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姓也是百家姓中的重要一员。宋代编的《百家姓》中,钱姓排在第二位,因此被人们熟知。
相传,周代有个叫彭孚的人,是传说中的寿星彭祖的后代,在朝廷中做管钱财的官,称为“钱府上士”。彭孚的家族非常兴旺,他的后代以先辈钱府上士的官职为荣,就以“钱”为姓,世代相传,钱姓由此而来。由于钱姓是从彭姓分化出来的,与彭姓有着共同的祖先,所以历史上的钱姓和彭姓常常自认是一家。
钱姓人最早居住于下邳一带,秦汉时期逐渐发展到徐州、乌程、长兴、高密等几个相对集中的地方。隋唐以后,钱姓家族蓬勃发展,遍布江南地区,后来又向台湾和海外地区迁移。如今,钱姓人已不仅遍布大江南北,而且在海外华人聚集的地方也有一定程度的分布,其人口总数已接近270万,成为百家姓中排名第89位的大姓。
一、钱姓无豪富
钱姓人虽然以“钱”为姓,但在历史上并未财运亨通,也未在政治舞台上扮演过轰轰烈烈的角色。不过,钱姓人士在文采武功上多所建树者却不乏其例,可谓文武并举,独具特色。
据考证,最早出现于史书的钱姓人士为钱丹和钱产两人,钱丹是著名的隐士,而钱产则是秦代的御史大夫。汉代的钱逊、钱林都一度为官,但因不满王莽的篡权活动,最后辞官归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许多钱姓人士都以军功见长,钱宠、钱端、钱广、钱象等都是风云一时的人物。南朝后期的钱道戢辅助陈霸先建立陈朝后,又多次领兵平定叛军,成为权倾一时的朝廷重臣。唐末五代时期的钱更是以武立身,多次征战沙场,屡建奇功,最后被封为吴越王。稍后的钱守俊自幼勇猛果敢,后投笔从戎,归赵匡胤,屡建战功。几乎同时的钱惟、钱惟演、钱惟济兄弟也都是当时征战沙场的名将。明代海州钱氏的开创人钱整英勇善战,追随明成祖屡建战功,他的两个儿子亦皆骁勇善战。鄞县钱氏的开创人钱奂曾参与平定大滕峡等地的叛乱活动,以军功驰名天下。明朝末年的钱肃乐坚决主张抗击清军,多次带兵作战,无奈南明政权腐败无能,最后忧愤而死。
钱姓人氏不仅以武功闻名天下,也有许多引领风骚的文人墨客。唐代的钱起博学多才,诗作尤其出色,为“大历十才子”之一。他参加科举考试时,一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震惊四座,被称为绝唱。钱的后代楚国公钱铧精通音律,为时人称颂。宋代的钱惟演不仅武功卓著,而且博学能文,其文辞以清丽著称,开创一代诗风,为西昆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元朝初年,又出了以绘画著称的钱选,工于人物、山水、花鸟,意境高远,为时人所不及。清代“吴中七子”之冠的钱大昕,博览群书,虽然在乾隆年间中过进士,但绝意仕途,潜心著述,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高士。
二、钱姓名人
吴越王钱
钱,字具美,杭州临安人。其父钱宽出身低微,以农耕为生。钱少年时家境贫寒,无以为生,贩私盐为业,被相士惊为“贵人”。果然,他投身军旅以后,屡建战功,终至裂土称王,据有吴越十三州土地,成为一方霸主。
钱统治吴越的时候,钱塘江堤年久失修,无法抵御潮水冲击,两岸百姓深受其害。吴越王钱下令整修,但海潮汹涌,根本无法正常进行施工。钱认为这是鬼神作怪,便下令工匠赶造竹箭三千支,一齐向潮水发射。说也奇怪,海潮竟然真的消退了,确保了施工的顺利进行
据说,《百家姓》离现在已经有一千多年了,是宋朝初年杭州一位教书先生编的,当初只是供读私塾的孩子用的初级课本。《百家姓》到现在已经有了许多不同的版本,最常见的版本记有单姓446个,双字复姓61个,共计507个姓。可见,《百家姓》名不符实,记的远远不止一百个姓。这本书四字一行,八字一韵,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因此,年纪大一些的人还能背得下来。
一、《百家姓》产生于浙江杭州民间。
二、产生的时间是宋朝初年。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当时,江南金陵(现在南京)有一个李煜为帝的南唐,浙江杭州有忠懿王钱(chù)的吴越,这两个地方小王朝争先恐后地向宋朝称臣纳贡,献殷勤。公元975年、976年,南唐、吴越先后被北宋吞并。《百家姓》看来就是在960年到975年这段时间内产生的。
三、几个姓列在首位的原因。宋朝皇帝姓赵,所以列在最前;钱姓是吴越小王朝皇帝的姓;孙姓是吴越王钱正妃的姓;李是南唐皇帝的姓,南唐国虽然小,但又能欺负欺负比他更小的吴越,所以也得排在前面;周、吴、郑、王是钱其他后妃及他父亲钱(liú)后妃的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