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块充满魅力的土地,背倚青葱翠绿的凤凰山麓,面向浩瀚的南中国海,十几公里长的海岸线蜿蜒而上;这是一座充满活力的新城,毗邻港澳,位于珠江三角洲出海口,开垦出一片“敢想敢干,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开放“试验田”;这是一张彰显实力的名片,在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下,招商引资一路逆势上扬,仅今年上半年合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同比大幅增长531.9%,引进内资注册资金同比增长66.1%。
是什么让珠海高新区如此夺目?
广东省珠海市副市长、珠海高新区党委书记王庆利表示:“国务院审议通过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广东和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明确了珠海作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定位。珠海高新区理应坚持开拓创新,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先行先试,优化布局,高端发展,凸显特色。”
珠海高新区党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邱轼表示:“按照珠海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围绕产业建新城,围绕企业创环境’的工作方针,全力开展宜业宜居城市建设,致力于打造富有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是珠海高新区发展的重要布局。”
剔除“痼疾” 创新体制机制
1992年12月,珠海高新区诞生,然而成长期的珠海高新区却因种种原因发展缓慢:开发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入驻企业仅13家,工业总产值不到18亿元,税收1000万元。到1998年,珠海高新区的工业总产值不过20亿元,国家有关部门两次出示“黄牌”。珠海高新区认识到要想打造富有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必须剔除“痼疾”重新上阵。
珠海高新区首先在政策体系与行政服务体系上“动刀”。珠海高新区制定了《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2008年出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办法,创新了考核评价机制,完善了“一中心两窗口”特色行政服务体系,入驻区行政服务中心办事窗口增至20个。同时,完善了电子政务系统和珠海高新区门户网站,将电子政务系统延伸到高新区属企事业单位和社区。为化解高新技术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担忧,设立了珠海高新区知识产权法庭,开发、建设并在国内率先成功推出了基于用户专属数字证书和时间戳应用的知识产权电子证据服务网——“知证网”,为广大企业和个人的创新成果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一个低成本的全新手段,用户可通过电子认证等高科技手段,快捷、方便并随时、随地进行留证。
在人才引进机制上,珠海高新区与清华创业投资公司出资1000万元设立创业基金,举办“共同在珠海”创业大赛活动,引进高端人才,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加强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建设,组建中山大学大学生创业园,鼓励珠海市高校师生积极创业。依托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和会同古村的资源优势,加快世界大学生营地和“大学小镇”项目建设,吸引国外优秀大学生到珠海高新区创业,打造高端人才“洼地”。
在企业服务平台上,珠海高新区在高校、科研机构和研发实力较强的高新技术企业中认定建设了一批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共享的科技资源,从而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同时,珠海高新区采取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内部分在孵企业进行房租补贴、科技项目资助和公共服务平台扶持等措施,大力培育新生的科技企业。每年按一般预算总支出5%以上的比例安排科技投入经费,其中60%用于扶持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优先支持软件和集成电路初创期小企业的创新项目;对经高新区批准立项的项目给予20万-40万元的资助;对经国家批准立项的项目给予1∶1的资金配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