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7日开始,四川宜宾长宁县接连出现“天坑”。资料图片
重庆奉节县的小寨天坑。
■ 对话动机
近期各地不断出现的地面塌陷,使得“天坑”作为一个地质名词,成为大众关注的话题。结合近年气候异常以及地震频发,这些“天坑”被与灾难片《2012》相联系,引来一些疑虑和恐慌。那么,近期频现的是不是天坑?由什么引起?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今年是否会有地质灾害频发?
■ 对话人物
殷跃平 知名地质灾害防治专家。中国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主任。他正组织实施全国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和预警监测示范工程。
天坑 2001年之前,通常指重庆奉节县的小寨天坑(上图)。2005年后,这个中国人定义的术语获得国际喀斯特学术界认可,以“tiankeng”通行国际。
天坑是指一种特大型喀斯特负地形,具有巨大的容积,陡峭而圈闭的岩壁,深陷的井状或桶状轮廓等非凡的空间与形态特质,发育在厚度特别巨大、地下水位特别深的可溶性岩层中,从地下通往地面,平均宽度与深度均大于100米,底部与地下河相连(或有证据证明河道已迁移)。目前世界上确认的天坑约80个,50多个在中国。
“塌陷”专业普及不够
新京报:最近多次出现某地出现“天坑”的报道,出现的是否是天坑?
殷跃平:没有一起是天坑。最近十年中国都没有出现天坑。最近报道的,都属于地面塌陷,主要是岩溶塌陷,是一种地质灾害。而在城市中,主要是下面挖空了形成了一种工程性的塌陷。
天坑一般叫做天坑地缝,一般下面有地下河穿过。天坑演化历史比较长,形成的年代至少是几千年以上。
新京报:天坑不是一种地质灾害?
殷跃平:天坑是一种自然景观,常常成为地质公园的一景,就目前看来,不属于地质灾害。
新京报:为什么今年一些地面塌陷会被认为是天坑?
殷跃平:可能是因为5月底危地马拉出现的一个巨大深坑,引起关注,大家无形中会做一种对比。
新京报:危地马拉的是天坑吗?
殷跃平:危地马拉的是一个竖井,也还不是天坑。它的成因比较复杂。
新京报:你能感觉到今年大家对地面塌陷关注度的增加吗?
殷跃平:塌陷、地裂缝都属于缓变形的地质灾害,今年确实能感觉到这两点比较受大家关注。而恰恰这几年我们对这方面的宣传普及比较少。
新京报:为什么呢?
殷跃平:我们平时关注较多的是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突发性灾害,因为这些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是减灾防灾的重中之重。而对于缓变性的灾害,社会关注度不大够。
新京报:这种专业普及不够,应该也是对地面塌陷误解的一个原因?
殷跃平:应该有这方面原因。而且从国际背景来说,最近火山、地震比较多,加上国外发生深不见底的竖井,大家会恐慌是不是和地壳运动有关。再加上影片《2012》,以及网络的放大效应。我想有这种想法是正常的,关键是要专家从专业角度向公众解释清楚。
新京报:我看到现在确实媒体上也有很多专家解释,但很多网友仍然不相信,你觉得问题在哪里?
殷跃平:对于这类引起公众关注的事件,专家解释时经常是我告诉你一个结果,好像对付小孩一样。其实完全可以和公众一起去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去解释,可能会有更好的沟通。
目前的塌陷与地震无关
新京报:可不可以这么说,虽然不是天坑,但今年的地面塌陷比往年要多?
殷跃平:根据统计数字,每年塌陷的数量在350到400起,今年来说,还没有比这个数字高。
新京报:350到400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数字?
殷跃平:大概从2006年我们做调查开始,差不多每年稳定在这个区间。而且塌陷的地方基本上没太大改变。
新京报:你觉得今年的地面塌陷有什么与往年不同的地方吗?
殷跃平:总的来说,分布有些变化。今年的塌陷,城市里出现比较多。这也是引起关注多的原因之一。
新京报:城市地面塌陷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增多?
殷跃平:最近几年城镇化扩展,线性工程也越来越多,管线、高速公路、铁路,这些工程的挖掘都会造成地面的塌陷。现在城市扰动太大,对地下水抽取过多,容易引起塌陷。还有就是一些工程问题,例如地下水管爆裂也会造成塌陷。
新京报:在你们的统计里面,有没有城市和农村塌陷的比例?
殷跃平:数据不全。现在看来,城市有个特点,防范性强,出现塌陷会立即治理,不会出现塌陷(坑)群。塌陷(坑)群一般在农村出现。
新京报:那现在可不可以说,城市地面塌陷的趋势将会越来越高?
殷跃平:城市人为造成的塌陷应该是在逐渐增多。比如北京、杭州、上海出现的塌陷多是施工问题。施工过快,没有经验,质量监管不够,就会出现问题。
新京报:我们有避免这种趋势的方法吗?
殷跃平:我们在武汉在做类似的工作,把地质结构查清楚,找出空洞,然后做地下水监测。到一定时候控制地下水的开采。第二种就是治理,比如空洞回填,加固。
新京报:近期出现的地面塌陷,你们都会找出它的原因吗?
殷跃平:地面塌陷属于地质灾害,国土资源部门的监测队伍分布到全国,出现灾害时都会赶赴现场,找出原因,也会向社会公布。
新京报:最近几年地震多发,大家都很关注今年出现的塌陷与地震是否有关?
殷跃平:今年没有一起地震引起的塌陷。地震是内动力,而今年的塌陷是表生的。
灾害多发生在圈定点外
新京报:在你看来,今年最需要担心的地质灾害是什么?
殷跃平:一个是地震灾区,汶川和玉树,一个是三峡库区。还有一个是重要的工程建设区和山区城镇。那些城市化进程比较快的,比如兰州、天水、宝鸡等地。这些地方,高速远程滑坡的防范压力大。
而对于工程建设区,要特别提醒外来施工人员。现在施工人员越来越多地成为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死亡对象。他们对于当地地质不了解。这就需要加强一些预防,进行教育防范。
新京报:地质灾害是可以预报的吗?
殷跃平:目前的情况来说,发现灾害点后,定点预报是可能的。在地质灾害点上,能进行实时监测,发现情况后及时预报。
新京报:这些定点的地方,是指全国十万个左右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吗?
殷跃平:是部分危害大的地质灾害点。
新京报:区域性的地质灾害可以预报吗?
殷跃平:区域性的还是比较困难的,关键是不易识别,容易漏报。因为区域性的,面积比较大,地质灾害点不好识别。我们现在的地质灾害预报主要是先识别,识别出来,才有预报的可能。
新京报:每年发生的地质灾害,大多是在圈定的灾害隐患点之外?
殷跃平:是的。曾经做过统计,最高的80%都在隐患点之外。
新京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殷跃平:现在工作精度远远不够。现在的调查精度主要是1比10万的比例尺。这种比例尺上,有的县城就是一个小圈。有的西部工程地区,1比10万的地形图都不全。香港的比例尺是1比1000。
比如滑坡点,上亿立方米的滑坡能勾出来,但是小的就很难。现在恰哈是小体积滑坡造成了大的伤亡。例如今年大渡河的滑坡不过是几万方,江西铁路的滑坡也就是几千方。这也要求我们工作要越做越细。
江西灾害调查难度大
新京报:今年的地质灾害是不是比往年多很多?5月份地质灾害3389起,比去年同期的526起,数字的增加还是非常明显的。
殷跃平:一个月有它的随机性。光从5月看,死亡确实比同期有所增加。但特大型灾害损失没有明显增加。
新京报:今年普遍感受到极端气候增多,这会不会造成地质灾害有所变化?
殷跃平:今年是气候反常、变乱,而且面积很大。比如说,到现在还没有一次台风,往年的话已几次了。而且一般6月份江西不该出现这么大的汛情。
地质灾害也会因气候原因有所改变。比如,西北地区年初就因冻融引起滑坡。
新京报:现在江西、福建等地大雨,最需要担心的地质灾害是什么?
殷跃平:江西属于丘陵地区,山包低矮,植被很好,只要不开挖基本没问题。但是要注意,切坡未加支护盖房的地方,往往形成灾害。还要注意的是沟谷行洪区和沟口的问题,原来在盖房时都避让一段距离,但有的地方慢慢就盖到沟口去了。
新京报:我们地质灾害的专家去江西了吗?
殷跃平:去了。但是做调查难度很大。
新京报:为什么?
殷跃平:我们原来对于地质灾害的关注主要是在西部。东南部地区,植被发育,隐蔽性比较高,灾害体积小,人口密度高,扰动性也大。灾害发生后,地貌恢复很快。只能开展小流域调查才能有效,一条沟一条沟的理。但会需要大量时间。
新京报:你觉得极端气候增加后,地质灾害防治方面要做哪些工作?
殷跃平:修正我们常规的判断标准。我们考虑成不成灾主要从三方面看:一个是地质结构,再一个是触发因素,然后是受灾对象。
现在极端气候增加,触发因素加强,极端降雨重现期缩短,人类工程活动能力大大增强。所以需要把这些因素都要加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