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15天以后,男婴经常吐奶。开始时一般都会认为是吃得太多了。可是,婴儿的吐奶是在吃过奶20分钟以后才突然把奶吐出来。刚一吃完就马上吐出来的奶和原奶是一样的,而过20分钟以后吐出来的奶却象豆腐脑那样,这是受胃酸的作用而形成的。也说明奶在胃里已经停留了一段时间。
婴儿一边吃奶一边从嘴角往外流奶时,母亲还不会担心,当象喷水似地往外吐奶时就会担心是不是有什么异常了。以为是吃奶姿势不好吸进了空气所引起的,当在吃完奶后把婴儿直立起来让其打嗝后,仍然吐奶。起初是每天吐一、二次,慢慢地次数越来越多,有的婴儿甚至边吃边吐,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隔一段时间吐出来的奶只有象豆腐脑似的奶块而没有其它东西(如黄色的胆汁、血液或粪臭等)。婴儿在呕吐前和呕吐后都没有痛苦,精神也没什么不好,老是吐奶,而且无论怎样注意和预防还是吐。
去看病时,大都会诊断为“幽门痉挛”等,由于写的都是不认得的难字,而且又是从没听说过的病名,所以母亲就吓坏了。当再仔细打听一下究竟是什么病时,医生就会说由于胃的出口处发生了痉挛,严重时必须动手术。
这样母亲就带着哭丧的面孔回到家中对父亲说,看上去如此健康的婴儿反而得了这种可怕的病,真是命运不好啊。然而,请不要担心,健康的男婴儿就是要吐奶的,不要被幽门痉挛的名称吓倒。无论是谁,呕吐的,如果幽门不发生痉挛性收缩是吐不出来的。幽门痉挛一词正说明吐奶是很难的。
健康婴儿的胃里面动功能旺盛,因而容易发生吐奶。无论采取什么措施也很难止住的吐奶,在一、两个月期间是最严重的。一进入3个月就轻多了。到了4个月时就不吐了。不管怎样都会自然好转的,所以不能说是病。大都在生后半个月开始吐,其中也有稍晚一些的。
一定要做手术的不是幽门痉挛,而是幽门狭窄。这种病比一般的吐奶,发病时间要晚些(在第3至第5周)。有这种病的婴儿可以说一点奶也不能吃,因而会迅速消瘦。因为胃里的开口发生了故障,所以胃本身要蠕动。从瘦肚皮外面也能看出胃的蠕动,是这种病的特征。对于爱吐奶的婴儿没有什么特别的治疗方法,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都地发生吐奶,可以减少一些每次的奶量。但这样做由于喂的奶量少,婴儿马上就饿了,故要增加喂奶次数。
吐奶最严重的时间是在1个星期左右,所以这个期间婴儿会稍有些消瘦。尽管吐奶是难以止住的,但是当喝了糖水或果汁能止住呕吐时,就可以让婴儿喝,这样做是为了防止脱水。能通过嘴喂来补充水分的话,就不要用注射的方法。因为打针使婴儿疼痛,就会更加兴奋而越吐越厉害。
喂过奶后要把婴儿上身直立起来让其打嗝。婴儿吃完奶在10分钟或15分钟里睡着了时,大人一定要守在旁边,这是因为当过了20分钟或者30分钟婴儿吐奶时,可防止奶块进到气管里而引起窒息。让睡着的婴儿单独在家里时,侧睡比较安全。
从前当婴儿吐奶时,就被当成脚气病,现在也有的旧式医生诊断为“婴儿脚气”的。脚气病是由于母乳中维生素B1不足所引起的疾病,人工喂养的婴儿是不会发生的。如果喂牛奶的婴儿也被诊断为脚气病,那更不要相信。另外。当母亲不仅吃精白大米,而且还吃面包和面条以及含有维生素B1的复合维生素时,也可以认为是不会得“婴儿脚气”的。如果简单地说成是“脚气”还不要紧,若是让去医院注射维生素B1的话,那么对婴儿来说就是灾难了。
另外,有的书上写着,在吐奶的婴儿中,一定要考虑有肠套叠、脑膜炎之类的疾病。但是由于肠套叠、脑膜炎都是疾病,所以婴儿就不会表现出满不在乎的样子,一定会因为难受或者疼痛而哭闹。
吃完后轻轻的在宝宝肚子上抚摸几下。宝宝打完嗝就好了!因为宝宝躺在妈妈怀里吃“气不顺”的缘故。
宝宝多大?四个月以内吐奶属正常现象,每次吃完奶后,竖起拍拍后背,打嗝后,就比较好.对于过一段时间后还回吐奶的宝宝,动作幅度尽量小,宝宝吐奶就比较少.去医院也不过是配马叮林浑浊液服用.