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讲给EMBA的经济学(第3版)(陈淮系列讲座之一)
品牌: 陈淮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页码:52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SBN:9787802344921
·条形码:9787802344921
·版本:第3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陈淮系列讲座之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大道至简:讲给EMBA的经济学(第3版)》内容简介:这是一本讲经济学的书。经济学的书能印第三版,不容易。大概因为世界金融危机了,人们都想整明白是不是世界的末日要到了。经济学很简单。2009年“小品王”赵本山在央视的“春晚”里演了个小品,叫“不差钱”。人们才知道,敢情全世界最好的经济学家是赵大叔,他一句话就把世界金融危机的原因给概括、总结出来了。金融危机的直接起源在于全球性的资本过剩。为什么?《大道至简:讲给EMBA的经济学(第3版)》中讲了。
经济学很复杂。现如今谁都敢讲经济学,人们以为经济学就是研究怎么挣钱的。可您天天琢磨,天天用的那个叫“货币”的东西,你能把“一块钱值多少钱”说明白吗?金融危机让我们知道,现在经济学得重新去研究“钱是什么”这个最古老的经济学问题了。为什么?《大道至简:讲给EMBA的经济学(第3版)》中也说了。
作者简介陈淮,男,1952年2月生,1987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获博士学位,1993年获研究员职称,为国家级有特殊贡献专家,曾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现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城乡建设经济系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曾于1987年至1989年在日本东海大学作访问学者,1992年至1993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作客座研究员。出版有《工业化——中国面临的挑战》、《日本产业政策研究》、《对话”十五”——中国中长期发展战略再审视》、《走过世纪之交:战略与政策研究》、《热点随想》等专著十余部,公开发表论文数百篇。主要研究领域:工业化理论、产业结构理论、区域经济理论、人口就业理论等。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集体),国家发展奖一、二等奖(集体),国家教委优秀著作奖(个人),辽宁省社会科学一等奖(个人)。主持过《跨世纪战略发展过程中的中国经济结构研究》,《世纪末的中国经济增长》、《过剩经济:形势与对策》、《重要基础产业的资产重组研究》、《1999:中国中长期发展战略再审视》、《中国国有投资公司在发展与改革过程中的战略定位》、《保障国家石油安全的战略思路》等重大课题研究。
编辑推荐《大道至简:讲给EMBA的经济学(第3版)》:第一讲 历史的回顾与总结
第二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三讲 中国就业战争
第四讲 中国结构战略
第五讲 中国资源战略
第六讲 中国区域战略
第七讲 中国发展目标与总体战略
第八讲 经济体制改革
第九讲 房地产业与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陈淮观点
邓小平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我认为邓小平实在是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他用了两句最朴实无华、最通俗易懂的话,就把人们争论了上百年的很尖锐、很深刻的问题给总结了。我们就要循着这样一条思路向前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学。也许我们现在的回答还不完一整,但这个思路不能变。什么思路呢?一是老百姓过好日子,二是市场经济。“管理股”的出现意味着管理要素所有者的利益不再表现为工资,而是表现为利润。
垄断是市场经济的大敌,是一种腐败,是一种市场暴力。垄断导致技术停滞与制度腐败。垄断没有什么“好”、“坏”之分。
美国《财富》杂志关于世界500强的排行榜中,中国的企业有12家榜上有名。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已经拥有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下这个判断恐怕还为时过早。因为世界500强中的其他488家之所以大,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是市场力量导致的资源集中。唯有中国这12家并未经过市场的充分竞争“洗礼”。不论资产规模大,还是销售额大。都还只是人为合并的结果。
“全面小康”是一个具有极高政治智慧的提法。这个目标首先坚定地回答了来自“左”的诘难,坚决地否定了“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思潮。这个目标也同时坚定地堵死了右的政治倾向。我们要的是“全面的小康”,绝对不是两极分化的社会,绝对不是一小部分人占有社会绝大部分财富,而大多数人一无所有的社会。
陈淮自述
我是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班出身,政治经济学专业毕业。研究生读的是工业经济。实实在在地本科、硕士、博士读了10年,中间不掺水。同时,对外国的经济学我也并不陌生。美国、日本都留过学,多少都有所了解。不管是西洋的、东洋的,相应的理论也有一定的参悟。在我们国家过去一段的发展实践中,我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作,对我国实践发展的情况也有一点了解和体会。
目录
序说
课程目标与要求
【0—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这门课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其特点是,讲授的老师之间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讲课风格上可能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别。因为没有—个现成的体系,没有—个定格的范围。哪些内容是这个领域的,哪些内容不是这个领域的?/2
【0—1—2】这门课的另—个难点是,在中国的现实中,发展与改革的问题密切地交织在了—起。人们希望经济学回答,怎样实现社会财富的快速积累和效率的提高;人们又要求经济学回答,什么是理想的社会状态,改革的终极目标如何。人们总是希望立即知道客观规律的答案。其实,这个答案是人类共同探索的目标,而不是—个现成谜底。/3
【0—1—3】人们面临很多思考,这些思考从不同的角度产生出不同的看法、归纳出不同的结论。第—次讲授时,我所讲内容根本没有现成的教科书,甚至连—页书面提纲都没有。但这不等于说这门课将流于—个演讲报告的水平。我给自己这门课提的要求是,每—讲的水平都要达到“理论上的深层次,实践上的最前沿”。/3
第—讲历史的回顾与总结
1.经济学的回顾与总结
【1—1—1】所有近、现代经济学理论,我们所要讨论的实践中所面临的经济发展难题,都是和工业化这个进程密切联系在—起的。没有工业化,我们用不着讨论失业、下岗、城市化、资源、可持续发展、基础设施、外来竞争、市场游戏规则、知识产权、WTO、政府公共职能等等—切问题;不必讨论为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总量与结构问题、宏观调控与微观主体问题;以及人类苦苦思索而不得的种种难题。/3
【1—1—2】机器带来了生产率的成倍增长。面对仿佛在—夜之间从天而降的财富,在快乐、幻想与野心交织的社会背景下,从工业化初期开始,人们就致力于思考、分析这些财富的本质、财富的来源、财富的去向、财富的分配等问题,由此就诞生了我们称之为经济学的学问。/5
【1—1—3】无需讳言,我们现在还有太多的客观规律没有认识。别说机器最终将导致什么样的生产力,通货膨胀、通货紧缩这样—个在发达国家过去—百余年中不断往复、出现过多次,甚至导致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这么—个矛盾,我们至今还处在—个初级的认识水平上。美联储从2004年7月到2006年6月连续17次提高利率,以抑制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没想到2007年第四季度美国以致全世界就被卷入了严重的通缩和衰退。我国在2008年上半年还在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到下半年不得不调整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防偏快”急剧掉头为“保增长”。/6
【1—1—4】经济学是—门既简单又深奥的学问。近、现代经济学,不论它叫做环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所有经济学研究的内容都不外乎两个方面:资源的优化组合、优化配置问题和社会利益关系的协调问题。/8
【1—1—5】现在很时髦的—个词叫做“制度安排”。其实所有制度安排的本质都不过是规范化的社会利益关系协调方式。人们找到—种能够使社会群体之间利益关系趋于协调的方式,然后就把它固化下来,形成社会共同的约定;并且把这个约定上升到规范的形式,这就叫做制度安排。/10
【1—1—6】“看不见的手”是指,生产者要谋取自己的利益,首先必须得造出能满足别人、满足社会某种需求的产品。就是人们常说的,市场经济是个“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经济。“看不见的手”的发现是—个伟大的贡献。除了救济慈善和社会保障这两项外,迄今有关市场经济下—切经济制度的基本“游戏规则”都是基于这个“看不见的手”的假定基础上的。/12
【1—1—7】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来没说过暴力革命,从来没说过“—大二公”,从来没说过只有—个利益主体。尽管讲过消灭剥削者,让大多数人掌握财富。这种平等观,就叫做社会主义的平等观,叫做社会主义思想。在后来的实践发展中,资本主义也出现了新的变化,资本家努力让人们挣更多的钱。就是在这样的挑战性问题面前,经济学,包括社会主义经济学就有了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社会主义不再是消灭有产者,而是要让大多数人都有产。这就是辩证法。/13
【1-1—8】1929年,—场以全球性过剩为特征的大危机猝不及防地降临于世界,社会矛盾—下激化了。由此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人们认识到,如果供求之间的失衡程度严重到市场不能自动调节的地步时,得有—个外在力量来干预—下。这个外在力量就是政府。政府应当如何来调整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呢?由此就诞生了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认为,政府的任务就应当是在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寻找—个平衡点。/17
【1—1—9】微观经济学专门研究企业内部的资源如何实现最优化的组合。要素之间可以互相替代,究竟用人还是用机器?要说服消费者,并且还要战胜竞争对手,要想多卖就必须卖得便宜。什么样的规模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呢?什么情况下才能够实现—个最好的组合呢?微观经济学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以定量化分析的方法。/19
【1—1—10】邓小平同志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我认为邓小平实在是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他用了两句最朴实无华、最通俗易懂的话,就把人们争论了上百年的很尖锐、很深刻的问题给总结了。我们就要循着这样—条思路向前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学。也许我们现在的回答还不完整。但这个思路不能变。什么思路呢?—是老百姓过好日子,二是市场经济。/22
……
4.提问与讨论
第二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三讲 中国就业战争
第四讲 中国结构战略
第五讲 中国资源战略
第六讲 中国区域战略
第七讲 中国发展目标与总体战略
第八讲 经济体制改革
第九讲 房地产业与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附录一听陈淮博士谈向温家宝总理汇报
第三版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蒙读者厚爱,《大道至简》要再版了,缘分啊。
编辑要我写个“再版前言”,我有些忐忑。“再版前言”这个词可是有来历的。40年前,那时的8亿中国人都得会背诵一个叫做“再版前言”的东西。我也冒写一个,行吗?
编辑说行。
说行咱就写。写什么呢?2005年,我受中国(海南)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邀请,为东北大学和中改院合招的博士研究生讲了一门叫做“经济哲学”的课。我说“再版前言”讲点哲学行吗?编辑说,千万别,那会让读者翻开第一页就会被吓跑的。
咱们试试。也许吓不跑。别小看我们的读者。
讲三个认识。
第一个认识是唯物主义。我理解,唯物主义的根本要义,是强调客观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一段时期来有个有趣但很时髦的现象。假如有个气象专家预报说明天有雨,于是就有评论家写时评、网友贴“博客”说,这个气象专家肯定是让卖伞的收买了,不然他怎么会站在有利于卖伞人的立场上说话呢?天要下雨是客观规律,不是气象学家让它下才下的,也不是小报记者、时评家不让它下它就不下的。这就叫客观规律。如同所有的科学研究一样,经济学,经济学家研究的是经济领域的客观规律。客观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包括不以身居高位的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也包括不以大多数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谁不希望“祖国永远是春天”呢?可四季交替改变不了。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在是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这个社会付出了极为惨痛、巨大的历史代价后才真正懂得的一个道理。
第二个认识是辩证法。这个世界很奇怪,人们从实践中得出的常识却总是和客观规律相悖。例如更少的人种地反而可以获得更多的粮食,发展城市反而可以使农民更快富裕。工业化阶段就是具有这么一个特点的阶段。过去50余年中,我们已经有过若干次“新农村建设”的高潮了。
文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贡献还在于,它提出了一种研究方法,一种看待经济现象的思维角度。这就是辩证法。马克思说,资本家之所以拿出资本,就是想把它投入到经济活动中带来增值,带来利润。办企业本质上就是为了获取利润。但千千万万的企业家们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导致了一个后果。大家都想比别人多挣钱,结果大家都少挣了钱。因为每个企业都为了多挣钱,不断发展技术,采用更先进的设备,产出更多的产品,就导致了供与求的问题。供大于求,就得降价,而成本不变,所以利润率就下降。这个规律就是“平均利润率规律”和“利润率下降规律”。人们反复地打破平衡,创造出新的不平衡。这个规律与自然界的一些规律太像了。这就叫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讲的就是辩证法。迄今为止,实践反复证明他说的这个辩证法是对的。我们多年来“以粮为纲”,始终解决不了吃饭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不提以粮为纲了,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起,我们面临的问题是粮食过剩。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诞生于西方工业化的过程中,从观察工业化时代的现象人手,在理性归纳和总结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由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不可能不打上时代的烙印。马克思那个时代没有手机、没有信息化,也不懂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界之间关系等。因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必然有它的局限性。
例如,马克思认为,只有土地是有限的,不能无限扩充;而矿产资源是无限多的,人们获取矿产资源的主要“瓶颈”只是资本积累、积聚的程度;只要有了充足的资本,总能采到矿产资源。但现在我们清楚地知道,即使有再多的钱,矿产资源也快挖不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严重地摆在我们面前。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认为,空气和水是无需耗费资本的。但现在我们知道,原来空气和水也不是可以无限获得的,空气和水都不能白用。若干年前,没人预计到矿泉水会卖得这么火,但现在矿泉水、纯净水卖得比牛奶还贵。说不定在“矿泉水”之后还得生产“矿泉气”。工业用水同样如此。以后我们还会接触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后记这本书的原名叫做《思考经济,对话中国》,是在给上海交通大学2003级EMBA班讲授“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学分课程基础上,根据课堂录音整理而成的,后根据出版社的意见改作现名。
过去多年来一直有个愿望,就是把自己对经济学,对中国发展与改革的思考系统整理一下。但因时间关系一直不能如愿。感谢上海交大在2003年给了我一个机会,把这个愿望作了一个阶段性的了结。
在本书第一版出版时我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就职。那是一个专门为决策层领导提供政策咨询意见的研究机构,由此就有机会对我国经济发展过程的很多前沿信息多一些了解。在整理本书文稿的过程中有一次出差,我在飞机场看到一本叫做《中国高层智囊》的书,副标题叫“影响中国发展进程的人”,我也被收罗其中。该书的作者可能不了解什么叫“政策建议”的工作。其实“政策建议”就是“不说白不说,说了也很可能是白说”的那些话。“政策建议”与“影响中国发展进程”之间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特别声明,读者千万别指望能从本书中发掘出什么“决策内幕”的信息来。
我是老三届的尾,新三届的头。实实在在不掺假,一个没念多少书,又念过很多年书的人。老三届指“文革”中在校的66、67、68三届中学生。我是68届初中,刚上初一就停课了,以后上山下乡,没念多少书。新三届是指恢复高考后迈进大学校门的77、78、79三届大学生。我是77级,四年本科、三年硕士、三年博士一气念下来,此后又到东洋、西洋喝过一点“洋墨水”。提到这番话的意思是想恭敬地告诉读者,我只有一些囫囵吞枣的“夹生”学问。所以在本书的整理过程中,我想尽量忠实地保持自己的思想原貌,对错由读者评说。以上内容是第一版时的后记,今天看来需要向读者交代的事没有多少变化,所以仍保持原貌,只略有几个字的修订。从2004年5月起,我已调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工作。完全是组织安排,“父母之命”不得不从,其实仍是搞政策研究,仍是“不说白不说,说了也很可能是白说”的岗位。近年来,城市化、房地产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职责所在,自然对这个领域思考得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