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 de
太阳位于太阳系的中心,是一颗巨大的炙热气体星球。它的表面温度高约六千摄氏度,是太阳系中唯一能放射出光
和热的星球。象它这样本身能发光和热的星球在天文学中称之为“恒星”。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明亮的月亮和晶莹的
星星,那是因为它们表面反射太阳光的缘故。从体积上说,太阳在太阳系中体积最大。它的直径是地球的109倍,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太阳的质 量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为地球的33万倍,占整个太阳系所有成员的99.8%。 虽然太阳只是宇宙中无数的恒星之一,但对人类来说,它却是万物赖以生存的能源。太阳是一个巨大的炙热气体球,其内部核心是氢氦核巨变,它通过氢氦核巨变产生巨大的能量,并以辐射的方式由内部转移到表面而发射到宇宙空间。
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球,从太阳中心到边缘可分为核反应区、辐射区、对流区和太阳大气四层。
核反应区 从太阳中心至大约0.25太阳半径的区域。体积大约只占总体积的1/64,但集中了太阳质量的一半,太阳能量的99﹪是在这里产生的。核反应区的温度高达1.5×107K,压强高达2.5×1011个大气压。在这里高温、高压的环境下,4个氢原子核经过一连串的核反应,变成1个氦原子核。在核聚变反应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太阳每秒钟由于核聚变而损耗的质量大约为400万吨。按照这种消耗速度,太阳在50亿年的漫长时间中,只消耗了0.03%的质量。
辐射区 在核反应区的外面大约0.25~0.86太阳半径的区域。其密度和温度都很快向外减少,核反应区产生的能量经此区以辐射转移的方式向外传播。
对流区 在辐射区的上面至太阳表面附近的区域(也叫对流层)。在这里,密度和温度进一步向外减少,主要以对流方式向外传播能量。由于外层氢的电离造成此层内气体比热增加,破坏了辐射平衡要求的温度梯度,从而使物质难以平衡,产生流动,进而发展为湍流。
太阳大气 对流区及其下面部分是看不见的,合称为太阳内部或太阳本体,其性质靠理论计算来确定。而对流区上面的太阳大气,其性质可以由观测来确定。太阳大气大致可以分为光球、色球、日冕三个层次,各层的物理性质具有显著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