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来源
清明节已经成为了海外华人社群中的重要民 间节日。关于清明节有许多的传说,下面是 清明节来源一则传说。
春秋战国时期,有奸臣想害死晋国大公子重 耳,大臣介子推知道后,保护重耳逃离了晋
国,流亡国外。
有一天,他们在一座大山里迷了路,几天几夜没吃上东西,重耳饿得头昏眼花再 也无力走动。他坐在一破席子上叹惜道:“重耳一死事小,恐怕将来晋国的百姓 很难康乐了。”介子推一听,想到重耳于苦难中不忘百姓,真该尽心相助,于是 他跑到静处割下自己腿上一块肉,用火烤熟送给重耳。重耳接过后狼吞虎咽吃个 精光,还问:“哪来的肉,还有没有?”介子推卷起裤腿说:“肉从这腿上来。” 重耳感动地说:“你这样待我,日后我怎样报答你呢?”介子推说:“我不求 报 答,但愿你不要忘记我割肉的痛苦,要多 想些治理国家的方法,希望你以后做一 个清明的国君。
重耳流亡后的第十九年,终于回国做了晋国的国君。他把流亡时期跟随他的人都 封赏了,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提醒他,他才猛然想起来,觉得很惭愧,马上去 请介子推,可是介子推就是不来。一打听,才知道介子推不愿见他,背着老母进 了绵山。于是,重耳派人搜山,可是荒山野岭,一个人影也不见。这时有人献计, 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介子推自会走出来。
重耳命令烧山,可是仍不见介子推出来,进山寻找,才发现介子推背着老母依偎 在一棵大柳树下死去了。介子推的脊梁堵着大柳树洞,洞内藏着他留下的一块衣 襟,上面用鲜血写着几行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自明。柳下做鬼终 不见,强似伴君做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 勤政清明复清明。”重耳十分感动,将介子推和他母亲安葬于烧焦的柳树下,并 下令,今后,每年这一天严禁烟火。第三年这一天,那棵死柳忽然复活了,重耳 就把这棵柳树定名为清明柳,于是便有了清明节。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参考资料:http://www.china.org.cn/ch-jieri/qingming/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