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小视的触控革命:
第一部移动电话诞生于1973年的美国,由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马丁·库帕发明。但马丁·库帕使用的这部移动电话还不能称之为手机,因为其足有两块砖头那么大,真正意义上的“手机”在1987年推出,重量约为750克。自此之后,手机的体积越来越小,应用于手机上的技术和应用越来越丰富。
早期触控屏幕原型
从早期的网络频段和制式的扩展,到之后的彩屏、和弦铃声、拍照、上网、GPS导航等功能的加入,手机的每一次技术革新都是对手机应用颠覆性的改变,让人印象深刻。直到2006年之后的时间,类似这样颠覆性的手机功能升级越来越小,但另一项手机应用的革命却在不断蔓延,这就是触控操作手机的普及。
电阻屏工作原理图
支持触控操作并不是这两年才出现的事,最初的触控手机强调的是“手写”而非触控,主要是针对输入方式的改变,而非利用屏幕来完全操控手机,其代表机型为摩托罗拉1999年在国内推出的手写PDA A6188。真正将触摸屏手机定位于“触控”则始于近两年。以iPhone为代表的开拓者更是将这一趋势推向了新的高潮,迎来众多更进者,如Android平台、WebOS,促进了整合产业的繁荣。
电容式触控屏工作原理图
据IDC数据显示,2009年一季度全球手机出货量为2.45亿部,其中触控手机为2652万部,占全球手机市场份额的10.8%。另据权威机构的预测,2012年这一数字很快会升至12%,可见触控手机发展之迅猛。
可以说2008年~2009年间是全球触控手机百花齐放的一刻,目前主流的触控操作界面已经有9种以上,这些创新的设计正在接受市场的洗礼。经过大浪淘沙的遴选,最终强者胜出,现在正是我们能够看到整个市场全貌的时刻。手机中国特推出大型专题解读主流9大手机触控操作平台。2009年的革命:LG/三星相继推出3D界面
LG S-Class界面:
S-Class是LG全新开发的3D用户操作界面,最初使用在LG KM900e上。其核心操作包括三维快捷面板和拥有32个功能项的主菜单。三维快捷面板包括程序快捷键、Widget小工具栏、滑动快捷联系人图标以及音乐多媒体列表。这四大快捷面板可自定义,也可以一键切换为三维立方体的四面,同样利用手指触控切换。
图为LG KM900e界面
S-Class的另一个核心操作是包括32个功能图标的主菜单项,竖向显示时,32个图标分为四行,每行显示四个并隐藏剩下的四个图标,可由手指左右滑动选择另外的四个程序图标。如果开启动作感应,屏幕横向显示后,32个程序图标完全呈现,任何设置和功能都可一触抵达。
三星Cubic界面:
三星Cubic界面是紧跟S-Class推出的3D界面,首先同样应用在非智能机上,代表机型为S8000c,随后会在Windows Mobile智能机i8000上搭载。三星Cubic界面实际上为三星知名触控界面TouchWiz的2.0版,加入了更多3D特效。
这就是三星TouchWiz 2.0界面的显示画面,六面体立方需要通过长按右侧的按键启动,切换程序不是通过手指拖动而是需要晃动机身来切换每个面,开始使用比较不习惯,与LG KM900e的拖动切换方式有所不同。
图为三星Jet S8000C界面
三星Jet S8000C首页的Widget页面分为3页,可以更加自由地摆放各种图标,而且这些widgets将来还会开放SDK,用户可以自己编写。智能双雄新面孔:S60 v5与WM 6.5
S60 v5:
看到触控手机的崛起,作为市场老大的诺基亚自然不能坐视不管。不过诺基亚的表现没有想象的积极,在iPhone推出一年之后,也就是在2008年的10月份,诺基亚才正式推出诺基亚5800。尽管之前关于S60 v5曝光、官方视频的报道已有不少,S60 v5的到来,还是让人感觉太迟了。
S60 v5界面图
不过诺基亚自有自己的想法,说到触屏手机诺基亚多年前就已有相关机型,比如7710,但其所采用的系统没有S60 普及,兼容性较差。诺基亚苦心经营,打造S60 v5平台正是为了推出一个既有S60 v3兼容性优势,又能与主流触控界面接轨的触控平台,显然S60 v5是最好的选择,哪怕你现在看来,S60 v5还显得有些嫩,其实我们从5530到N97已经能够预见,S60 v5未来将贯穿诺基亚高中低端的整个产品线。
Windows Mobile 6.5:
与S60 v5相对于S60 v3的更新不同,Windows Mobile 6.5从6.1版本的升级没有系统核心的大幅度改变,主要集中在界面上。Windows Mobile自诞生之日起,便是面向手写PDA设计,因此从这一点看,Windows Mobile应该算是主流触控平台中,历史最悠久的触控平台了,现在借助Windows Mobile 6.5重新焕发生机。
图为Windows Mobile6.5界面
Windows Mobile系统与其他几个平台不同的是,微软在其中只是一个系统提供商,没有太多自主定义最终机型的权利。因此Windows Mobile智能机市场中诞生了像HTC TouchFLO这样的第三方改造先例,Windows Mobile 6.5正是吸取了其中的优势,来武装Windows Mobile 6.5。其典型特点是对全屏触控的支持、菜单立体化、半透明化,同时比较欣慰的是,速度也有提升,这一点同桌面系统Windows 7相似,改掉了微软系统“慢”的印象。潮流引领者:iPhone的兄弟们
iPhone发展至2009年,一共推出了3代产品,iPhone、iPhone 3G和iPhone 3GS,但系统变化甚微。这一点足以看出,iPhone当初推出时所具有的前瞻性之惊人。
iPhone系统的核心特点是什么,我想主要是这几个方面:
1、程序直达。所有程序快捷方式全部成列在屏幕上,一页排不满,可以多排几页,最多可排9页。
iPhone之于iPhone 3G的变化
2、快。尽管iPhone使用的是600MHz主频处理器,但是只支持单线程运行,部分程序除外,比如音乐播放是支持后台开启的。
3、最佳触控体验。这个最佳是靠三方面实现的,一是电容式触控屏幕。二是优秀的系统设计。三则是3.5英寸的宽大屏幕。
iPhone 3GS开始支持复制粘贴多点触控新选择:Palm Pre与HTC Hero
Palm Pre的WebOS界面:
Palm Pre是Palm公司的苦心经营翻身之作,所搭载的WebOS得到了iPhone真传,同时又具有很多自身亮点。据业内传闻,Palm为了在触控体验上使Palm Pre不输iPhone,甚至高薪挖走了不少苹果技术人员,其结果是显而易见的,Palm Pre拥有非常不错的触控手感,除了屏幕小点(3.1英寸),其它不输iPhone。
图为:Palm Pre手机卡片系统
仅仅“像”还是不够的,WebOS相比iPhone,支持多任务处理,并且拥有一个别具个性的任务管理菜单。同时,还有全键盘输入等方面的优势。
HTC HeroSense界面:
Android的诞生虽然是Google一手操办的,但HTC才是真正的Gphone制造者鼻祖。从G1到G2再到G3,以HTC为代表的机型见证了Android平台智能手机的发展。自然,对Android系统UI该机的重任落在了HTC身上。
HTC Hero主页面
何况HTC对Android界面进行改造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就是HTC在Windows Mobile平台谙熟的TouchFLO界面,应用于G3 Hero上的全新Sense界面正是基于TouchFLO界面而来,拥有多页显示主面板,华丽的天气图标也与TouchFLO如出一辙。自主研发的希望:联想O1与OMS的开发
如果说HTC对G系列Gphone的改造时Android的正统之路,基于Android平台的移动OMS(联想Ophone所搭载)则是另一条通向国内市场的光明之道。中国移动下了狠心来改造Android这个Google丢下的馅饼,不过进度有些慢,从去年末,联想O1就在反复曝光,直到现在,依然在测试中。
联想O1界面切换效果
联想O1在中国移动的栽培种等来了其另外两个兄弟,戴尔mini i3和飞利浦V900,这是两款全新亮相的OMS平台智能机,采用与联想Ophone相同的系统界面。与同样源于Android的Hero Sense界面相比,中国移动OMS界面更趋近与苹果iPhone,不过支持多任务处理,并且对本土的手机电视标准CMMB支持良好。
目前OMS系统已有3款机型,在中国移动大旗的召唤下,机型还会更加丰富。
联想O1首屏拥有丰富的定制软件非智能也疯狂:触控布道者MTK平台
称MTK平台为触控手机的布道者一点也不为过,正是因为MTK平台的诞生,山寨机的风行,让中国数以亿计的老百姓可以使用之前很难想像的触控和手写手机。因为之前,“手写”、“触控”一向是高端PDA手机的专利。
很多对MTK平台的非议实际上是有山寨机长生的,由于山寨厂商在硬件上很难给最终上市机型质量上的保证,导致很多人同样会认为MTK平台是不入流的手机触控平台,实际上远非如此。目前,天语、联想、OPPO、步步高这些国内主流手机品牌都有很好的产品质量保证,其中很多机型采用的是MTK平台。在国外厂商中,LG、夏普也有推出过MTK平台的机型,MTK其实是一个不错的触控平台。
经过优化的MTK界面
也许有很资深玩家会对MTK平台的特色快捷图标嗤之以鼻,实际上这些借鉴自Palm早期系统的设计让手机使用方便了不少,电话、联系人、短信、音乐一键即达,这不也是iPhone的初衷吗,MTK手机早就具备四个基本的“iPhone”式快捷图标了。
总结:
现在列举的共有9大操作系统界面,在当前市场中均有自己的忠实拥趸,相互的争夺也非常明显。最终谁是最佳,最能适应现在的市场,还是让我们从专题详细的系统介绍和评测解读看起,用户喜欢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