本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本书之所以成书离不开我目前工作的广州工程总承包集团金作斌董事长与梁湖清总经理、王民副书记、倪安葵副总经理、李中庆副总经理与高玫总会计师等各位领导的关怀指导,是他们平时一言一行的言传身教,让我本人对人际沟通技巧领悟甚多。同时本人职业生涯过程中所遇到的周克琨、安庆庆、金更生与王宏伟等领导对本人为人处世的理念影响深远,感恩之余,奉呈本书是对他们最好的答谢。

感谢广州协荣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所有团队成员,是他们的支持,让我在2006年初开始领导团队时,提出的“学习、反省、诚信、感恩”的团队文化理念得到充分的实践,也让我更多沟通的策略能够在团队实践中不断得到升华。

感谢我的博士生导师毛蕴诗教授将我引入了企业管理专业的大门,不仅从他那里学习了企业管理的理论知识,而且领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谢师母文师平老师常常教导为人诚信为本、踏实干事,让本人受益良多。在本人业余研究学习过程中,华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朱桂龙院长、黄培伦教授与李敏教授,暨南大学刘少波教授与郑英隆教授,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的徐勇副院长、李非教授、任荣伟副教授与汪建成副教授等,给予了本人坚定的支持,并从他们的日常交往中受教很多。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管理沟通》课程老师朱仁宏博士、刘光友博士对本书的提纲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能够参与他们一起构建中山大学管理学院MBA《管理沟通》课程教学团队,是我本人的荣幸。感谢中山大学管理学院3M(MBA/MPM/MPAce)中心的王远怀主任与田正芳老师,中山大学管理学院EDP中心袁朝普主任,华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EDP中心许晓霞主任以及暨南大学管理学院EDP中心吕新艳主任,是他们对我的信任与支持,给予了我一个分享的平台,让我本人在学习研究过程中,实现了教学相长的初衷。在本书编辑过程中,我还吸收与借鉴了国内外管理沟通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参考和引用了其他国内外有关教材、专著、案例和文献资料,限于篇幅,未能一一注明,在此谨向各位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在本书还是初步提纲的时候,第一时间给予了及时的鼓励支持,并在整个编撰过程中,提出了宝贵的修订意见,从而让本书能够按时出版。

我以此书献给我英年早逝的父亲,是他引导我迈出了人生旅程的第一步,在他言传身教影响下,从小开始的大量阅读,逐步认识了“书中自有黄金屋”,让我理解了终生学习是我一生中最持久的欢乐。同时感谢我母亲对我始终如一的关心支持,她时刻默默地祝福是我人生不断迈进的过程中持久的动力源泉。我也要感谢我的大哥慕晋、二哥慕沁、小妹慕菊以及其他亲人对我坚定的鼓励与支持。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妻子范淑英女士,她不仅参与了本书初稿的编辑工作,而且承担本人的后勤支持工作,让我业余时间无须他顾,全心投入到书稿的编写当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