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中医痰证学研究
分類: 图书,医学,中医学,中医内科学,
品牌: 阮新民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页码:26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ISBN:9787802317697
·条形码:978780231769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实用中医痰证学研究》是在系统总结古今论痰治痰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多年从痰入手治疗难疴痼疾的临床经验,经过精心设计编撰而成。内容涉及痰证的概念、古今医家论治痰证的经验、痰证的现代研究、痰证的临床证候特点、痰证的治则治法、治痰常用方药、常见痰证及疑难病从痰证论治等,其中尤以详细介绍疑难病从痰论治的经验为其特点。该书体例新颖,内容丰富,博古通今,既广采众家之长,理论联系实际,又反映作者临证经验体会,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可读性强,是一部颇具理论和临床价值,以及科研和文献价值的中医痰证专著。可作为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临床及科研工作者的必备参考书,也可供中医药院校师生参阅。
作者简介阮新民,男,1953年10月出生,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学术思想继承人。现任广东省中医院心脏中心主任,为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美国胸心外科学会会员、美国心脏病学会会员、澳门镜湖医院顾问医生、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和中华医学会广东省心胸外科分会常务理事。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研究,以“调脾护心法”和“益气活血化痰法”指导冠心病的治疗,促进冠脉搭桥手术与邓铁涛教授“五脏相关学术思想”的结合,在冠脉搭桥围术期中西医结合领域取得多项成果。承担科技部865计划、“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和“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及其他各级科研课题多项,为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冠心病血运重建后中医综合干预的临床研究”课题负责人,近年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4部。
吴焕林,男,1964年2月出生,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学术思想继承人。现任广东省中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心脏一科主任、中国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腹针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1987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师从邓铁涛教授、薄氏腹针发明人薄智云教授。从事中医心血管病的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继承并发扬了邓铁涛教授的“心脾相关学术思想”,针药并用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承担科技部975计划、“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和“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及其他各级科研课题多项,近年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4部,获行业、大学等各级奖项共5项。
编辑推荐《实用中医痰证学研究》是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第一章 痰证研究概要
第一节 中医痰证的历史源流
第二节 痰证的现代研究进展
一、痰证的病因病机研究
二、痰证诊断标准的研究
三、痰证治则治法研究
四、痰证临床研究
第二章 化痰中药的研究
第一节 化痰药的分类
一、按作用强弱分类
二、按作用方式分类
第二节 理痰药
第三节 祛痰药
第四节 破痰药
第五节 散结化痰药
第三章 化痰方剂的研究
第一节 燥湿化痰方
第二节 清热化痰方
第三节 润肺化痰方
第四节 温化寒痰方
第五节 祛风化痰方
第四章 痰证相关疾病的研究
第一节 循环系统疾病
高脂血症(膏脂)
冠心病(胸痹心痛)
高血压(眩晕)
心律失常(心悸)
病毒性心肌炎
多发性大动脉炎(脉痹)
缺血性脑血管病(中风)
第二节 神经系统疾病
癫痫
帕金森综合征
老年性痴呆
头痛
精神分裂症
肺性脑病
第三节 消化系统疾病
慢性胃炎
脂肪肝
第四节 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硬皮病
糖尿病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功能亢进
过敏性紫癜
附录一 常用化痰中药索引
附录二 常用化痰方剂索引
……[看更多目录]
序言中医对于痰的认识,可上溯至先秦时代的《诗经》和《五十二病方》,可谓源远流长。历代医家基于痰证的论治也极为丰富,从张仲景的“四饮”,到尤在泾的“治痰七法”,再到当代的“十痰”之说,痰证的内容既精且深,分类既明且详,论治入微多变,可以说痰证是中医学宝库中一个独具特色的领域,同时,痰证学说对临床也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中医所言之痰,既有“有形之痰”,也有“无形之痰”,均有验于实际。在中医临床上,应用化痰法治疗的病症比比皆是,明代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辑录了三百多首治痰方药,是该书中按病辑方最多者,说明历代医家对于痰证是非常重视的,从治痰入手可以解决很多疾病。
举冠心病为例,《金匮》以“阳微阴弦”为病机总括,胸阳不振为本,阴寒痰浊为标,其治疗重视化痰以通阳,且有散寒、补中、理气、涤饮之不同,后世又补入芳香温通。根据我的临床观察,本病是以脾气虚为本,痰瘀内阻为标。痰瘀相较,以痰为先导,是先病痰而后病瘀,故不能忽视二点:一是扶正,二是化痰。通过我本人以及学生的临床和科研,证明这个理论是站得住脚的,应用于临床,疗效得到了提高。
文摘东汉末年,张仲景不但首创“痰饮”之说,而且最早建立水饮证治方药体系,对后世痰饮论治影响深远,其在《金匮要略》一书中专列“痰饮”、“水气”、“咳嗽”三篇,并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出了“病痰饮者,以温药和之”的治疗原则,代表方剂是苓桂术甘汤,为后世治疗痰证作了有益的启示。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论述了水饮病证的分类、证候、治则及方药,该篇共有论1首,脉证21条,方19首,说明当时水饮论治方药体系已形成。按水饮停滞部位的不同将其分为四类,即“痰饮”、“悬饮”、“溢饮”、“支饮”,从概念上界定了“四饮”的具体定义,较之《内经》水、湿的论述更加清晰明确。
《伤寒论》中关于结胸等病证的论述,实际也属于后世所论痰证的治疗范畴。如“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白散方的药物组成为桔梗、巴豆、贝母。“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该方由大黄、芒硝、甘遂三味药物组成。由此可见,张仲景的理论为痰证发展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痰的认识经历了二次概念上的重大变革:首次是隋唐至宋代,痰与饮分开立论而辨证施治;第二次是金元至明清,对痰证的认识从狭义“可见之痰”泛化为广义“无形之痰”,其视野拓展,施治范围扩大。这两次重大变化使得中医在对痰证的认知上大大前进了一步。
隋唐之前,痰与饮仍无明显区别,《脉经》、《千金要方》等著作将“痰饮”写作“淡饮”。古义中“淡”与“澹”相通,意为胸上之液,水饮摇动。而至隋朝,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专列了“痰饮候”、“诸痰候”和“解散痰癖候”等多篇,对痰证的论证十分精辟,而且将痰和饮分别论述,是最早的痰、饮分类。《诸病源候论》将痰分为热痰、冷痰、阴痰、痰结等,将饮分为悬饮、溢饮、支饮、癖饮、留饮、流饮等,并提出了“百病皆为痰作祟”之说,使痰邪致病的范围得以扩展。
在《诸病源候论》之后,古代医家根据各自的条件及师承关系,逐步形成了各个不同的学派,因而中医痰证学也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补充和发展。如唐代《千金要方》卷十九用常山、葱白等治冷热膈痰,痰饮头痛;用皂荚、巴豆、半夏治“积聚癜坚”等顽痰重症,都颇有临床意义。《千金翼方》卷十八“痰饮”中除引述《金匮》“痰饮”篇内容外,并载治痰方二十余首,其中不少方药至今仍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