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当未来的历史学家回顾数码时代初期曾经遭遇的危险时,史黛西·辛德的经历绝对具有代表性。由于4年前在社区网站MySpace个人页面上发布身穿海盗服、手持酒瓶,显得醉醺醺的不雅图片,辛德未能获得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米勒斯维尔分校教育学院的教育学学士学位。她于2007年对学校提起诉讼,但请求近日被驳回。辛德面临的不仅仅是她一个人的挑战,同样也是全球数百万人共同面对的困扰:当网络能暴露一切(包括照片、近况更新、微博发帖以及博客留言等),并且能一直保存这些信息时,我们该如何生活?

7月25日出版的美国《纽约时报杂志》封面
根据美国微软最近进行的一项调查,75%的美国招聘人员和人力资源专家称,他们会对应聘者进行网络搜索。其中约70%遭拒的应聘者都是因为网上有他们的不良信息,比如有不雅照,发表了过激言论,加入了有争议的组织等。
先进的技术往往意味着对个人隐私的威胁。新加坡国立大学信息创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最近在其新书《删除:数字时代遗忘的真谛》中,引用辛德的例子提醒我们“社会遗忘”的重要性。他说:“没有某种形式的遗忘,宽恕将变得越来越困难。”
(沈姝华)
(责任编辑: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