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卫生部终于出手了,在网上大名鼎鼎的杨永信电击疗法被一击即倒,网上一片欢腾。从新闻评论到各大论坛再到百度贴吧,很多网友都在庆祝“胜利”。百度杨永信吧里主帖《【普天同庆】杨永信被伟大的卫生部和谐了》下面是一片各地网友发来的“贺电”。
卫生部终于出手了,在网上大名鼎鼎的杨永信电击疗法被一击即倒,网上一片欢腾。从新闻评论到各大论坛再到百度贴吧,很多网友都在庆祝“胜利”。百度杨永信吧里主帖《【普天同庆】杨永信被伟大的卫生部和谐了》下面是一片各地网友发来的“贺电”。
这条新闻的跟帖中,网友们用一贯的搞笑方式来表达:“电傻了就戒掉了”“主治人应该立即逮捕,然后判它每天电击半小时,刑期三年,不得保释。”“电击脑袋可以制造电脑啊,怎么就停了呢?”……
山东省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业务副院长崔义才接受财经网采访时说,在媒体质疑电刺激疗法时,该院就停止了这一疗法。但崔义才未透露杨永信和医院是否受到了处罚。该院至今还在接收戒网者治疗。
一举成名
山东省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的精神病科大夫杨永信认为,网瘾患者存在的问题并不仅仅是网瘾自身,还包括认知偏差和性格缺陷。沉溺于网瘾的人会逐渐失去人性,而渐渐出现“兽性”。因此,为了治疗网瘾,最重要的就是要矫正患者的性格缺陷。2006年初开始,杨永信开始在山东省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网瘾戒治中心展开网瘾治疗工作,并探索出一套“心理+药物+物理+工娱”的治疗方法。
作家刘明银一直关注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问题,他对杨永信长时间跟踪采访,历时两年多,2008年出版了一部20多万字的纪实文学《战网魔》。相关的电视节目让杨永信一举成名。
成名前后,他还因为对网瘾的治疗获得一系列的高档次荣誉:2007年,当选山东省“首届未成年人保护十大杰出公民”。2008年2月,荣获首届“感动山东健康卫士”称号并记二等功。2009年2月,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009年5月5日,入选山东省道德模范候选人。
危机始于反水学员
杨永信的危机始于2008年2月。一名叫武旭影(某大学心理系女学生)的前学员离开杨永信网瘾戒治中心之后,在网上发帖,描述在里面受到的非人道待遇,其中有监禁和虐待手段并非法使用电休克仪器,且对被监禁人员进行传销洗脑式的精神摧残,强迫其人员必须“绝对服从杨叔的命令”等内容。“在被伤害的日子里,每个夜里我都在梦中回到被电击的现场,惊醒,冷汗,痛哭……冤枉与委屈的感觉互相交错,并曾一度支配着我的精神,痛苦难忍。我甚至,在这次事件发生后的半年时间里,只待在一间屋子中,躺在床上,完全没了思绪。拒绝外出,封闭了自己。”
此后不停地有“逃出”的前学员在网上讲述被折磨的惨痛经历。网上还有传闻称杨永信戒网中心学员逃亡,流离失所有家不敢回。
舆论风向悄然转变。2009年5月7日,《中国青年报》整版报道了对杨永信及其治疗中心的调查,这篇报道详细描述了杨永信如何用电击疗法,甚至可能导致被电击的禁令达86条之多,“吃巧克力”“空腹吃药”“盟友未经许可坐杨叔椅子”和“上厕所锁门”都在其列。
对此,杨永信也发文反击,声称此文严重失实。
卫生部发文叫停
7月8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停止电刺激(或电休克)治疗“网瘾”技术临床应用的通知》称,“专家一致认为,电刺激(或电休克)治疗网瘾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尚不确切,国内外并无相关临床研究和循证医学依据,暂不宜应用于临床。”“停止(山东省卫生厅)辖区内有关医疗机构电刺激(或电休克)治疗网瘾技术的临床应用。若开展科学研究,应按规定申报,经批准后须充分尊重受试者知情权和选择权,不得收取相关费用。”
卫生部的通知,一边让很多网民振奋,但未必会得到部分患者家长的认可。
维基百科的杨永信条目,经过多位网友整理,对杨永信这样介绍:
多数网民厌恶杨永信和相关报道对网络游戏的抹黑和失实报道,并对其治疗方式不以为然,甚至对其大加讽刺。网络上常见人称呼其“羊叫兽”、“羊叔”等,部分网民制作了视频对其进行恶搞。一款网页游戏《魔法火枪手》中还设计了敌方头目“羊角兽”,拥有“微电流”技能,广告上更直接声称“挑战羊叫兽”。另一方面,很多患者家长则对杨永信的治疗给予支持和感谢,认为网上说法和部分媒体报道失实。曾有媒体报道,许多家长们认为,一般大众根本无法理解网瘾对他们家庭造成的伤害。由于将孩子送治的家长往往饱受其子沉溺网络之害,他们一般都不再寄望于单纯的心理辅导,并通过签订协议认可了杨永信电击和药物治疗的方式,甚至有家长主动要求对其孩子进行电击治疗。
电击治疗解密 三种不同描述版本
《战网魔》版:
不难受?
那好,再来一下
刘明银2008年出版《战网魔》
“现在没有你选择的自由了,你想证明自己,就得付出一点代价。”杨永信说着,从小仪器上取出两个端子,一手一个,调试了电量,对着少女的太阳穴轻轻地点了一下,少女的头部马上有一点轻微的抖动,身体倒是不僵硬了,呼吸也正常了,牙却咬得很紧。
“难受吗?”杨永信盯着少女的脸问道。
“不难受!我没有网瘾!”少女够种,明明脑袋有点疼,为了证明她没有网瘾,她却硬说不难受。
“那好,再来一下。”杨永信又点了一下,少女的脑袋有点受不了,颤抖了一下,可她咬紧牙关,不说难受。杨永信在两个太阳穴上同时点了一下,少女受不了了,叫起来:“我难受,我难受,医生,你这是用的什么东西,我的脑袋为什么这么难受?”
“不是仪器的问题,是你有网瘾,有网瘾就难受。”杨永信进入角色,开始心理引导,“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
“我不想告诉你,我想离开这个地方,我想去找我未婚夫……”短暂的不舒服消失了,少女伤疤未好就忘了疼,又想叫板。
“看来你有点健忘,好吧,我们接着做检查。盟友们替我记着时间,按照一般的程序是要做6个小时,每次按一秒算,每分钟60次,每小时3600次,你们算一算,6小时要做多少次?”
“21600次。”方磊抢着说。他知道,这是威慑治疗,他也经历过的。这世界上肯定没有人能经受这么多次,能挺过十几次的就算是英雄了………(有删节)
“不止两万多次,如果你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我就一直做下去。”杨永信又把端子贴在少女的太阳穴上,少女的嘴微微张开一点,护士趁机把橡皮牙垫塞了进去。
杨永信又做了两次,少女终于挺不住了,泪水顺着眼角流下来,流到耳朵边上,许萌萌用卫生纸给她轻轻擦着………(有删节)
杨永信又亮剑了,只轻轻一点,武旭影就条件反射地紧张起来,心理上的敬畏感形成了,这才会走出心理阴影,与人沟通。
“好吧,医生,我错了。”
武旭影终于放弃了“可是”,缴械了,眼泪止不住地流淌着,顺着杨永信的思路,打开了心扉,与杨永信交谈了45分钟,向杨永信保证,留下来治疗,并且会向父母道歉。中青版:那种感觉生不如死
杨永信告诉记者,网上指称他使用“电休克”手段对待孩子,完全说错了。他使用的是1~5毫安微弱电量。记者问,“醒脑疗法”会不会对脑子有伤害。杨永信表示“不会有任何伤害。”
“那,疼吗?”记者问。
“疼!怎么能不疼,那是相当的疼!”
4月28日下午,记者终于进入了传说中的13号室,在一张黑色的皮垫治疗床边,杨永信向记者展示了“心理治疗仪”。大约两个巴掌大小的黄白相间的仪器看起来并不起眼,上面写着“治疗仪(电休克)”,“电休克”三字被一块白胶布盖住。杨永信手握旋钮微向右偏,指针瞬间弹过150毫安,他说:“你看,这才是电休克要用的,这个很强了。”
然后他手指微向左偏,指着屏幕说:“这才是我给孩子们用的微电流。”此时,指针在1格到2格之间快速颤动。按照杨永信的说法,他每次使用的是1~5毫安的微弱电量,但记者注意到,这台治疗仪的最小刻度值为10毫安,最大电流能达到200毫安。
这台小小的机器对孩子们有莫大的威慑力。曾被电过的张明说:“那种感觉生不如死,电太阳穴就像用毛线针从一边扎进去,再从另一边扎出来的感觉差不多。电手基本是电头疼痛的四倍。”一个盟友告诉记者,他曾看见一个女盟友还没进去,就在13号外呕吐了。
三联版:
孩子们在门口洗脚聊天
《三联生活周刊》5月推出山东临沂网戒中心调查
被描述得极阴森的“13号”位于二层几个诊疗室间,因为已经撤去了“十三室”的牌子,只看到“行为矫正治疗室”的标示。休息时间几个孩子就在那门口洗脚聊天,每个孩子都进去做过电波治疗。“把沾水的治疗仪的两个电极,在太阳穴往上一些的位置,很快点一下,那是一种又麻又痛的难受,但是非常快。那是我们必须承担的。”
“很轻很轻,一下子。”杨永信把电极拿好,极快擦过了女孩的头部,她眼睛闭紧了一下,随后不断大喊和扭动:“疼!”“爸爸妈妈为什么送你来?”“他们骗我。”“你为什么不上学?”“……”“除了上网你什么都不做?还恨父母?你打爸爸对吗?”杨永信的声音极温柔,但是手下一共碰触了3次。触电瞬间女孩紧张极了,眼睛紧紧闭住,随后就减弱了挣扎。3次加在一起1秒钟左右,每一次女孩都反抗小了很多,睁大眼看着杨永信。到第3次,她已经完全安静下来并不需别人按着。“爸爸妈妈送你来是为了让你好好上学做人,你回答叔叔,能不能对爸爸妈妈礼貌一点,以后不要再沉迷网络?”之后的劝导女孩子全部都口头答应了下来。”
杨永信给精神病患者治疗的过程中自己曾多次被仪器误电击过。“我很熟悉那种感受,又痛又麻,但绝对神志清醒,没有任何遗留问题。3毫安左右的微量电流,我觉得是能让孩子快速注意我,听我说话最有效的手段。”
(责任编辑: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