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搜索市场的龙头,每天有数百万人用100多种不同的语言来使用谷歌,谷歌早已经成为了人们网络的门栏,谷歌每天快捷准确地回应着数以亿次的搜索请求,彻底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随时了解最新资讯的方式。它早已不只是一款单纯的搜索引擎,更是成为了人们记忆的载体和延伸。
提到谷歌你会想到什么?
作为世界搜索市场的龙头,每天有数百万人用100多种不同的语言来使用谷歌,谷歌早已经成为了人们网络的门栏,谷歌每天快捷准确地回应着数以亿次的搜索请求,彻底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随时了解最新资讯的方式。它早已不只是一款单纯的搜索引擎,更是成为了人们记忆的载体和延伸。
世界因为谷歌而发生了改变。
但在中国,谷歌正在发生更多转变,甚至面临着走还是不走的抉择。
试图“入乡随俗”的谷歌,到现在还是不懂,加强与政府常规沟通、增加政府对自己商业的理解、加强与政府的和谐合作到底有多重要。
相同危机不同命运
2008年央视曝光“三聚氰胺”百度搜索竞价排名传播虚假信息事件,一夜之间曾经使百度变得“臭名昭著”。各大媒体纷纷指责百度不诚信、欺诈、恶性竞争等,使百度深陷“造假门”与“三鹿门”迎来前所未有的危机。股票严重下跌,直接损失金额达到14亿美元。但仅仅一个星期过后,同样是因为央视的原因,白岩松的温情点评,李彦宏的诚恳道歉以及实际行动,百度不仅度过了舆论危机,甚至还实现了一次成长。
为什么央视态度会改变?!通过沟通获得理解是基础。
相比起其他企业在发生危机时与政府的积极沟通和补救,谷歌对政府的关系始终有些木讷,层出不断的“门”事件几乎全部演变成了“生死门”,疲惫不堪的Google希望结束这一现状而退出,更加招致了中国政府和大众的不谅解。
Google与政府的隔阂早已深种
像Google这样的全球公司,在和政府的交流上竟然显得如此的笨拙,确实让人有些奇怪。一个名列世界市值TOP3的著名公司,不可能是一个无法与政府沟通的机构。Google在世界各地的良好运营,以及与当地政府的和睦共处也印证了了这一点。只有在中国,Google才有了如此有特色的特点。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我们回忆有关谷歌新闻的时候,我们想到的是什么呢?笔者记忆最深的是李开复博士对于青年学生的关注。自谷歌进入中国、李博士担纲领跑的四年里,李博士频频出现在各大校园,进行演讲宣传、与学生和IT青年进行沟通交流。辛勤的耕耘使得李博士在青年学生及IT人士中的获得了极高的声望。我们可以从各大网站中李博士的曝光率以及博客排名中看到李老师的影响力。我想,如果学生团队或者IT人士掌握政府职能的话,Google曾出不穷的“门”命运将彻底改写。
往事不可追。Google与中国政府的关系业已形成三尺之冰,得豆得瓜的时候才考虑应该播种是来不及的。
当然,一个结果的形成有着综合的原因。比如有些很重视与政府关系的外企也发生过“水土不服”现象,走了很多弯路才理解和融入中国文化的。毕竟,作为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文化博大精深,确实不是外国企业短期可以了解和驾驭的。
但可以说是,投入时间、金钱、精力的结果有可能是走了很长时间的弯路才达到获得政府的理解与支持。而不投入应有的时间、金钱、精力的结果肯定是拉长了磨合时间,进入弯路走出不来、甚至冻死在在弯路的开始就迎来的暴风雪“天气”里了。
微软十年磨一剑的经验值得Google学习
微软中国的发展史可谓是很多外企来中国与政府沟通获得成功的典型。
1992年进入中国后,微软“迷失”了很多年。易观国际分析师Sigurd Leung说“微软用15年的时间以及上亿美金的损失才学会了如何在中国做生意”。
1993年,第一次来到中国的比尔.盖茨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里露了一面。微软中国的员工发现,被中国领导人接见的比尔.盖茨头发蓬乱,神情有些憔悴。很快就有传言说,当天,比尔.盖茨风采全无的原因是受到来自高层的不客气批评,而批评的内容就是:中国是一个有5000年历史文化的国度。你刚刚来,有太多东西不了解。你们的许多做法很不合适。
显然,微软在中国第一个办事处负责人田本和没有意识到在中国做生意需要怎样的铺垫。其对待政府和媒体的态度生硬也造成了政府的不理解,并亲自品尝了种下的苦果:由于中国政府质疑微软系统会含有间谍软件,始终对微软采取不信任的态度,拒绝在政府的电脑中安装微软的桌面系统。
1999年后,幡然醒悟的微软开始采取积极的沟通策略,不断与政府进行沟通解释自己软件的内容与意图、开放源代码、向贫困地区捐献电脑、和各个地方政府签订合作合同,甚至在选择投资当地软件或采购企业时都请政府官员来提建议。
经多多年的积极沟通与交流,微软与政府的隔阂逐渐打开,不但获得了政府采购,并在政府的支持下,逐渐改善了一直苦恼的盗版问题。比尔盖茨也成为了中国最热爱的国外IT 界的CEO之一。
微软是很多跨国企业在中国做生意的缩影。Autodesk的CEO Carl Bass 更是直言其中诀窍:“在中国做生意你必须要和政府搞好关系”。
在世界各地,Google和微软既竞争又合作优势劣势各有千秋。微软视Google为最大的全球竞争对手。而在中国市场上,微软的成功经验值得Google好好的研究和学习。
加强政府沟通是“柳暗花明”的唯一通行证
即便经历了几个“门”负面事件,我们还是不得不承认Google是一个优秀的公司,其追求为用户提供最有价值的服务也是可以被理解和支持的。而同时不得不认识到的是,个体用户的体验与用户整体的利益有时是冲突的。作为人民的保护伞,政府方面对于中国用户权益的保护、对于信息的审查也是必然、必不可少的。重视用户个体与重视中国用户整体权益之间也许有矛盾的地方,但不可能是不能协调无法解决的。(这一点其实和微软当年的处境又何其形似!)
政府的职能原本就是为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公平的竞争环境和为企业竞争提供服务,对于谷歌这样杰出的公司中国政府当然是展开欢迎的大门。谷歌假如真的离开中国,对于双方都会是一个巨大的遗憾与缺失。
笔者认为,加强政府沟通是Google这一连串的“山重水复”之后,通往“柳暗花明”的唯一通行证。关键问题在于,与其他大多数国家相比,在中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是独特的。既然来到了中国,Google就只是普通企业,牢记这一位置,才可能与中国政府进行有效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