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赛:整合的博弈
翻开2008年北京奥运会指定赞助商名录,就会发现一个离奇的意外:指定啤酒赞助商品牌竟然有3家:百威啤酒、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
奥运会赞助条例规定,在同一个行业只能拥有一家最高级别的赞助商,这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赞助者利益,之所以发生这样的怪事,既有中国国情的因素,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市场上啤酒品牌难以化解的纠葛和妥协的无奈。而百威和青啤的关系更是波诡云谲。
早在1993年青啤在香港上市时,拥有百威品牌的美国安海斯·布希公司(简称AB公司)就已购得青啤5%的股份。2001年,豪赌“世界500强”的青啤“疯狂”并购了46家啤酒企业,曾创下一周之内收购两家企业的纪录。不过那时,和体育营销界的领袖——世界杯赞助商AB公司相比,青啤的运营手段还稍显稚嫩。2002年中国足球队第一次闯入世界杯,青啤只是赞助了2002年韩日世界杯球迷助威团。这一年,如同世界杯上表现糟糕的中国队,过度扩张的青啤陷入了资金链断裂的险境。在中国一直以百威的高端形象示人的AB公司,此前始终在寻找进入中国啤酒中高档市场的机会,这时终于果断出手,与青啤签署了排他性战略合作协议,通过三批可转换债券,AB公司最终持有青啤27%的股权,成为仅次于青岛市国资委的青啤第二大股东。
当时,以出语惊人著称的香港金融学家郎咸平再次出言无忌:AB公司只要在市面再多购买4%的流通股便可成为青啤的第一大股东!青啤很可能会被AB公司这条大鳄吞噬!
果然,青啤最终的做法是:引入“表决权信托”制,安排一家信托公司作为青岛国资委和AB公司双方的受托人持7%的股份。也就是说,AB公司持有青岛啤酒27%的股权,但是话语权只有20%,另外的7%,必须经过青岛国资委授权才能行使话语权。这个精巧的设计充分反映了青啤当时浓厚的防备心理。
就在入股青啤两年后的2004年,AB公司斥资57亿元人民币溢价收购了哈尔滨啤酒全部股权,从此,百年老字号的哈啤变成了一家雇佣中国职员的美国公司,而此时的AB公司和青啤已是貌合神离。
2008年7月,业界最大的新闻是英博啤酒集团以520亿美元收购AB公司,成立新公司百威英博啤酒集团,百威英博一跃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啤酒集团,哈尔滨啤酒也自然成了百威英博在中国的中国品牌。
2009初,在将其持有的青啤股权售与新华都的陈发树后,百威英博全身而退。问题是,这场商业上的控股案例被赋予了太浓的民族情绪,在一篇充满民族自豪感的报道中,酷爱足球的青啤董事长金志国说出了这样一句话:“我就是守门员,不让外资的球射进青啤的球门。”
不过,在金志国私人的回忆录《一杯沧海》中,却流露他出对AB公司另一种版本的温情:2004年,金志国到AB公司充当了半个月的“影子总裁”(两家公司之间进行的内部交流,相互学习,这个期间金志国与AB公司的总裁如影随形),在AB公司,这里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决策方式让金志国感到“非常震撼”,以至于之后他多次派中高层干部到AB培训。
2006年德国世界杯,此前的“影子总裁”已经成了AB公司的对手,如同这一届世界杯上东道主德国队出人意料的表现,青啤的本土世界杯营销风生水起,青啤在世界杯期间的销量同比增长了30%。到了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青啤更是借主场之力升级为奥运赞助商,与百威平起平坐。尽管在体育营销沟通的充分性和落地性上,青啤和AB公司的百威啤酒还有着相当大的差距,但它已悄然成为如今的百威英博必须正视的对手。
商业理念、资本博弈和民族自尊交织,以及与青啤长达16年的明争暗斗,心有余悸的百威英博于是甩出了另一张王牌——2009年3月,整合后的百威英博高调宣布:哈啤将成为该公司继百威之后力推的下一个全国性品牌。 8个月之后的上海“哈啤赞助2010FIFA南非世界杯启动仪式”上,百威英博官方再次在公开场合郑重强调:首创世界杯赞助纪录的哈啤是“中国啤酒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