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水
冰川(Bingchuan) 由积雪演化成的,能自行运动的巨大冰体。冰川是陆地上重要水体之一。全世界冰川总面积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1%。储水量估算约2406.41万立方公里,占世界淡水资源总量的68.7%。如果全球冰川融化,海平面将升高70米左右。形成冰川必须有永久积雪。地球表面上只有高纬或高山地区,那里的温度比较低,降雪占年降水量的比例大。如果在某个高度上,全年的降雪量恰好被消融、蒸发殆尽,这样的高度称为雪线,又叫固态降水的零平衡线。雪线以下的地区只能出现季节积雪,超过雪线高度的地方,才能出现永久积雪和冰川。世界各地雪线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带性。热带地区雪线最高,但最高的雪线并不在赤道,而是在干燥的亚热带,以南纬20°—25°的安第斯山为最高(6400米),中纬度的雪线位置急剧下降,在极圈以内雪线降低到海平面附近。由雪至冰的演变过程叫变质成冰作用。新雪落地不断发生升华、凝华和再结晶作用,使积雪内冰晶数目减少,直径不断增大,形状逐渐变圆,成为球状颗粒,叫做粒雪。粒雪化作用的结果,积雪中一部分空气被排出,密度增大。由粒雪变成冰川冰的成冰作用,按其变质性质,分冷型和暖型两种。冷型成冰作用是在低温干燥的环境下,巨厚的粒雪层对下部粒雪施加巨大的压力,排除粒雪层中的空气,并使粒雪互相联结合并,重新结晶,形成密度为0.9—0.92克/厘米3的浅蓝色的冰川冰。因此,属于重结晶成冰过程。这种成冰过程,即由新雪变成冰川冰,据美国在南极伯德站研究,需要300年。暖型成冰作用是当地气温较高,白天积雪的表层融化,融水下渗填充到粒雪层孔隙中,引起局部融化和再冻结,属于渗浸成冰过程。渗浸冻结或再结晶的冰晶粒径大、气泡少,呈半透明状,密度高于重结晶冰。渗浸成冰时间只需一二年或三五年。我国多数冰川都是由暖型成冰作用形成的。冰川冰的结构是成层的,冰川层次反映了冰雪积累的周期变化。冰川冰在积累区形成后,由于它有可塑性,在定向压力作用下沿坡向向下移动,于是就形成冰川。
根据冰川的形态和规模分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两大类。大陆冰川(也称大陆冰盖或冰被)面积大、冰层巨厚,分布不受下伏地形的影响冰面呈微凸形,中央部分冰层最厚,由中央最高处向四周作放射状挤压流动,至海岸断裂入海,成为巨大的海洋漂浮冰山。格陵兰和南极大陆冰川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冰川。前者面积为180.24万平方公里,格陵兰岛约90%的面积为冰川覆盖,后者面积1398万平方公里,南极大陆几乎全部被冰川覆盖,东部冰川厚度达4267米,冰面平均海拔2610米。山岳冰川,又称“高山冰川”、“山地冰川”,多分布于中、低纬山地地区,其形态深受地型的影响,可分为悬冰川、冰斗冰川、山谷冰川等,冰川积累区不大,以重力流的方式向下滑动。我国西部高山高原地区的冰川、欧洲阿尔卑斯山的冰川均属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