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7日,北京中关村清华科技园。
刚刚辞去谷歌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职务的李开复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成立自己的投资公司“创新工厂”(www.innovation-works.com), 计划在5年中用8亿元人民币打造“青年创业黄埔军校”,开辟中国风险投资和创业的一个新模式,旨在培育创新人才和新一代高科技企业。
新闻发布会非常热闹,李开复广阔的人脉使得他的投资伙伴,如鸿海精密集团董事长郭台铭、美国中经合集团董事长刘宇环等知名投资人亲临现场祝贺,其他投资人诸如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等也发来视频表示祝贺,几十家媒体蜂拥而至,人声鼎沸。
李开复也一如既往,彬彬有礼地与媒体打招呼,并且担任发布会的司仪,掌控发布会的节奏,推介每一位嘉宾,面面俱到。
从苹果公司、微软公司到“创新工厂”,从掌控大型跨国企业的成熟商业模式和大开大阖的运作到融资进行风险投资,从在自己博客撰文回应质疑再到连续接受十几家媒体专访,李开复显示出一个职业经理人的专业素养,同时也给人们留下疑问:这一次,他又能走多远?
“离开谷歌与业绩无关”
“就像我的书中所写的那样,I need follow my heart(我必须听从我的内心召唤)。谢谢你的关注,请一如既往支持。”李开复微笑着对记者说。
面对着“为什么离开”这个已经被媒体问滥的话题,李开复的回答听起来很轻松。而这位被媒体誉为“最高调的离职者”的新公司的地点,距离他的老东家Google(谷歌)中国仅几步之遥,这是否具有特别寓意?
2005年7月,李开复离开工作7年的微软跳槽到谷歌,在业界引起轩然大波,双方甚至一度对簿公堂。风平浪静之后,他自己回忆说:“跳槽到谷歌之初,和微软的诉讼案曾让我承受巨大的压力,经历了失望、伤心,然后觉得无助。但这场风波过去之后,我觉得,不再有任何困难能阻挡我。”
然而这4年,李开复走的并不轻松。正如谷歌内部的一位老员工告诉记者,“他(李开复)担任大中华区总裁后,一直没消停过:从辞职官司、‘网站备案造假门’、‘偷税门’再到今年6月的‘涉黄’事件,李开复在开辟中国市场的同时,还在不断斡旋与各方的关系。”
“我觉得心境有很多变化,2006年,我觉得是在质疑中度过的,我觉得我们的心境应该是一个有耐心的,能够扛得住、忍得住。2009年,我们看到非常多新的商机,比如我们的音乐产品,得到140家音乐公司的支持。我觉得大家开始注意到了,谷歌在中国是会成功的”。在发布会上,李开复如是向媒体总结。
根据外媒的报道,谷歌内部开始时对李开复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但“无论是实现使谷歌成为中国第一的目标,还是创建某种有创意、高度灵活、高度自治的中国专案部门,从一开始都几乎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
花旗集团(Citigroup)分析师马汉尼(Mark Mahaney)认为,谷歌在中国的命运一直没有发生明显改变。他预计,谷歌年收入只有大约2%(3亿美元左右)来自中国市场。他表示,尽管中国市场规模巨大,但投资者对谷歌能在中国市场取得多大成功的看法已经有所成熟。
李开复在自己的博客中,否认离职原因是因为业绩问题。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在他领导期间,谷歌中国开发出50多款中国产品,已使谷歌在华市场份额不断提升,从2006年的16.1%已经提高到现在的31.0%,增长近一倍。他还透露,最近他获得了谷歌全公司最高的90分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