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13日新一批创业板公司集体公布首发价后,至今已有三批共计28家拟登陆创业板的中小企业公布了发行价,为创业板的开张做足了铺垫。从发行的价格及市盈率水平来看,大家眼中的创业板市场确实很热闹,但却少了些起码的市场化模样。
在这三批公司中,第一批10家公司的首发平均市盈率就高达55倍,而第二批的9家公司和第三批9家公司更是先后以57.19倍和57.5倍的平均市盈率连续刷新纪录。其中,红日药业以60元/股的价格刷新了创业板的发行价新高,鼎汉技术则以82.22倍市盈率冠绝群雄,即便是市盈率最低的上海佳豪也高达40.12倍。对比当前主板市场20多倍的市盈率以及中小板30多倍的市盈率水平,创业板的火热程度在发行价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然而,发行价的新高连创却掩饰不了创业板内在的尴尬,投资者对创业板的追捧程度远远没有预想得那么美好。统计显示,首批发行的10只创业板新股冻结了七千多亿资金,离市场预期的“超万亿元”差了三成之多,平均0.78%的网上中签率更是远远高出此前主板和中小板的平均中签率。发行价的“热闹”和参与者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已经露出半张脸的创业板更像是一幕独角戏。
曾被各方期待已久的创业板,之所以如此尴尬地亮相,主要还是受了畸形的定价机制的拖累。管理层不止一次地强调,要不断加强和完善资本市场的定价机制。可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却是一个完全违背市场规律的定价结果。什么是市场定价?用一个简单的商品交易行为就可解释明白:在菜市场有很多人卖西红柿,大多数人都卖一元一斤,可偏有个人对同样品质的西红柿卖十元一斤。最后的结果呢?大家都会买一元一斤的西红柿,别的商人都把西红柿卖掉了,赚了该赚的钱,卖高价的只能把西红柿砸在手里,等着赔钱。一元一斤就是最好的市场定价。
可现在的新股发行定价并不这样。以鼎汉技术为例,主承销商给出个32.15-42.35元的估值区间进行询价,最后确定出个市盈率高达82.22倍的发行价37元,依据是什么?恐怕主承销商自己都给不出个合理解释。为什么还要定这么高的估值区间呢?很简单,利益使然,同时自己不用承担什么责任,更不会有什么损失。假如新股定价机制加大对“哄抬物价”者的惩罚力度,要求报出42.35元的买家必须以自己出的高价购买最终定价37元的股票,相信“哄抬物价”之风就不会越刮越猛了,最终形成的发行价也就更市场化了。
期待创业板开锣,但千万不要演成闹剧,否则,恐怕连观众都跑光了。
(责任编辑:GH)
在10月13日新一批创业板公司集体公布首发价后,至今已有三批共计28家拟登陆创业板的中小企业公布了发行价,为创业板的开张做足了铺垫。从发行的价格及市盈率水平来看,大家眼中的创业板市场确实很热闹,但却少了些起码的市场化模样。
在这三批公司中,第一批10家公司的首发平均市盈率就高达55倍,而第二批的9家公司和第三批9家公司更是先后以57.19倍和57.5倍的平均市盈率连续刷新纪录。其中,红日药业以60元/股的价格刷新了创业板的发行价新高,鼎汉技术则以82.22倍市盈率冠绝群雄,即便是市盈率最低的上海佳豪也高达40.12倍。对比当前主板市场20多倍的市盈率以及中小板30多倍的市盈率水平,创业板的火热程度在发行价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然而,发行价的新高连创却掩饰不了创业板内在的尴尬,投资者对创业板的追捧程度远远没有预想得那么美好。统计显示,首批发行的10只创业板新股冻结了七千多亿资金,离市场预期的“超万亿元”差了三成之多,平均0.78%的网上中签率更是远远高出此前主板和中小板的平均中签率。发行价的“热闹”和参与者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已经露出半张脸的创业板更像是一幕独角戏。
曾被各方期待已久的创业板,之所以如此尴尬地亮相,主要还是受了畸形的定价机制的拖累。管理层不止一次地强调,要不断加强和完善资本市场的定价机制。可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却是一个完全违背市场规律的定价结果。什么是市场定价?用一个简单的商品交易行为就可解释明白:在菜市场有很多人卖西红柿,大多数人都卖一元一斤,可偏有个人对同样品质的西红柿卖十元一斤。最后的结果呢?大家都会买一元一斤的西红柿,别的商人都把西红柿卖掉了,赚了该赚的钱,卖高价的只能把西红柿砸在手里,等着赔钱。一元一斤就是最好的市场定价。
可现在的新股发行定价并不这样。以鼎汉技术为例,主承销商给出个32.15-42.35元的估值区间进行询价,最后确定出个市盈率高达82.22倍的发行价37元,依据是什么?恐怕主承销商自己都给不出个合理解释。为什么还要定这么高的估值区间呢?很简单,利益使然,同时自己不用承担什么责任,更不会有什么损失。假如新股定价机制加大对“哄抬物价”者的惩罚力度,要求报出42.35元的买家必须以自己出的高价购买最终定价37元的股票,相信“哄抬物价”之风就不会越刮越猛了,最终形成的发行价也就更市场化了。
期待创业板开锣,但千万不要演成闹剧,否则,恐怕连观众都跑光了。
(责任编辑: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