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周报记者 吴悦熙
4月,广东顺德容桂镇。春雨连绵。
然而,发生在2005年前后足以影响中国制造业行业格局的重大并购事件—海信收购“问题科龙”,即使在5年以后,仍然足够吸引眼球。
“多品牌运作有利也有弊,总的来说是利多,不过前提是需要高质量的团队协同作战,管理难度是非常大的。”海信科龙总裁周小天的话语中,“团队”这个词语频繁出现。
在资产重组方案于上月底获得证监会的最终批复后,周小天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高兴地表示,制约白电整合的约束条件已经不存在了,“我相信资本市场会验证重组之后整个企业经营的改进”。
重组后1+1>2
按照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的构想,若白色家电资产重组顺利完成,海信空调及海信集团的白电资产将全部注入ST科龙,在一定意义上实现白色家电整体上市。
海信收购ST科龙的股份以后,在白色家电方面同时拥有海信空调、海信冰箱、科龙空调、容声冰箱和海信洗衣机等三大品牌的五个产品,同业竞争和营销成本的增大等问题也摆在了周厚健面前。
频繁的高管换血,不得不让外界揣测海信整合科龙的难度到底有多大。直到2008年底,西门子冰箱前技术带头人周小天接替王士磊,海信科龙的人事架构才基本稳定下来。
公司治理和业绩,往往是评价高管经营能力的标杆。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认为,业绩不佳、整合乏力是引发海信科龙高层频繁异动的主要原因,公司治理情况和业绩也就成了决定高管去留的重要依据。
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
2008年,海信科龙主营业务受到了销量扩张困难和单品利润下降的夹击,全年亏损2.3亿元,等待周小天的问题依然棘手。“品牌之间不能竞争,但资源又要共享,多品牌要有一个很好的机制才能经营起来。”周小天说,多品牌运作需要整个团队的系统思维,研发、定价、广告宣传、市场营销等环节都需要协调。
根据周小天介绍,三大品牌将从品牌定位、工业设计、营销模式等方面进行区分。“海信是走中高端的,绝大部分是变频产品,销售均价、品牌指数都会比格力和美的都要高;科龙空调和容声冰箱,走的是高中低全覆盖,以中端占比更多一些。”
周小天称:“科龙容声走的是渠道路线,海信则是大连锁,我们还是看重渠道,毕竟渠道占2/3的量。”
家电观察家刘步尘分析,渠道整合亦不容忽视,“如果各个渠道是独立运行的话,成本会高很多,品牌之间难以形成联动效应”。
“重组成功以后,所有的约束条件已经不存在了,我们的财务核算、人马都可以整合在一起,海信的基地可以生产科龙的产品,就地生产就地销售,这一系列变化都会带来海信科龙重组后1+1>2的效应。”尽管周小天并未对业绩作出预期,但业内人士态度乐观。“从投资价值来说,重组后公司增长动力会更足。”兴业证券分析师时红认为。
与海尔美的差距仍大
据中怡康统计数据,截至2009年12月底,海信冰箱与容声冰箱的市场份额之和达到14.95%,位居冰箱行业第二;海信空调与科龙空调市场份额之和为8.23%,位居空调行业第四。
有专家认为,整合以后,海信虽跻身国内三大白色家电行列,但是与海尔和美的差距仍大。根据2009年年报,青岛海尔(600690.SH)营业收入为330亿元,美的电器(000527.SZ)营收为472.78亿元,而根据《关于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模拟编制的拟合并主体2009年度、2010年度盈利预测的审核报告》,海信科龙2009年预测营收仅116亿元。
“这只老虎实际上还在生病,美的也好、海尔也好,实际上没把它当对手。”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指出。
“现在的市场格局已经变了,现在美的系崛起,海尔系规模膨胀”,陆刃波认为,冰洗空均衡发展,有利于增添海信系向海尔系、美的系国内两股白电势力叫板的筹码,但海信科龙想要恢复10年前的辉煌,“难度是很大的”。
周小天坦言,去年海信科龙的空调业务经历调整期,处于亏损状态。被问到如何扭亏时,周小天并未作正面回应:“作为职业经理人,我的责任就是帮股东创造福利。”
海信科龙正在家电这个竞争残酷的红海里不断建立起自己“走出围城”的能力,何时东山再起,这个过程仍旧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