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语境下的价值与价值观
分類: 图书,经济,
品牌: 晏辉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49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ISBN:9787303106202
·条形码:978730310620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现代性语境下的价值与价值观》内容简介:大致算来,中国的价值哲学研究已有二十四五年的时间了。而我真正走入价值哲学研究领域应该是在1988年。记得那时,我大学毕业才四年,一直给本科生讲伦理学课。本科毕业直接教本科生,这在今天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然而那时却很正常。1988年春天的一天,系主任找到我,非常认真地跟我说,系里要给本科生开“价值哲学”课,你必须承担下来。就这样,不到半年时间,我便于1988年秋季开设“价值哲学”课。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写下了二十余万字的讲稿,当时还幻想着有一天能够出版属于自己的教材。二十几年过去了,这部讲稿还依然是讲稿,稿纸都已发黄,它被完整地保留着。如今我已经完全打消了出版它的念头,准备把它封存起来,作为永久的记忆,记录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我所走过的心路历程:物质生活上的艰辛、心灵世界的震颤。
编辑推荐《现代性语境下的价值与价值观》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导论 现代性语境下的中国价值哲学与价值观研究
第一章 价值观:原始发生与本质规定
一、价值与价值观的逻辑前提批判
二、价值与价值观的原始发生
三、价值观的一般规定:概念辨析与质的规定性
四、批判、统摄与预设:价值观的社会功能
第二章 价值与价值观:真、善、利、美(一)
一、真:科学之真与信仰之真
二、善:内在价值与正当性
第三章 价值与价值观:真、善、利、美(二)
一、利:功利、财富与快乐
二、美:美感与和谐
第四章 价值与价值观的另类形态:代价与代价观
一、创价与代价
二、模式代价与过程代价
三、市场经济与过程代价
四、规避代价的两种道路:科学技术与制度设计
第五章 现代性语境下的价值与价值观(一)
一、现代价值与价值观的哲学基础:主体哲学
二、叙述与扬弃:马克思人类学范式视野中的现代性
第六章 现代性语境下的价值与价值观(二)
一、资本的世界逻辑:现代价值与价值观的社会基础
二、作为日常生活形态的价值与价值观:消费行为与消费价值观
第七章 转型中国:现代价值与价值观建设(一)
一、“转型”与“社会转型
二、效率、公平、自由、民主:基本价值与价值观构建
三、核心价值与价值观的回归与超越:公共性、公共理性与公共精神
第八章 转型中国:现代价值与价值观建设(二)
一、德与法:社会约束的两种范式
二、从德性之美到城邦之善
三、走向生态文明:集体行动的逻辑
四、财富、德性与幸福
五、让劳动回归伦理世界
结语 和谐中国与人类价值观
后记
……[看更多目录]
文摘意向、实践、交往都是人的构造物,成为生活世界的重要内容,“它们都是人的构造物,它们在本质上都涉及人类的现实性和潜能性,因此都还属于这个生活世界的具体的统一体。由此可见,生活世界的具体性要比‘事物’的具体性达到的更远。”①但从终极性和价值性角度观之,生产实践与交往实践只是价值与意义的创设过程,实现价值、体悟意义才是生活的真义。当然,实现价值与体悟意义的过程并非就是简单的消费行为。
意义促创与生命体验才是生活世界的真义。
首先需要确定的是,这里的生活是个体的人的生活,各种类型的共同体——家庭、学校、工会、社团、政府、政党、社会都是作为个体的人的生活的寓所,构成他的生活的条件与环境,但却不是生活本身。当人们理智地拷问什么是生活时,述说生活是什么的人总是在述说他自己的感受,或快乐、幸福或沮丧、痛苦的感受,它不会超出述说者的“内视域”,不会超出他的精神世界规定给他的边界。我们可以给他的身体活动之方式与范围以明确的计量,但却不能量化他的内心的精神世界,每个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生活视界,这也印证了,为什么相同的价值物在不同的人那里却具有不同甚至相反的意义。
后记大致算来,中国的价值哲学研究已有二十四五年的时间了。而我真正走入价值哲学研究领域应该是在1988年。记得那时,我大学毕业才四年,一直给本科生讲伦理学课。本科毕业直接教本科生,这在今天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然而那时却很正常。1988年春天的一天,系主任找到我,非常认真地跟我说,系里要给本科生开“价值哲学”课,你必须承担下来。就这样,不到半年时间,我便于1988年秋季开设“价值哲学”课。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写下了二十余万字的讲稿,当时还幻想着有一天能够出版属于自己的教材。二十几年过去了,这部讲稿还依然是讲稿,稿纸都已发黄,它被完整地保留着。如今我已经完全打消了出版它的念头,准备把它封存起来,作为永久的记忆,记录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我所走过的心路历程:物质生活上的艰辛、心灵世界的震颤。
二十几年来我始终没有放弃价值哲学研究,虽没有什么学术成就,但总觉得有一些心得了,也很有把这些心得表达出来的愿望。第一个心得是学术志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